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6歲 共有80筆資料

新知快遞 家長注意!YouTube新規上路,16歲以下不能自己開直播,得有大人陪在鏡頭裡!

作者: 王佳琦

暑假快到了,有讓孩子使用網路直播的家長請特別留意!YouTube 近期宣布,自 7 月 22 日起將調整直播規定,過去只要滿 13 歲就能自行開直播的規定即將走入歷史,根據新政策,必須年滿 16 歲 才能獨立進行直播,若是還沒滿 16 歲的青少年想要直播,也不是完全禁止,但一定要有一位大人一同入鏡、共同參與,才能符合規範,這項改變是為了提升青少年在網路上的安全防護,避免孩子暴露在直播帶來的潛在風險中。

寶貝健康 6歲女童蛀牙竟心臟瓣膜「被吃掉」,器官一半被破壞,台大醫:盼孩子度過難關

作者: 游資芸

「不過就是幾顆蛀牙…釀成重大疾病!」6歲女童患「感染性心內膜炎」,蛀牙細菌吃掉她的心臟瓣膜,器官一半以上都有被破壞……醫師發文,希望她能度過難關,也提醒大家,若有多天莫名發燒務必注意!

名人家庭 隋棠一家3小時救樹行動太暖!Tony爸彈唱搞笑,6歲兒一句話變身最小生命導師

作者: 江睿毓

近日,隋棠在社群分享一家人為院子裡的綠檀「動手術」的溫馨過程,三個小孩全程投入,就像一場親子版的「醫療救援行動」。而年僅6歲的兒子奧里一句話,讓媽媽哭笑不得,也讓不少網友深受感動。

名人家庭 蔡允潔懷二寶了!孕期大量出血像月經來潮,讓她驚喜又驚嚇

作者: 王佳琦

《嬰兒與母親》第566期封面人物—36歲女星蔡允潔近日在臉書宣布喜訊,透露自己懷上了第二胎,她於2022年閃婚,並在年底迎來女兒「小福星」,如今轉眼間已過三年。

健康百寶箱 不菸不酒!汪建民肺腺癌逝,帽子歌后鳳飛飛也是!顧肺四招守護你的肺

作者: 林宜屏

藝人汪建民昨日因肺腺癌離開人世,享年56歲,帽子歌后鳳飛飛也是!但兩人其實都不菸不酒,為什麼還會罹患肺癌呢?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也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名。國民健康署傳授四招,守護你的肺!

健康百寶箱 糖尿病媽媽失眠夜裡跑起來,用超慢跑把病與藥都留在醫院裡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楊寶珠跟超慢跑很像,因為她的人生好像也是「慢」了一些,例如36歲才生第一個孩子,以及活到45歲才第一次主動瘦身。她笑說雖然從小就胖,但很幸運的沒有遇到任何霸凌的經歷,是個快樂的小胖子。有多胖?身高164公分的她,最高記錄曾在30多歲時胖到127公斤。

醫師專欄 新冠疫情又起,嬰幼兒怎麼咳不停?小小孩不喜歡中醫藥粉,可用藥浴來幫忙

作者: 馬光醫療網

近年來隨著新冠病毒的疫情肆虐,並且逐漸趨向流感化以後,常在診間會有嬰幼兒來求診,但常見的問題有科學中藥粉對小小孩來說口感不佳,藥粉難以吞嚥的問題,筆者自己針對5-6歲以下的小小孩們會開立藥浴的方式,也因為小小孩們皮膚厚度較薄且結構還在發展中,因此透過藥浴的效果可是相當不錯的呢!

學習當爸媽 【如果重啟人生】Z世代網紅陳彥婷:「因為沒有後悔的事,重啟人生我不會選擇改變!」

作者: 江睿毓

26歲結婚、30歲懷上第二胎,育兒路上彥婷走得輕鬆卻紮實。從不預設人生劇本,遇到事就勇敢面對,回頭看來,她笑說:「如果可以照樣再走一回,我很甘願!」

學習當爸媽 滿足好奇心,就能激發正循環學習!親子互動「3要4不」,決定孩子的優勢

作者: 未來family

0~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應盡量滿足孩子的學習參與度,而學習參與度來自孩子有主動學習的動機,而這個動機就是從「好奇心」出發。孩子有了好奇,就會想去探索,從中獲得某些能力,有能力之後,就會驅使他繼續鑽研,「當它變成一個正循環,就形成一個『學習齒輪』,自然而然地轉動。」

醫師專欄 讓中醫為孩子生長發育把關,讓孩子高人一等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所謂「轉大人」,中醫稱為「轉骨」或「贊育」,是指當兒童在進入青春期時一段生理及心理的變化時期。一般女生約 10 ~ 16歲、男生約 12 ~ 18 歲是發育的黃金期,把握生長的黃金階段,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配合適量的運動,並服用正確的「轉骨方」幫助發育,孩子就可順利「轉大人」,高人一等。

生活好點子 7部一生必看的侯孝賢電影!證實罹患失智症退休《悲情城市》《刺客聶隱娘》 部部經典

作者: 妞新聞

現年76歲的台灣導演侯孝賢證實罹患失智症,消息一出震驚影壇,家人聲明中提到侯導現在已完全回歸家庭並安心休養,身心狀態平順,相信他對電影的態度、精神會被戰友和影迷們留存。你們認識這位拍了47年電影,並獲得金馬57「終身成就獎」的傳奇導演嗎?爆米花小姐整理了7部「一生必看的侯孝賢電影」,你們看過幾部呢?

寶貝健康 新手爸媽指定!落地式沙發嬰兒陪睡床,大勝嬰兒床、床邊床

作者: 高旻君

每個寶寶都要有一張自己的床,讓他在安穩的環境中一眠大一吋。在選擇寶寶床時,除了傳統的嬰兒床、成長型嬰兒床、床邊床,你可以有更實用的選擇,那就是落地式沙發嬰兒陪睡床,安全防摔,而且可以一路使用到6歲。

寶貝健康 扁平足不是病!把握2~6歲前最佳治療時機

作者: 林宜屏

孩子走路晃晃的,站立時沒有看到足弓,這是有扁平足嗎?扁平足只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把握在 2~6 歲黃金治療期,就能有效改善扁平足症狀!

親子教育 孩子幾歲該開始上學?歐美吹起「學前義務教育」風

作者: 親子天下

義務教育應該從幾歲開始?愈來愈多國家或地方政府將門檻從6歲向下延伸到5歲、甚至更低。聯合國也廣泛呼籲,應該讓5歲或更小的孩子就要去上學。這樣做有哪些好處?如果各方面條件來不及全面準備就緒,又有哪些因應做法?

寶貝健康 530世界尿床日!減少孩童尿床次數,最佳治療期在6歲

作者: Fan

2023年5月30日為世界尿床日。尿床是兒童常見的症狀,但家長常以為「尿床長大就會好、尿床是孩童調皮搗蛋的表現方式」,這樣錯誤的觀念往往造成孩童的心理壓力增大,進而影響治療。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楊緒棣表示,大部分的孩童從6歲開始參與社交活動、建立人際關係,爸媽應把握黃金治療期,6歲前儘快帶孩子就醫檢查。

家庭關係 讓孩子擁有溫暖的家!家扶基金會公益大使趙小僑,邀請大家支持弱勢家庭早療兒少

作者: Fan 

台灣0至6歲兒童約120萬名,推估約有10萬名兒童存在發展遲緩問題,其中大約一成重度遲緩;若家庭發生變故或遭遇經濟困境,將使孩子在接受早期療育的路途更為艱辛,甚至無法獲得完整服務。在母親節前夕,艱辛求子成功的趙小僑與關懷媽咪及孩子的《嬰兒與母親》雜誌,透過家扶基金會與合作單位台灣艾捷隆,一同呼籲大眾關心弱勢兒童,幫助他們建構健康溫暖的家!

新知快遞 爸媽福音!新北開辦首家定點臨托、增加夜托補助

作者: Eden

臨時有事找不到人托顧孩子嗎?新北爸媽有福了!新北首家定點臨托在淡水捷運站附近開幕了,同一時段最多能收托4名8個月至6歲幼兒。此外,新北市擴大弱勢臨時托育補助,將單親家庭納入補助對象,並增加夜間托育費用補助,有需要的爸媽記得善用這些福利。

新知快遞 新竹市爸媽福音!4月起婦女館增設夜間及假日臨托服務

作者: Eden

從今年4月起,新竹市政府將在婦女館增設夜間及假日臨托服務,讓家中育有6個月至6歲幼童的家長依需求預約使用,享受安心托兒服務。

親子教育 6歲前是關鍵期》好習慣越小培養父母越輕鬆!專家5心法,陪孩子練出好習慣

作者: 未來Family

「習慣成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因為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卻根深蒂固的影響著我們。然而,每個孩子出生就是張白紙,思考及行為模式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因此越小養成好習慣越好。有哪些好習慣在6歲前一定要養成呢?本文邀請到專家來解析。

健康百寶箱 常出現偶發性暈眩要當心! 妙齡女跳舞突斷片 竟被診斷出「頸源性眩暈」

作者: editor

一名26歲的楊小姐,4年前因為練舞意外被舞伴踢飛昏倒,雖然緊急送醫治療,檢查確認沒有腦震盪及腦出血等嚴重症狀,但之後開始出現偶發性眩暈,尤其示範舞蹈動作時,在一陣眩暈後,就秒昏倒,雖然很快醒來,卻造成舞蹈教學時非常大困擾,期間做過影像學與神經學(腦電波及神經傳導)檢查但皆無異常。因為反覆眩暈,有時昏倒,最後決定就醫,才發現原來是「頸源性眩暈」。

健康百寶箱 強烈腹痛竟是卵巢扭轉所致!醫師提醒:這類人應避免劇烈運動

作者: Fan

26歲的曹小姐沒有婦科病史,目前劇烈跳繩後右下腹突然劇痛至診所就醫,發現骨盆腔腫瘤而被轉到台北慈濟醫院。經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卵巢有顆11乘7公分大的腫瘤,卵巢還扭轉兩圈,所幸經由手術把腫瘤切除、卵巢復位,患者復原良好。

防疫懶人包 第六輪實名制領快篩開啟,領取&購買攻略這裡看!

作者: Editor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鑑於COVID-19本土疫情仍處於高原期,民眾有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同時為保障幼兒與長者健康,故宣布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第六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及第四輪0至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二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

寶貝健康 23年前921大地震!6歲小傷患與急診醫師的感人故事

作者: Editor

隨著上週917花東地震發生後,接連幾天地震仍持續發威,提醒民眾想起23年前的921大地震,當時一陣天搖地動,中部災情慘重,震碎了無數個家庭,造成天人永隔,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醫師回憶起23年前的那晚,他在急診時遇到一名六歲小傷患的故事,讓人動容!

健康百寶箱 肝指數異常別輕忽!56歲男子快速惡化為肝衰竭險喪命

作者: 邱明瑜

曾先生原本就是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去年健康檢查時發現肝指數異常不以為意,隔沒幾個月出現黃疸、腹水及瞬間昏迷,經檢查後遂判定肝硬化末期合併肝癌,但考量曾先生年紀尚輕若能換肝治療,仍有可觀的存活率。

寶貝健康 家或許不再是最安全的堡壘!醫:發現這4種燙傷痕跡,儘快通報

作者: 林雁

虐童事件層出不窮,在情緒失控下照顧者會對孩子做出什麼無法預料。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統計,2021年家暴案件達11萬件,其中0~6歲的嬰幼兒達5,577人,6~12歲兒童則有7,679人。小小孩不能為自己發聲,或許仍有許多悲劇掩藏在平和的假象下。因此,若你發現身邊的孩子有被家暴的痕跡,不要覺得「清官難斷家務事」,你的插手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產後照護 【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白淨雙寶媽Vivian:別人在月子中心像天堂,對她來說卻是產後低潮

作者: 高旻君

白淨雙寶媽Vivian小檔案 身分:36歲雙寶胎 坐月子經驗:去產後護理之家

防疫懶人包 6/1起六都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設立、0至6歲快篩免費領,懶人包QA一次看

作者: 李佳芢

國內新冠疫情延燒,其中兒童已累計25例重症、10例死亡。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1日起將在六都設置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而6/1 至6/30 ,0至6歲兒童可免費領取5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

寶貝健康 6歲男童口渴喝「能量飲料」竟昏迷腦死!究竟兒童可不可以喝能量飲料?

作者: 李佳芢

味道類似汽水的「能量飲料」是不少成年人提神醒腦的好選擇,甜甜的味道也受不少孩童的喜愛。日前外國媒體報導墨西哥一名6歲男童喝下能量飲料後中毒,昏迷6天後母親決定忍痛拔管放棄治療。究竟兒童是否可以飲用能量飲料?飲用過量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寶貝健康 女童歪嘴眼斜、半夜有幻覺,以為中邪卻是因為藥餵錯!

作者: 周品攸

孩子半夜對著空氣講話,光是想像就發毛,但這很可能是藥物過量的副作用!一名6歲女童因發燒、嘔吐就醫,吃了藥之後竟開始出現奇怪現象,不僅有幻覺,嘴巴及眼球還有歪斜情形,彷彿中邪一般,嚇得家長趕緊掛急診!

學習當爸媽 疫情下的育兒壓力:5成家長感到受挫、焦慮不安

作者: Editor

從2020年開始的covid-19疫情延燒將近三年,衝擊了全世界,也更加重了育兒的困難?兒童節前夕,兒福聯盟於今年(2022)公布〈育兒現況暨疫情後親子遊戲趨勢調查〉。調查顯示,雖然有近九成育有6歲以下小孩的家長覺得養小孩令人滿足,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家長會感到「挫折(56%)、壓力大(53.6%)」,而造成育兒壓力的原因不一定是「孩子難帶」,大多是因為家長還沒做好調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