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因患有家族性遺傳罕病「色素失調症」,讓葉姓媽媽兩次懷孕、兩次引產,最終透過人工生殖,如願當了媽媽。她現身分享求子歷程,回想過去忍不住紅了眼眶,鼓勵其他罕病患者:「不要輕言放棄。」
作者: 江桂香
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甚或做試管嬰兒療程外,從生活上改變或注意也是備孕的方法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備孕夫妻可落實下列7項秘訣於生活中。
作者: 張瑜芹
很多想懷孕的夫婦都會選擇做試管嬰兒 ,也就是所謂的人工受孕 ,很多人常常就會來問瑜芹醫師說:「聽說試管嬰兒做起來很不舒服,那有沒有可能一次成功?」今天瑜芹醫師就來談談,試管嬰兒成功率跟什麼有關係?
作者: 游資芸
試管嬰兒植入胚胎前,需要經歷長達一個月打針的苦楚,是所有經歷過媽媽的痛!兔女狼分享針筒相框,讓這些打針的回憶,成為記念寶寶到來的印記,有做試管嬰兒的爸媽,都可以試試看唷!
作者: 游資芸
雙胞胎延遲間隔生產111天,極為罕見!醫師表示,這個紀錄已可排進全球前十,成功機率不到萬分之一!媽媽安胎過程煎熬又焦慮,「彷彿每天就是為了每週跟醫師門診的時間而活!」
作者: 林宜屏
有鑑於生育率越來越低,台北市政府再出手人「生」大事!114 年起將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納入孕婦唐氏症篩檢補助;並增加補助醫療性凍卵之服務機構,加碼補助人工生殖(試管嬰兒)療程費用,幫台北市民安心完成生育大事。
作者: 林宜屏
笑顔美少女冠軍的「童顏女神」 41 歲的李佳穎,今天(11/6)在社群公告喜訊順利卸貨!對天蠍座兒子一見鍾情,甜喊:媽媽有你,初戀了。
作者: 親子天下
43歲才當媽,芳和實中校長黃琬茹從沒想過自小念書工作一路順利的人生,竟會有事情並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擁有,她的試管求子之路如何走過?
作者: 游資芸
衛福部版本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提出開放單身女性、女同志配偶、代理孕母合法進行療程,目前代理孕母的部分爭議高,醫界多看好單身女性、女同志配偶能通過修法,若三族群皆能通過,可望提升試管嬰兒生育率30%。
作者: Ariel
剛接下《哈囉 你有事嗎?》主持棒的女星曾智希,是藝人陳志強的老婆,日前在節目上透漏求子艱辛過程。首次試管嬰兒失敗雖沮喪,但有神隊友老公陳志強一路陪伴,曾智希仍有信心地喊到:我不會放棄的。
作者: 游資芸
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胡譯心醫師歷經四次人工受孕的失敗,才透過試管嬰兒療程,生下可愛的女兒。當媽媽的不容易,讓身為兒科診所醫師的她,不禁感嘆:「考醫師執照還有努力的方向,但寶寶會不會來,完全無計可施!」
作者: 林宜屏
隨著生育年齡往延後,越來越多育齡女性對於凍卵詢問度增加,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提醒想「孕」的女性,告訴大家關於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常見 3 大迷思!
作者: 林宜屏
33 歲多囊性卵巢的邱小姐,短短 2 年內透過人工生殖陸續產下試管嬰兒大小寶,而且是兔年年頭生女兒、兔尾再生兒子,湊成一個「好」字。醫院建議: 35 歲前植入胚胎懷孕率高,也呼籲正在備孕的夫妻踴躍申請不孕症治療補助。
作者: Fan
懷孕生子本是件喜悅的事,但對於部分媽媽來說,卻是一段艱辛又飽受折磨的過程。演藝圈日前傳出不少喜訊,林彥君 151 及熊熊紛紛宣布懷孕的好消息,不過兩人同樣經歷辛苦的取卵植入過程,好不容易才懷上,兩人也特別錄製影片,把懷孕的過程記錄下來,也讓更多粉絲心疼表示「要懷孕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作者: 林宜屏
不論男女高齡生育增高寶寶健康風險!25~35 歲是最佳的理想生育期,如果想懷孕生小孩,可要把握這黃金時期!為鼓勵助生圓夢,以降低母嬰懷孕風險,國民健康署提出助生 3 招,祝新婚夫妻們圓夢成功!
作者: editor
自從110年7月1日起,政府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具有我國國籍,而且妻的年齡未滿45歲,即可申請補助。至今實施滿2週年,受補助夫妻已成功產下1萬1千多名嬰兒,協助不孕夫妻圓夢。
作者: Fan
曾演出《風水世家》、《幸福來了》等多部本土八點檔的演員樓心潼(樓樓),昨(11)日驚喜宣布升格人妻,並加碼公開懷孕的好消息,讓不少粉絲驚呼不已!她發文表示,這一胎其實得來不易,是經歷兩次失敗的試管嬰兒,好不容易所盼到的寶寶。
作者: editor
好孕何時才降臨 偏方、好孕棉、中藥…高齡夫妻不要再等了!不孕原因百百種,找不孕症專家才是迎接好孕的聰明做法!如果想要選擇試管嬰兒,專家提醒特別留意「多做一道步驟」,更能大大提升試管的成功率喔!另外,想生出健康寶寶也可以多加單基因遺傳疾病篩檢喔!
作者: 高旻君
試管嬰兒為不孕症夫妻帶來了一線「生」機,不過,試管嬰兒成功率約為3~4成,如何提高試管的成功率,減少求子路上的辛苦及壓力,馬上來聽不孕症權威徐明義院長的完整解析。
作者: Fan
34歲的郭小姐與先生經歷三次的試管嬰兒療程,終於成功懷孕,但卻是同卵四胞胎加上一個單胎,對於身高不到155公分的她,肚子中同時懷有五個胚胎,感到既是害怕又驚喜,當她又從醫師那邊得知多胞胎的高風險妊娠,流產的可能及必然早產導致胎兒發育不全,讓她與先生焦慮不已……
作者: editor
每7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不孕很可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試管嬰兒技術的提升以及政府提供了補助,為不孕夫妻們帶來了更多生機,讓我們來認識完整的試管療程並且破除迷思,成功迎接好孕降臨。
作者: 林雁
依據國內生殖醫學專家表示,我國約每7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不孕。在晚婚、晚育的趨勢下,人工生殖治療需求激增!但民眾對人工生殖仍存在疑惑:「試管嬰兒懷孕容易流產」、「植入愈多胚胎愈容易成功」是真的嗎?國健署詳解人工生殖3大迷思,提供8撇步助力大家備孕!
作者: editor
台中一名婦女控告小三產子破壞婚姻,聲稱10年做5次試管,求子過程辛苦,卻遭老公出軌背叛。對此,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醫師指出,若該婦為高齡者,建議在1年內集中火力做多次治療,懷孕率就會大為提高。
作者: editor
現代人晚婚、遲育已成普遍現象,依據內政部11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3歲,女性30.4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23歲,較10年前增加1.31歲,其中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8%,較10年前提高11.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由於生育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年輕男女應及早進行婚育規劃,把握25歲至35歲的理想生育年齡。
作者: Fan
許維恩和王家梁,這對充滿粉紅泡泡的夫妻檔,自2021年登記結婚後,積極備孕,歷經好幾次的取卵、試管嬰兒,都以失敗收場……就在前幾日,許維恩無預警上傳18秒的心跳聲音檔,寫下「打開聲音,我們的禮物」,幸福宣布懷孕的好消息,讓不少網友在手機、電腦前直喊恭喜,期待「忒忒」的到來!
作者: 李俊逸
踏上求子的馬拉松,進入試管療程總是讓人既期待又緊張,希望可以只做一次試管療程就成功。為了讓大家都順利「一次就中」,李俊逸醫師特別分享四個提升試管懷孕率的小秘訣,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 Fan
資生堂千金李宓與老公2021年登記結婚,進行試管嬰兒順利懷上雙胞胎兒子目前快要滿週歲了,去年(2022年)12月,李宓再度宣布試管嬰兒成功,植入兩顆胚胎也順利著床,沒想到前幾天卻沉痛宣布「其中一個停止生長,原本很期待,剩下的一個寶寶只能孤單住在肚子裡了……」
作者: 高旻君
嬰兒與母親12月號封面人物KID(林柏昇)&Rita與他們的寶貝小野人今天正式相見歡!KID在臉書公佈兒子誕生喜訊,明星好友及粉絲們紛紛賀喜!為2023演藝圈首添第一樁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