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iel Wang
隨著冬季氣溫驟降,流感與新冠疫情雙雙升溫,威脅民眾健康,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期間可能的醫療需求,疾管署積極提供公費疫苗接種服務,同時啟動春節傳染病特別門診,確保民眾健康與就醫權益。
作者: 江睿毓
你是不是也察覺了?最近身邊感冒、咳嗽的人越來越多!不只是流感,麻疹等傳染病也在升溫,防疫壓力大增!疾管署預警,春節假期將是流感高峰,加上熱門旅遊國家如日本、韓國的疫情升溫,更加劇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作者: 高旻君
隨著秋冬來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加上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流感及新冠疫情恐提前升溫 [1]。在免疫負債效應影響下,當孩子受多重呼吸道細菌及病毒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更容易趁虛而入,引發各種併發症,嚴重威脅兒童健康[2],因此家長更需要格外警惕。
作者: 林宜屏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處近十年同期高點,且 0~9 歲幼童增加最多,呼籲大人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接觸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孩子發病應在家休息 7 天,才能好好修復身體喔!
作者: 林宜屏
颱風帶來強風豪雨,也沖刷出不少藏在汙水、汙泥中的病菌、病蟲,疾管署提醒,颱風過後,民眾清理家園時,記得穿著雨鞋、防水手套和口罩,避免刺傷或割傷,以防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及破傷風等感染。並且要嚴加注意登革熱的傳染。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每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例如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都是周而復始。這種氣候演變和環境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是相互關聯的。在中醫理論上也逐漸歸納出一年四季特有的節令疾病,六氣過度則成為六邪或稱六淫。例如春天的天氣是由冷轉暖,當天氣開始轉溫時,許多致病的細菌、病毒、微生物等就隨之生長繁殖,繼而出現流行性感冒、肺炎、皮膚癢、結膜炎等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
作者: 林宜屏
依據 WHO 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全球麻疹疫情上升,而台灣也出現第一例麻疹本土病例!麻疹為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具有高傳染力,家中如有年滿一歲幼兒,請儘速接種 MMR 疫苗!
作者: 林宜屏
冬季除了好發呼吸道疾病,也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其中又以「冬季嘔吐病」諾羅、「冬季腸胃炎」輪狀病毒兩者最為常見,門診中腹瀉門診又以 0~9 歲孩童佔大多數。教爸媽們預防病毒性腸胃炎 5 大妙招,讓幼兒遠離病毒不腹瀉。
作者: 林宜屏
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的季節,除了中國大陸肺炎黴漿菌疫情外,尚有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落實五大防疫措施,大人跟小孩才能健康度過冬天!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現今(2023)年登革熱疫情以南部為主,確診案例主要集中在台南、高雄及雲林,且疫情仍持續升溫中,截至 9 月 21 日已累計8974 病例,台南市就占 8192 病例,去年登革熱疫情病例才 45 例,前年更是只有 9 例;可見今年 2023 年登革熱疫情是相當嚴峻。
作者: 林宜屏
受群聚感染及免疫負債等影響,A 型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三大魔王快速在兒童間流傳,使得兒童感染人數在中秋前夕急遽上升,爸媽跟小孩要做好準備,才能安心度過中秋連假!
作者: Ariel
近日,猴痘疫情延燒,疾管署截自今日已公布232個確診案例。猴痘傳染力強,會透過直接、間接密切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皮疹、瘡痂、呼吸道分泌物或是體液而傳染。另外,感染猴痘病毒的孕婦,也有可能透過胎盤垂直感染給胎兒,或是在生產時因接觸而傳染,不可輕忽。
作者: editor
疾病管制署呼籲,近來適逢連續假期,民眾安排出遊機會增加,目前正值登革熱、日本腦炎流行期,且各地氣溫偏高時有降雨,環境中病媒蚊密度已上升,請民眾外出時要落實防蚊措施!台南市目前已出現超過40例的本土登革熱病例,如有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
作者: 李佳芢
適逢國內的防疫措施逐漸解封,各種流感、病毒流行風險逐漸提高。雖然目前正值冬天,但仍須提醒爸媽們提防腸病毒的威脅,若出現5大警訊,要儘速帶孩子到醫院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作者: Editor
隨著猴痘全球病例數持續快速增加且受影響國家日益增多,世界衛生組織日前(7/23)正式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台灣也在6/23已將猴痘納入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疾管署提醒符合猴痘病例定義之疑似個案,務必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主管機關,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作者: 實習編輯 張安萱
為了預防COVID-19的疫情擴大,並提升幼兒的疫苗保護力,疫情指揮中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會議結論,宣佈開放「6個月至5歲幼童」可接種兩劑莫德納COVID-19疫苗,兩劑間隔4至8週以上。
作者: 林雁
近來,歐美多國爆出猴痘(monkeypox)病例。過去猴痘疫情多發生於西部及中部非洲地區,而今年卻蔓延至歐美各國,包括比利時、德國、法國、美國等,且發現地點都距離原本流行的國家很遠,引起全球關注。台灣日前也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疾管署發佈相關症狀與資訊,並呼籲出國民眾返國入境時如有症狀,應主動告知、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6/25更新)
作者: 周品攸
又是動物傳人的傳染病!國內出現首例本土確診「兔熱病」病例,一名60歲男性因發燒、腹瀉、寒顫就醫,本身沒有飼養兔子或其他寵物,懷疑跟住家附近野貓及魚塭有關。「兔熱病」是什麼?國人甚少人知道,本文帶大家認識。
作者: editor
注意注意!2020/12/1起,全面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及「醫療應變」。有鑑於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為避免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佩戴口罩的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秋冬防疫專案】......
作者: 戴筠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許多家長都會帶小寶貝到親子館、圖書館吹冷氣,或到公園、兒童樂園、動物園遊玩。帶北鼻到這些公共場所該怎麼預防病毒上身?回家後如何清潔消毒?我們邀請兒童感染科醫師分享夏季防疫撇步,爸比媽咪快筆記!
作者: 戴筠
天氣越來越熱,各式各樣的病毒也蠢蠢欲動。腸病毒、病毒性結膜炎、急性腸胃炎、咽喉炎是夏季常見的4種小兒傳染病,多加留意並預防,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度過夏天!
作者: 李純瑩
(2020-11-18 更新)台灣地處亞熱帶,嬰幼兒的傳染病往往沒有太明顯的季節性,秋冬依舊以呼吸道疾病為主,有些腸胃道的疾病也有可能在秋冬發生。究竟有哪些常見的疾病爸媽要特別注意?有哪些症狀與觀察重點?如何預防?倘若生病後,爸媽又該如何照顧?
作者: 戴筠
春天即將來臨,氣候暖和又不熱,最適合郊遊、野餐。不過春季也是流行性感冒、哮吼、急性支氣管炎和腸胃炎的高峰期,此時帶孩子到戶外遊玩很可能將病毒也一併帶回家。媽咪出遊前最好備妥口罩、乾洗手、洗手乳、面紙、保溫瓶,讓孩子可以快快樂樂出門、健健康康回家。
作者: 林嬪嬙
日前媒體報導懷孕藝人跟寵物狗狗睡一起而引起網友批評,認為是不良示範,會導致胎兒感染、人畜共通的傳染病,真的有這麼危險嗎?孕婦養寵物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萬一有傳染病方面的疑慮,該怎麼辦?可以事先做哪些防範?
作者: 祁孝鈞
武漢肺炎引起了口罩荒,但你知道什麼是「醫療型口罩」嗎?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比如說一般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等,甚至腸病毒和輪狀或諾羅病毒在初期病毒量高時,都有可能藉由呼吸道傳染,我們戴口罩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這類被飛沫傳染的機會。
作者: 嬰兒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