作者: 王佳琦
台灣近期腸病毒疫情急速升溫,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為5例,其中有四人已不幸病逝,均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致死率高達八成,疾管署首度修正母乳哺餵建議,呼籲疑似感染腸病毒的媽媽應暫停哺乳,以保護新生兒性命安全。
作者: 江桂香
一個月大嬰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住進加護病房,總共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其中8天需要接受供氧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作者: editor
RSV的傳染力非常高,甚至比流感、COVID還要強。嬰兒的呼吸道尚未發育成熟,支氣管管徑較細、免疫系統也還在建立中, RSV容易從上呼吸道擴散到下呼吸道,進而引發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作者: 王佳琦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5月27日宣布,美國政府不再建議健康的孕婦和兒童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只建議高齡或高風險族群接種,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同步更新了接種政策,這項改變主要是因為病毒不斷變異,而目前疫苗對新變種的保護力不確定。
作者: 江睿毓
一名出生6天的小男嬰差點被腸病毒奪命!他突然高燒、嗜睡、喝奶量變少,家長緊急送醫,才發現是腸病毒克沙奇B型。病情惡化非常快,甚至一度出現多重器官衰竭,所幸在醫療團隊搶救下,總算平安出院。
作者: 劉璦泇
每當家裡的小朋友生病時,除了發燒的症狀外,家長們最害怕的症狀往往就屬孩子不吃不喝了。 除了腸胃炎會引起嘔吐與腹瀉以外,幾乎所有常見的嬰幼兒感染症都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食慾不振的狀況。 若是上呼吸道感染,更是會引起喉嚨紅腫,甚至是咽喉扁桃腺化膿的情形,更加影響孩子的食慾。
作者: 江桂香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
作者: 游資芸
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一人中可能全家中,班上一位同學有症狀,可能會造成群聚感染,家長特別注意!
作者: Ariel
近日,諾羅病毒在日本當地肆虐,各地都傳出病情,造成大規模感染性腸胃炎流行,不僅好幾百人同時出現嚴重腹瀉、嘔吐的症狀,還有人因此而喪命,台灣於今年初也在知名自助餐廳爆發過大規模感染事件,醫生呼籲:台灣尚未脫離流行期、日本爆發感染危機,要注意食品衛生及良好衛生習慣,不管到哪裡都能免受病毒的侵擾。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在春雷一響迎驚蟄,大自然開始萌動,人們也應當順應節氣的變化,適時調整生活方式以維護健康。驚蟄,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象徵著冬眠動物和昆蟲的覺醒,也是細菌病毒活躍的時節。春天回暖,空氣濕度增加,容易引發感冒等不適。
作者: 江睿毓
最近大家有沒有勤洗手、戴好口罩呢?天氣持續寒冷,病毒也趁勢肆虐,無論是醫院還是家庭,都在與諾羅病毒和流感奮戰!從專家到一般民眾,人人都不敢掉以輕心。
作者: 王佳琦
未滿10歲女童因感染A型流感併發腦炎、心肌炎,該童出現高燒40度、意識不清時即收治加護病房搶救,住院4天仍不敵病毒離世,疾管署指出:上週類流感門診高達14.8萬人次,流感仍在流行期,不容輕忽!
作者: 許書華
大S的離開真的衝擊太強,往年急需呼籲施打的流感疫苗造成瘋搶。許醫師整理過去寫過的流感文濃縮成懶人包,歡迎收藏轉傳給親友,每年十月拿出來溫習,並付諸行動施打吧!
作者: 林宜屏
藝人大 S 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重症猝逝,再次讓人不敢輕忽流行感冒的危險性!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醫師盧進德建議,施打流感疫苗與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是預防流感併發重症的關鍵!
作者: 游資芸
麻疹病毒來勢洶洶,傳染力極強,走過路過就可能感染,「一人中鏢,十人中獎」!孕婦不建議打麻疹疫苗,嬰幼兒尤其需要注意,可能併發耳炎、肺炎與腦炎,致死率高達5%~10%!爸媽一定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現這4大症狀!
作者: 林宜屏
國內新增 2 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未滿 1 個月新生兒及南部 10 多歲男童。適逢年末,尾牙、聚餐等親友歡聚活動增加,家有嬰幼兒的家長要落實肥皂勤洗手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以免把病毒帶回家!
作者: 曾郁文
門診時間遇到一位悲傷少女,在我面前哭訴自己的「妹妹長出花椰菜」,除了染病的擔憂,還有一件很令少女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她與男友都只有對方這麼一個單一性伴侶,可是男友卻沒有中獎的跡象,她很擔憂男友會質疑她的清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才好,因此至今都對男友隱瞞感染的事情……
作者: 黑倫醫師
急診來一個8歲的孩子,因為嘴巴破洞從門診轉來住院,我看了看嘴巴舌頭嘴唇許多破洞,上下排牙齦紅腫……尋問媽媽孩子刷牙的時候是不是牙齦流血……當我說這不是腸病毒媽媽很驚訝的表情看著我。
作者: 林宜屏
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且本年度流感季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十年同期最高,疾病管制署自 12/15 起擴大公費流感藥劑使用對象,只要類流感者都能適用!
作者: 高旻君
隨著秋冬來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加上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流感及新冠疫情恐提前升溫 [1]。在免疫負債效應影響下,當孩子受多重呼吸道細菌及病毒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更容易趁虛而入,引發各種併發症,嚴重威脅兒童健康[2],因此家長更需要格外警惕。
作者: 林宜屏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處近十年同期高點,且 0~9 歲幼童增加最多,呼籲大人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接觸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孩子發病應在家休息 7 天,才能好好修復身體喔!
作者: 江睿毓
幼兒園的小朋友總是容易感冒、生病,讓爸媽頭痛不已。許多家長把這個過程比喻為「更新病毒碼」,其實這是孩子免疫系統發展的必經階段。透過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適當防護,孩子的抵抗力會逐漸提升,生病的頻率也會減少。那麼,孩子什麼時候才會真正好轉呢?
作者: 江睿毓
你家也有這種狀況嗎?家中上幼兒園的大寶頻繁生病,回家後又把病毒傳染給年紀更小的二寶!家長不僅忙於照顧,也擔心孩子反覆感染會影響健康。面對幼兒園裡的感染風險和家中交叉感染的困擾,爸媽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病毒的傳播?
作者: 游資芸
抗生素不是退燒藥,對抗病毒也無效,沒辦法治療像感冒和流感這樣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提醒家長帶孩子就醫時,可多詢問醫師一句:處方是否有開立抗生素?
作者: 江睿毓
寶寶的健康防護,除了基本的公費疫苗之外,還有許多醫師推薦的自費疫苗,能給寶寶多一層保護!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爸媽可能會疑惑該怎麼挑。別擔心,這裡整理了專業建議,幫你輕鬆了解哪些自費疫苗更適合寶寶!
作者: 游資芸
國內新增1例未滿1個月女嬰腸病毒重症,比較特別的是,女嬰家人無症狀,出生後未返家,可能是無症狀帶原者傳染!新生兒腸病毒感染很特別,要不就沒事,要不就是猛爆性!提醒爸媽隨時注意寶寶症狀。
作者: 游資芸
可怕的新生兒腸病毒,在大人身上8成以上沒症狀,大部分傳播源來自週遭親人,如何防範?小兒感染科醫師提醒這7件事,爸媽們千萬別做!
作者: 林宜屏
人口密度全國排名第二的新竹市,日前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將部分補助竹市 0~6 歲幼童輪狀病毒和腸病毒等自費疫苗。低收入、中低收入、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的新生兒,原本提供免費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兩劑型服務仍將全額補助。
作者: 游資芸
日前,62歲的歌神張學友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而緊急取消在台演唱會,這個曾經鮮為人知的病毒已進入公眾視野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並引起大眾的關注。
作者: 林宜屏
「小朋友把藥吐出來了,該不該再吃一次?、「栓劑怎麼使用?」、「小孩發燒了怎麼辦?」、「孩子皮膚癢可以擦類固醇藥膏?」季節交替時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之盛行時期。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家長,家中兒童使用藥品時,應謹記「五要五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