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常見疾病 共有150筆資料

醫師專欄 我的孩子有氣喘嗎?醫師指出6問題教家長簡單判斷氣喘特徵

作者: 黑倫醫師

幼兒氣喘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診斷過程充滿挑戰。醫師提出幾個實用問題,幫助家長初步評估幼兒是否可能罹患氣喘,並強調早期識別與專業治療的重要性。

醫師專欄 胯下瘙癢總是好不了好尷尬?小心這6種常見疾病搗亂!

作者: 皮膚專科醫師 鍾佩宜

鼠蹊部的皮膚問題總是讓人羞於就醫,多數民眾選擇自行到藥房買藥,但用錯藥的後果往往導致症狀加重、反覆發作。其實胯下癢的原因有很多,與衛生習慣不完全相關,接下來皮皮醫師將帶大家了解各種胯下疾病,讓鼠蹊部的「羞羞病」不再難以啟齒。

寶貝健康 4月嬰呼吸聲大,竟是卡了2公分鼻屎!定期清理寶寶鼻屎,這3個方法學起來

作者: 周品攸

寶寶呼吸聲大、鼻塞嚴重就一定是感冒、過敏嗎?注意很可能是鼻屎在作怪!有一名4月大嬰兒,因為鼻塞聲大,醫生檢查鼻腔時竟拉出一條長達2公分的鼻屎,令人驚訝不已。

寶貝健康 4歲男童鬥雞眼竟是高度遠視!教你判斷寶寶鬥雞眼特徵

作者: 編輯部

當爸比媽咪細心觀察寶寶的眼睛時,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很多小寶寶看起來都彷彿有鬥雞眼?這是真的鬥雞眼嗎?此外網路上也有一些關於照護不當可能造成寶寶鬥雞眼或斜視的傳言,這些說法是真的嗎?關於更多寶寶的鬥雞眼與斜視問題,我們請眼科專家一次全盤解析。

寶貝健康 9月嬰反覆發燒、冒紅疹,機警醫揪出「非典型川崎氏症」

作者: 周品攸

川崎氏症發病的10天內是黃金治療期!一名年僅9個月大嬰兒反覆發高燒,原本以為只是常見疾病的一般症狀,不料卻出現高燒不止,且全身冒紅疹,焦急的媽媽帶往多家醫院檢查,最後才確診為「非典型川崎氏症」,所幸經過治療後狀況大幅改善,只須定期回診追蹤。

寶貝健康 雙胞胎口腔潰爛、高燒不退,竟是爸爸太愛「親親」導致!

作者: 周品攸

(2022-02-10更新)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但大人表現愛的舉動可要小心了!兩名1歲雙胞胎兄弟日前因出現高燒不退、口腔潰瘍,且下嘴唇有數個小水泡而就醫,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爸爸罹患脣泡疹剛痊癒後就常常親吻兩兄弟,害得他們雙雙罹患「疱疹性齒齦舌炎」。

寶貝健康 女童泌尿道感染細菌蔓延全身,差點敗血性休克!

作者: 周品攸

很多孩子都有忍尿的壞習慣,日前一名女童因連續發燒兩天、畏寒、解尿疼痛,經醫師診斷為泌尿道感染,而且細菌已經藉由血液進入全身循環中,雙側腎臟發炎,險些引發敗血性休克!

新知快遞 公費流感疫苗全民開放!預防「雙病毒」,增加保護力

作者: 周品攸

公費流感疫苗自2021年10月1日開打以來已接種約562萬劑,為了讓疫苗發揮到最大的效益,今天(2022/1/6)起釋放49萬劑流感疫苗給全民施打,疾管署呼籲尚未接種的計畫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及醫事人員等重點族群儘快接種,以保障自身及周遭人員的健康。

醫師專欄 寶寶一直點頭好可愛?!小心是「嬰兒點頭痙攣」典型症狀

作者: 陳映庄

「我的寶寶總是搖頭晃腦好可愛唷~」,家長們寶寶有這種狀況要小心,很可能是嬰兒點頭痙攣喔!

寶貝健康 晚1小時治療,死亡率增9%!未足月嬰敗血症與死神拔河

作者: 周品攸

一名還沒滿月的新生兒因出現發燒症狀,送急診檢查後發現是泌尿道感染併發敗血症,情況相當危急,必須立即投放抗生素,否則每晚一個小時治療,寶寶的死亡率就增加9%!

寶貝健康 2歲寶寶眼睛上吊如中邪!原來是體內太熱了!

作者: 周品攸

一名2歲寶寶因出現高燒、四肢抽搐、眼睛上吊等詭譎現象,讓阿嬤嚇得直呼要帶去收驚,結果就醫後才發現是孩子體內太熱,導致腦細胞放電異常,引發熱痙攣。

寶貝健康 腸病毒釀嘴破、發燒不止,女童送醫後12小時內不治

作者: 周品攸

每個家長最怕遇到腸病毒,因為重症比例高,有時治療都趕不上病程發展速度。一名4歲女童因發燒兩日、嘴破、食慾不佳掛急診,確診為腸病毒,沒想到入院後短短不到12小時,惡化程度相當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醫師提醒大人小孩都要做好手部清潔、不隨意摸眼口鼻,以預防感染腸病毒。

寶貝健康 男童眼皮腫以為沒睡飽,數日後竟確診「腎病症候群」!

作者: 周品攸

孩子眼皮腫不是沒睡飽,而是他的腎臟生病了!日前有位5歲男童某天起床眼皮腫脹,家長以為只是沒睡飽,直到發現他的雙腳、陰囊陸續出現水腫症狀,就醫後才發現罹患腎病症候群,而這疾病嚴重可能導致腎衰竭!

防疫懶人包 家有嬰幼兒一定要做的防疫措施

作者: 周品攸

面對來勢洶洶的COVID-19,1歲以下的嬰幼兒並不適合戴口罩,卻又處於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健康檢查的年紀,到底該採取什麼樣的防疫措施呢?

寶貝健康 腸病毒71型開始活動了!托嬰中心、學校須特別留意

作者: 周品攸

驚蟄一到,各種病毒也跟著甦醒!桃園今年出現首例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雖為輕症,但最近剛開學,學童的互動機會增加,要當心有群聚感染的風險,家長也要特別留意腸病毒的重症表現,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寶貝健康 托嬰中心類流感群聚!6名幼兒只有1人打疫苗

作者: 周品攸

氣溫驟降,家有嬰幼兒一定要當心流感侵襲!高雄一家托嬰中心爆發入冬以來首例類流感群聚,6名寶寶陸續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其中1名被驗出感染A型流感,經檢查後,僅有1個寶寶有打流感疫苗!提醒家長盡快帶孩子接種。

寶貝健康 6嬰「呼吸道融合病毒」群聚,月子中心竟未通報!

作者: 周品攸

為了讓產婦及新生兒得到妥善照護,越來越多人選擇入住價錢較貴的月子中心,沒想到桃園日前一間知名月子中心爆出多名新生兒群聚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還未及時通報。

寶貝健康 中耳炎誤以為是小感冒,3歲童耳朵流膿才送醫!

作者: 周品攸

中耳炎常因感冒細菌感染引起,當寶寶感冒時出現又哭又鬧、狂抓耳朵,就要懷疑是中耳炎,千萬別拖!一名3歲童就是因哭鬧不停,家長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幾天後寶寶的耳朵流出膿水,才驚覺不對勁!

寶貝健康 餵滿月嬰吃感冒藥,竟導致腹脹如氣球?!

作者: 周品攸

小嬰兒吃感冒藥竟會引發這麼嚴重的副作用?有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因感冒每天照三餐喝感冒藥水,過了5天後,肚子竟鼓得像氣球,脹氣得非常嚴重…

新知快遞 腸病毒群聚激增,提醒家長:已染腸病毒的寶寶勿再帶出門趴趴走

作者: 周品攸

早前就有家長在《爆怨公社》發文抱怨,女兒同學的家長似乎隱匿腸病毒病情,害全班腸病毒案例增加,必須停課一週。上週又爆出台中一間幼兒園17名幼兒群聚感染腸病毒,因未停課而被罵翻,再次呼籲家長與托育機構要加強孩子的衛生管理,已染腸病毒的寶寶也不應再帶出門,以免造成群聚感染!

寶貝健康 嬰幼兒4種常見疾病,爸媽要特別留心!

作者: 湯佳珮

當孩子感染尿道炎、鵝口瘡、腸病毒、得異位性皮膚炎時,爸媽應如何照顧?聽聽醫師怎麼說!

寶貝健康 男童打完流感疫苗20天還中標?醫:接種可預防重症!

作者: 周品攸

自從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因為零星個案接種後有不良反應,使得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打,導致幼童的接種率比往年低很多。然而,有一名早前已施打過流感疫苗的男童,近日因出現發燒、食慾不振掛急診,結果A流、B流都呈現陽性,不禁讓家長疑惑,為什麼接種疫苗還會中標?

寶貝健康 10個關於兒童疫苗的QA!安心守護寶寶的健康

作者: 陳萱蘋

健康寶寶沒事為何還要多挨一針?打了疫苗就不會染上疾病?不小心忘了施打疫苗,該怎麼辦?關於寶寶疫苗接種的大小事,有請兒科醫師陳奕璇來專業解答!

寶貝健康 誤以為女童是「腸胃型感冒」,竟是綠膿桿菌奪命

作者: 周品攸

一名女童因出現腸胃炎症狀就醫,被醫師診斷為一般的腸胃型感冒,不料服藥後卻未見好轉,身上出現不明疹子,送林口長庚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搶救六小時後仍不幸身亡,從發病到離世才短短四天......

寶貝健康 男童半夜鼾聲大、頻尿床,竟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害的!

作者: 周品攸

家長當心,孩子鼾聲如雷很可能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名7歲男童打鼾聲大,且常尿床,更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有點過動傾向,就醫後發現顎扁桃體肥大,診斷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寶貝健康 勿輕忽腸病「克隆氏症」!男童發燒腹瀉不止,終身藥不離身

作者: 周品攸

常拉肚子又合併發燒,恐怕是「克隆氏症」惹禍!一名小四男童連續多日出現腹瀉、發燒,誤以為是腸胃炎,用藥後一周未見好轉,才發現男童的大腸出現大面積的潰瘍,切片檢查後竟是罹患克隆氏症。

寶貝健康 別再陷入肺炎的5大迷思,正確了解疾病才能戰勝它

作者: Hello醫師 文: W.R. Su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肺炎(Pneumonia)是嬰幼兒首要的死亡原因,雖然專家們已提高對肺炎的關注,也進行了更多研究,但人們對於肺炎的了解仍不夠多,甚至對於這個呼吸道疾病有許多迷思或誤解。本文將釐清5個常見的肺炎迷思,幫助大眾對此致命的疾病有更正確的認識。

孕期知識 4種常見的孕期疾病,其實都可以預防!

作者: 許宜津

懷孕除了要注意肚中胎兒的狀況,孕媽咪們也要注意這些孕期疾病,讓婦產科醫師和你分享有那些常見疾病,該如何預防吧!

新知快遞 剛開學就有11歲童確診武漢肺炎!醫籲家長勿驚慌

作者: 周品攸

昨(2/25)才剛開學,就傳出一名11歲男童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屬於家庭群聚感染,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男童在寒假期間有上補習班,目前該班也已停課。首例兒童確診讓家長慌張不已,到底該怎麼辦呢?

防疫懶人包 教你自製消毒水,預防腸病毒、流感、武漢肺炎

作者: 周品攸

我們都知道消毒酒精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但卻不能有效抑制某些病毒,建議家長可以自製可洗手、清潔用的消毒水,以預防腸病毒、流感及武漢肺炎!本文將告訴大家詳細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