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旻君
隨著秋冬來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加上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流感及新冠疫情恐提前升溫 [1]。在免疫負債效應影響下,當孩子受多重呼吸道細菌及病毒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更容易趁虛而入,引發各種併發症,嚴重威脅兒童健康[2],因此家長更需要格外警惕。
作者: 江睿毓
寶寶的健康防護,除了基本的公費疫苗之外,還有許多醫師推薦的自費疫苗,能給寶寶多一層保護!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爸媽可能會疑惑該怎麼挑。別擔心,這裡整理了專業建議,幫你輕鬆了解哪些自費疫苗更適合寶寶!
作者: 江睿毓
寶寶出生後,公費疫苗可以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而醫師通常也會建議接種一些自費疫苗,以達到更全面的保護。不過,疫苗接種只要按時打就行了嗎?爸媽們是否了解各種疫苗的種類、接種時間以及如何選擇最適合寶寶的疫苗呢?
作者: 林宜屏
人口密度全國排名第二的新竹市,日前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將部分補助竹市 0~6 歲幼童輪狀病毒和腸病毒等自費疫苗。低收入、中低收入、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的新生兒,原本提供免費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兩劑型服務仍將全額補助。
作者: 戴筠
翻開兒童健康手冊的小黃卡,數一數,孩子在學齡前光是規定施打的預防針就有18劑。若加上流感、建議自費加打的疫苗,接種的劑數又更多。這麼多疫苗什麼時候要打?接種時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我們專訪小兒科醫師,讓你輕鬆帶北鼻打預防針!
作者: Editor
自從肺炎鏈球菌疫苗轉為部分公費後,明顯就能看出寶寶因感染肺炎鏈球菌住院的比例大幅下降。不過,細菌還是潛伏在生活周遭,提醒家長要做好寶寶的最佳健康防護,才不會讓這些兇手有機可趁。
作者: 高旻君
施打完流感疫苗,抗體通常在半年後逐步消退,因此每年進入夏季感染流感的人數就會慢慢增加,到了冬季更是進入高峰期,由於寶寶抵抗力弱,感染流感後容易引發肺炎、中耳炎等併發症,所以,做好健康防護及施打疫苗非常重要。
作者: Editor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12月30日至1月5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76,562,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已超過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新增2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H1N1為多(15例),另新增5例流感死亡病例,3例感染H3N2、2例感染H1N1。
作者: Editor
國內流感疫情明顯上升,本週末為跨年元旦連假,依據氣象局預報資料指出,未來一週仍有冷氣團南下,早晚氣溫偏低,疾病管制署特別呼籲,民眾參加跨年聚會或活動,務必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留意個人健康,如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免病毒透過人群接觸傳播。
作者: Editor
國內流感疫情緩慢上升,雖仍處低點,但近期早晚溫差大,且持續有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個案出現,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另由於目前國內0.5mL劑型公費流感疫苗數量有限,建議民眾接種前,先向合約院所確認是否還有疫苗,避免白跑一趟;而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接種之0.25mL劑型則不受影響,籲請家長應儘速帶嬰幼兒完成接種,降低流感病毒對嬰幼兒健康的威脅。
作者: 周品攸
目前台灣庫存的麻疹疫苗所剩不多,因此,疾病管制署於24日宣布將限縮接種對象,已不再提供民眾自費施打疫苗服務,並呼籲應該讓真正有需要的人施打,請民眾無須過度恐慌搶打疫苗。
作者: Editor
最近台灣麻疹疫情從旅遊族群延燒到社區,接著燒到某醫院的群聚感染。每天送進急診只要發燒的病人,無不先想到「旅遊史、接觸史」。
作者: 劉怡琳
寶寶出生後,必須開始接種疫苗,翻開兒童健康手冊,裡面各式各樣的疫苗種類,讓許多家長看得一頭霧水。究竟接種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除了公費疫苗,是否需要施打自費疫苗?
作者: 林靜莉
定時預防接種是提升寶貝防護力最簡單的方式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規定,孩子在0~6歲時應施打B型肝炎等10種公費疫苗,若爸比媽咪希望給予寶貝更完善的防護力,則可另外施打輪狀病毒疫苗等3種自費疫苗。
作者: editor
寶寶出生後,最令爸媽困擾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後續繁雜的疫苗接種計畫。翻開寶寶手冊後面的摺頁,各種疫苗種類、接種劑數錯綜複雜,究竟施打上有哪些原則?能預防哪些疾病?自費疫苗該打嗎?選擇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我們請專業兒科醫師為爸比媽咪們一一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