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許嬰寧
「好好講,不要用哭的!」為什麼每次跟孩子說有話用講的,不要用哭的,他們卻老是哭哭啼啼做不到?把孩子當成大人看,難道是種錯誤期待嗎?
作者: 丘美珍
孩子一天天長大,真正讓我下定決心重返職場,是因為恐懼與落寞。很多人都說,陪伴小孩成長是媽媽最大的快樂。但是沒有人提到,成為全職媽媽的風險。什麼樣的風險呢?下半生的財務風險。
作者: 琦琦
8歲的德德,今年過年時跟著爸媽一起回阿公阿嬤家住,由於爸爸是么子,加上他是家裡唯一的「金孫」,所以,德德在過年期間,在阿嬤家過著如王子般的無憂生活,不僅飯來張口、茶來伸手,想吃橘子也有阿嬤幫忙剝......
作者: 陳莉婷
當孩子跟別人很開心的說,我媽媽很漂亮喔,或是他親口對你說:媽媽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生,聽到這些話,當媽媽的絕對都是感動加高興,但是往往我們想展現給孩子的,並不只是單純的漂亮兩個字。
作者: 陳莉婷
不久前,網路報導著「國小兄妹日睡6.5小時,瘋狂在學習」,從網路新聞報導知道,媽媽是名主播,從事電視新聞超過20年以上,她跟老師們分享「(我)習慣高壓、習慣利用每分每秒,加上又有助人健康減肥的副業,我很習慣安排自己和小孩的時間。」
作者: 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
有些爸爸媽媽會說,每天問孩子在校狀況,孩子都說很好,感覺聊天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固定的問題、表面的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要告訴你,和孩子聊天的心法。
作者: 琦琦
情緒失控的媽媽氣急敗壞的打電話到店家咆哮,原來是因為女兒剛買好的手搖飲就這麼打翻在地上,奶茶加上珍珠灑在地板上,這一整理不知又要多久……一則「女兒打翻飲料......地方媽媽要店員「來我家擦地板」不然公審店家 ......」的新聞遍布新聞媒體。
作者: 林宜屏
小朋友會哭,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哭的來抗議這件事情,所以先讓孩子宣洩完情緒,再好好引導他講出來,正視他的情緒來源,才能打開孩子的心結。
作者: 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寶寶的生命從一聲啼哭開始,這是他們踏上世界的第一步。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哭泣是寶寶表達自己需求和感受的主要方式。這種無言的溝通,不僅是生理需要的表現,更是一種自我語言訓練的基礎。從每天哭累計數小時到慢慢轉變為更為複雜的情感表達,寶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會了與世界互動,還培養了一種基本的溝通能力。然而,隨著寶寶的成長,哭泣也可能漸漸演變為一種習慣性的表現。父母在面對寶寶的哭泣時,往往會被這種無聲的訴求所牽引。但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階段,因為過度縱容可能導致寶寶形成哭泣的習慣,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情感表達和應對能力。
作者: 未來family
發現孩子說謊,父母往往會嚴厲責罰,或苦口婆心講道理,卻往往效果不彰。親子教養專家羅寶鴻提到,父母的態度應該是「想了解真相」,而非「要戳破你的謊言」。並且孩子坦承錯誤後,要從輕發落,就可以讓孩子最直接感受到:說實話其實沒這麼糟。
作者: 琦琦
11 多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我又驚又喜,因為做人計畫實現,有個小生命要誕生在我們家了!我常覺得孩子出生前,總是在天上飛呀飛的,選定父母後才決定降臨在哪戶幸運的人家,而在 11 年前,小包出生了。
作者: Eden
控制型、轉移型、放任型、情緒指導型,你的說話方式是哪一種?父母說話的方式會影響孩子怎麼學習自我的情緒調節,進而影響自我心的寬度和深度,也將決定孩子說話的水準。請各位父母一定要花時間檢視自己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是使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
作者: 江睿毓
如果你的孩子曾經直接走過(忽略)家中其他成年人,向你提出他們的需求,那麼你可能就是家中的預設父母。 預設父母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大關注,原因在於幾乎每個家庭中都有一位媽媽或爸爸(多數可能是媽媽)非常能夠感同身受。
作者: Angela
名人的一舉一動,總會被拿放大檢視,何況是活在《楚門世界》的網紅們,當中,又以理科太太的人生勘以「驚滔駭浪」4字形容。走過爆紅、憂鬱症、離婚紛擾,曾歷經的傷痛有沒有可能是隱藏的祝福?對理科太太來說,要兼顧母親、YouTuber、跨國事業CEO、女兒等多重身分角色,時間根本不夠用,又何需費神去管外人的酸言酸語?走過泥淖後,她更相信有陰影的地方必定也有光。
作者: 森林媽媽 cozy vibe
安心地請育嬰假,對家庭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孩子5歲前的時光,對於人格的塑造有重大的影響,這樣的關鍵時期,我覺得能夠專心的陪伴,是無價的。
作者: 戴筠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想被貼上豬隊友的標籤,孩子出生前就要做好準備!親愛的爸比,媽媽教室、親子館和衛生所都有豐富的育兒資源,網上也有很多平台可以學習。從現在開始蒐集育嬰資訊,寶寶出生才不會手忙腳亂!
作者: 親子天下
有人重感情、有人重金錢,是真的嗎?金錢不能買到真愛,但是愛情與麵包卻會在潛意識裡相互糾結。專家發現,其實人們對於感情和金錢的看法與行為反應,常常是一致的,而且其中暗藏了對家庭關係與親子教養的啟示。
作者: 戴筠
當了媽媽以後,每天面對孩子數不清的狀況,難免會頭痛乏力。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的陳欣湄醫師,分享孩子在嬰兒期、斷奶後的營養補充原則,以及強化免疫力的訣竅。
作者: 戴筠
小心,錯誤的管教做法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會讓親子關係越變越糟!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後,心智行為變得更加成熟。面對逐漸長大的小寶貝,你還是用同樣的方式教養嗎?這5種NG教養別做!
作者: 許宜津
想跟孩子分房睡,但不知道怎麼做嗎?如果孩子中途找爸媽,該怎麼辦?職能治療師告訴你,該如何從事前準備著手,三步驟順利讓孩子自己睡!
作者: 陳萱蘋
老一輩對左撇子的看法通常較為負向,但近年來有更多的爸比媽咪對於左撇子幼兒接受程度提高,除了親子教養觀念更新之外,對於孩子的獨特性也更懂的尊重!不過,在寫字或生活作息上,該怎麼教導左撇子的孩子呢?
作者: 江睿毓
做父母的似乎總是急著想要發掘孩子的才能,或者深怕孩子的才能不小心被埋沒。事實上,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每日的任務就是「玩」,什麼東西好玩孩子就對什麼感興趣,陪著他一起玩樂、一同歡笑,才是父母現階段最大的任務。放下心中繁複的思緒,把握與孩子共享的每一個當下吧!
作者: Editor
現在,我們鼓勵父母重新審視自己對親子教養的觀念,以及自己用什麼方式經營親子關係。父母也應該瞭解,有時候在當下認為是在愛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其實不是最有愛的處理方式。
作者: Editor
雲門從「跳舞給你們看」,變為「讓我們的生活動一動」,這實在是讓人非常開心,信心倍增的一件事。為了從身體上幫助每個人「認識自己」,雲門以長年創造與累積的舞蹈藝術經驗,開創出「生活律動」「武術」「專業舞蹈」教學系統,期盼每個人從肢體的律動中舞出自己,帶給每個人快樂和自在。讓舞蹈從舞台走下來,回到生活,回到每個人身上。
作者: 邱平
並不是每天刷牙,小朋友就不會蛀牙!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5歲幼兒的齲齒率高達79%;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189個國家12歲兒童的恆齒齲蝕指數(DMFT index)平均值為1.67顆,台灣兒童齲齒率卻高達2.5顆!究竟有哪些保健幼齒的迷思,是台灣家長應該要知道的?而培養孩子良好的潔牙習慣,又有哪些正確的教養方式?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艷寶的個性是「堅持做自己,凡事都想自己來」,一歲多開始堅持自己穿鞋子,堅持自己吃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認知越來越好,想自己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我一向是用耐心陪伴,等待她自己完成,只要是不趕時間的情況下,我都能從容以對。因為我知道,她喜歡完成後的成就感,喜歡我和狼爸對她露出讚許的笑容。不過,小妮子得失心重的症頭,從幼兒時期就表露無遺,所以她不喜歡猜拳,因為猜拳是無法自己控制輸贏的事情。
作者: Editor
雲門從「跳舞給你們看」,變為「讓我們的生活動一動」,這實在是讓人非常開心,信心倍增的一件事。為了從身體上幫助每個人「認識自己」,雲門以長年創造與累積的舞蹈藝術經驗,開創出「生活律動」「武術」「專業舞蹈」教學系統,期盼每個人從肢體的律動中舞出自己,帶給每個人快樂和自在。讓舞蹈從舞台走下來,回到生活,回到每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