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佳琦
今年初,土城爆出一名李姓圍棋老師猥褻12名學童的案件,沒想到受害者家屬從報案當下就遇到重重難關,最後需要歷經14小時才完成初步報案程序,受害幼童期間跟不同單位陳述了15次之多,加深該童的身心傷害。
作者: 林宜屏
北市又見幼兒園猥褻幼童事件!教保員陳羿翰猥褻、不當對待幼童行為屬實,處最重罰款60萬元、解聘,且終身不得擔任教保人員。 但爸媽到底要怎避免孩子遭到狼手?韓國性教育專業講師朴美愛強調,父母應該把握 3~5 歲性教育時機,從小幫孩子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因為性教育不只要學習性知識,更是人權與態度的教育!
作者: 阿包醫生
冬天來臨,泡澡成了許多家庭的暖心選擇,對幼童而言,泡澡不僅是取暖,也是與水玩樂的愉快時光,然而,幼童的身體代謝快速,表達能力有限,在享受溫暖的同時,家長更需注意安全與健康。
作者: 林宜屏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處近十年同期高點,且 0~9 歲幼童增加最多,呼籲大人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接觸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孩子發病應在家休息 7 天,才能好好修復身體喔!
作者: 林宜屏
人口密度全國排名第二的新竹市,日前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將部分補助竹市 0~6 歲幼童輪狀病毒和腸病毒等自費疫苗。低收入、中低收入、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的新生兒,原本提供免費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兩劑型服務仍將全額補助。
作者: 林宜屏
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臉書社群上形象良好的高雄五寶媽網紅虐待一名 1 歲 10 個月大幼童致死,接著又傳出新竹健身教練將單親媽媽同事委託照顧的 4 歲男童虐至昏迷,甚至捏爆男童睪丸以致發黑。遇到虐童該怎麼做?高雄社會局這樣說。
作者: 林宜屏
台北市一對祖孫騎腳踏車經過行天宮附近路口,一旁大樓突然落下瓷磚雨砸傷 4 歲男童,所幸只有皮肉傷,無生命危險,卻在祖孫心中留下不小陰影。看專家分析大樓磁磚剝落原因,才能防範未然。
作者: 林宜屏
受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對臺東、臺北、新北市、花蓮縣都發出高溫警報!嬰幼童、 65 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患者、戶外工作者等為熱傷害高危險族群。尤其是嬰幼童最危險!高溫警報來襲,民眾要保護好自己跟嬰幼兒,避免熱傷害!
作者: 林宜屏
惡保母虐嬰!針對近日北市居家式安置幼童受虐案件,桃園市政府社會局針對居家托育推出三項新措施:提高個案訪視頻率、不定期家庭互動抽查、建立專責醫師健康訪視制度,就為了補強社會安全網的破洞,避免悲劇重演。
作者: 林宜屏
幼童牙齒塗氟,就像是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降低乳齒齲齒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寒假期間舉辦 6~12 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台北市的爸媽可要把握!
作者: 林宜屏
上一分鐘寶寶還在躁動大哭,下一分鐘就正常玩耍了?小心,寶寶在鬧脾氣或撒嬌,是有痛說不清!可能是兒科需要立刻處理的腹部急症「腸套疊」,初期腹痛表現!
作者: 林宜屏
一名 7 歲和父母居住在台中社區大樓的女童,日前驚傳意外墜樓不治身亡,而在房外的家長竟都沒察覺!幼童事故危險就在家中!預防幼童墜樓,謹記「3 不 4 要」口訣。
作者: 林宜屏
又傳出幼兒被手扶梯夾傷的新聞!室內空間就比大馬路安全嗎?其實,很多室內公共空間隱藏著被大人忽略的危險!到底,帶著幼兒上下手扶梯時,該注意什麼?
作者: Editor
貓咪軟萌可愛是許多人的療癒夥伴,但貓咪身上可能帶有細菌和寄生蟲,若傳染到人體身上將造成健康危機。8歲王小妹,她沒有被貓咪抓咬傷,卻感染到大多是由被貓咪抓咬後才可能引起的「貓抓病」,此病一般成人輕症可自癒,但對於幼童、老年人與免疫低下的族群可能造成威脅。
作者: Fan
對身體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周圍環境潛藏許多危險,3歲以下幼童最容易感染的呼吸道病毒,除了常聽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流感病毒外,「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Eden
新北市某私立幼兒園日前驚傳教保員疑似餵幼童3級毒品巴比妥及安眠藥事件,引起家長人心惶惶,各縣市政府也動起來,要預防未然,勝過於事後究責!
作者: Eden
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與肺炎鏈球菌,是嬰幼兒呼吸道常見病原菌,對呼吸道破壞力極強,是秋冬季節嬰幼兒呼吸道三大魔王級殺手。沒打滿三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男童,因此在空窗期期間受到感染,造成少見的呼吸道三大魔王同時上身,導致嚴重肺炎插管。
作者: Eden
為守護學齡前兒童的健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112年「台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將於3月6日開辦囉!各位家長可要把握一年一度免費的幼童健康篩檢服務,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未來。
作者: Eden
為鼓勵縣內長者和幼童完成接種,增加保護力,臺東縣衛生局3/6~4/30起推動「守護寶貝──新冠疫苗缺一不可」活動,只要是設籍臺東縣65歲以上長者及出生滿6個月至4歲幼兒,活動期間至臺東縣各鄉鎮市衛生所接種疫苗基礎劑或首次接種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即可獲得500元禮券。
作者: Eden
從今年4月起,新竹市政府將在婦女館增設夜間及假日臨托服務,讓家中育有6個月至6歲幼童的家長依需求預約使用,享受安心托兒服務。
作者: 邱明瑜
只要有幼兒的家庭,家中幾乎都備有手推嬰幼兒車及汽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手推車可讓嬰幼兒安穩的獲得休息及睡眠片刻,更方便家長不需時刻將小孩抱在手上得到喘息的時間;而汽座則是保障幼童乘車時的安全,一旦發生交通意外事故時,確保幼童不因為高速撞擊時而噴飛出去,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作者: 邱明瑜
不少家長應該都有帶小朋友出遊搭乘高鐵、火車及客運的經驗,對於六歲以下幼童,通常你會幫他們買兒童票嗎?還是選擇不買票但不佔位?最近有一名網紅媽媽帶著小朋友從台北回高雄,因為沒買小朋友的車票但卻佔了座位,而被列車長要求補票,她認為列車長完全沒有同理心,事後上網討拍沒想到卻引起網友撻伐,讓網紅迅速刪除IG上的貼文。
作者: 實習編輯 張安萱
為了預防COVID-19的疫情擴大,並提升幼兒的疫苗保護力,疫情指揮中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的會議結論,宣佈開放「6個月至5歲幼童」可接種兩劑莫德納COVID-19疫苗,兩劑間隔4至8週以上。
作者: 高旻君
天氣轉熱,蚊子又來了!外出活動被叮得又紅又腫,真討厭!尤其幼童及孕婦肌膚比較敏感,更怕蚊蟲的叮咬,想要防蚊就少不了防蚊液,那麼挑選防蚊液需要留意哪些要訣?馬上來看醫師的建議。
作者: Dr. E
本土確診數居高不下,近日又發生幼童確診後病逝的消息!小兒科醫師提醒,未滿5歲的幼童不能打疫苗,口服藥物也無法使用,還是建議家中若有小孩,盡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參與不必要的社交活動!
作者: 周品攸
兒童的健康靠政府守護!衛福部提供7歲以下的兒童有7次免費健檢,而臺北市為了加強防護,從3月7日起開辦「臺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提供3~6歲的學齡前幼童免費篩檢,家長多多把握!
作者: 周品攸
才剛跨到2022年,兒童急診室卻非常不平靜。元旦當天從早上到傍晚短短8小時內,竟一連有3名2至4歲的幼童因為誤食毒物或異物而送急診!頻率之高,讓人不能不謹慎,防範勝於治療雖然是老話一句,但還是要提醒家長,家中危險物品應妥善收好,盡量別讓孩子離開大人視線。
作者: 周品攸
剛開學不久就爆發學校群聚感染,新北一間幼兒園日前已有15名群聚確診,包含10名幼童、4名家長及1位老師,甚至延燒至家中的1歲寶寶,而為了杜絕疫情擴散,鄰近的5間學校及托嬰中心也緊急停班、停課,情況令人擔憂,兒科醫師也給學校提議6個防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