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體重控制5妙方,快來看看妳做對了嗎?
1.每天~每週量體重:建議養成每天在家量體重的習慣,如果發現體重增加比前一天多,有可能是因為吃太鹹而導致水腫,建議將口味調淡一點。如果發現體重都差不多,就可逐漸將間隔時間拉長到每週量體重,確認自己的增加幅度是否在標準範圍之內。
2.少吃外食:即使要吃外食,盡量也要選原型食物,並增加蔬菜攝取的種類與顏色,清淡飲食、少吃油炸的食物。
3.注意有無便祕:便祕、代謝不好,也可能會影響體重控制。因為荷爾蒙上升,使腸蠕動下降,加上子宮逐漸變大壓迫,比較容易便祕。如果便祕,除了蔬果以外,也可考慮服用益生菌。
4.多喝水:每天平均大約要喝
5.要運動:運動可以改善一些孕期不適。如果懷孕前沒有運動的習慣,不要貿然增加運動量,可從緩和的運動開始,例如散步、游泳、固定式腳踏車。但如果有特別醫囑的孕婦,例如有嚴重心臟病、或肺功能不佳、或有前置胎盤、或有早產風險的孕婦,則不宜運動。
延伸閱讀:孕期體重管理有六招,不怕過胖超重
*懷孕初期:初期體重增加,都只是胖在孕婦身上,只要均衡飲食、補充葉酸即可。
*懷孕中期、後期:中期與後期,每天熱量應增加300大卡。有些孕婦因為怕胖不吃澱粉,可以減量但不能都不吃。也要多吃原型食物,如果吃太多空有熱量的加工食物,寶寶日後在幼年時,容易出現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
大多是在懷孕初期,因為孕吐、不想吃東西所致。妊娠劇吐的定義是指比原本體重減少超過5%,需要就醫評估是否用藥、打點滴、補充營養,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容易孕吐時,如果食慾太差、無法顧及均衡飲食,有時候只想吃垃圾食物也沒關係。不用逼自己硬要吃,畢竟胎兒在懷孕初期,也只有大約50公克重而已。建議從12週以後,再開始逐漸增加體重。如果12週前已增加體重,後面就要更嚴格地控制體重增加。
懷孕初期胎兒的營養,不太需要靠媽咪。
一般孕婦建議整個孕期增加大約10~
如果懷孕前已過瘦(BMI低於18.5),懷孕後增加的體重又太少,會使胎兒過小、生長遲緩、流產、早產的風險提高。
醫師大多不會刻意鼓勵「瘦孕」,主要還是依據產檢時評估胎兒的生長狀況為主,所以規則產檢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最適合「瘦孕」的,其實是懷孕前較胖的女性(BMI大於或等於30),但仍然要依據產檢狀況的醫囑為準。
孕婦體重增加太少,可以藉由均衡攝取營養來試著增加;如果孕婦體重符合上述增加範圍,但胎兒仍太小,醫師則會評估是否是因胎盤與臍帶功能變差,只能密集產檢,並依據胎兒的狀況可能要提早生產。
概略地來算,血流大約2公斤、胎兒大約3公斤、胎盤與羊水大約1公斤、子宮變大的重量與乳房增大約合計1公斤,但這總共大約7公斤的重量不會在生產後立刻減掉,而會慢慢減少。只有胎兒本身的重量與胎盤、羊水的重量,會在生產後直接扣掉,大約只會立即減少4、5公斤左右。剩下沒減少的,則是媽咪身上的脂肪、乳房組織等。
延伸閱讀:產後吃不多還是胖?代謝科醫師教妳4招養成易瘦體質!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