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你是否曾經有過,在一時盛怒下,對孩子說錯話的衝動時刻?劉香慈的經驗提醒我們:媽媽也是人,也會犯錯,必要時跟小孩道歉,讓他知道媽媽不是神力女超人,孩子會從中模仿、學會情緒釋放與表達,同時這是媽媽跟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作者: 黃文華
孩子個性各有不同,不能用同一套方式管教!孩子唱反調時,意味著需要被關懷與注意!職場媽咪如何「變」出更多時間,做好工作又能陪伴小孩?愛孩子,永遠都在學,要與孩子更親密,就要好好花時間!
作者: 編輯部
發現小孩有說謊行為時,請先冷靜想一下:小孩為何要說謊?他要用說謊來表達什麼?小孩是故意的嗎?我們有機會讓小孩表達嗎?是不是我們忽略了小孩的感受?不要急著處罰,多傾聽!
作者: Editor
雖然說手足吵架似乎是必經過程,但是每天吵個三五回,吵到大哭大鬧,全家人甚至鄰居的耳根子都無法清靜,實在讓父母頭大!要手足不吵架應該不可能,不過本單元提供實際有效的方法,只要爸比媽咪跟著做做看,家中小小手足的吵架次數就能逐漸減少喔。
作者: Editor
「小孩要這樣餵…」、「小孩要這樣教…」、「這樣做不好,我跟你說…」、「這樣不行啦,到時你就麻煩了…」、「你這樣太寵…太嚴…」……!媽咪的身邊總有好多自以為很厲害的育兒達人或過來人,不斷的想教媽咪如何教養小孩,聽得媽咪無所適從、頭痛又火大,只想大喊STOP〜〜
作者: Editor
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指出,許多新手媽咪的內心的掙扎來自於要同時扮演好母親與女兒這兩個角色,由於自己沒有生孩子、帶孩子的經驗,所以可能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到孩子出生,都十分依賴自己母親(指外婆)的幫忙,也會聽從母親的建議來照顧孩子的健康,然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時,新手媽咪似乎又意識到自己是希望照著自己的想法來教育孩子;當外婆與媽咪教養觀念分歧,外婆卻執意介入孩子的教養,媽咪該如何聰明出招回應?如果媽咪一直背負著外婆帶給她的負面童年經驗,又該如何處理?媽咪與外婆間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溝通不良時,會不會影響到對下一代的教養?
作者: Editor
根據許多隔代教養家庭研究,發現隔代教養家庭對於孩子有負面、也有正向的影響,面對隔代教養容易產生的矛盾與困惑,雙方避免「經驗之談」與「紙上談兵」,才能帶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滿的童年!
作者: Editor
常聽爸爸媽媽抱怨,寶貝對於大人所說的話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儘管父母喊得聲嘶力竭,甚至暴跳如雷,寶貝依然故我,不按指令行事。這種「不聽話」的表現到底出自無心亦或故意?該怎麼跟孩子說話才能讓孩子「洗耳恭聽」呢?
作者: Editor
孩子的身心發展可分為各個不同的階段,每個成長階段皆有著相異的特性,以及對應的適配教養方式。當然,發展速度存在著個別差異,有些孩子發展得快,有些孩子發展稍慢,但無論如何,家長不能用對待大孩子的標準過份要求幼小的孩子,也不能將拉拔小寶寶的無微不至錯用到兒童、甚至青少年的身上!
作者: Editor
現行的社會狀態,婦女有工作、晚結婚晚生小孩已經是常態,有的媽咪、特別是職業婦女,30歲後才有小孩似乎理所當然,35歲再生好像也不遲!超過35歲才生寶寶的高齡媽咪,在教養孩子上可能有哪些優勢與挑戰?媽咪如何做調整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建議。
作者: Editor
1歲的寶貝,介於躺在床上的嬰兒與活動自如的幼兒之間,脾氣似乎總是顯得特別倔強,讓媽咪在管教時傷透腦筋,活像是寶貝的青春叛逆期提早來到…抓好你的底限,一場驚人的拉鋸戰才正要開始。
作者: Editor
《虎媽的戰歌》繁體中文版已於日前發行,即便它的本質只是回憶錄,但它的出現卻引發中西家長沸沸揚揚地教養論戰。接收到片面訊息的父母,有些人的反應很直接,除了覺得虎媽式的教養「太超過」,甚至有人說,該把虎媽抓去關。本篇專訪特別訪問從小在美國長大、日前也升格當奶爸的知名作家劉軒,來為我們分享他對此書的讀後感,並分析中西教養異同。差異的背後,也許該思考:美國有虎媽,那台灣呢?
作者: Editor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98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全台戶口中僅由祖孫所組成的有8萬多戶;99年接受各地家扶中心扶助的家庭共有2,1692戶,其中屬於狹義隔代教養家庭的共有1217戶,其中還不包括許多潛在的隔代教養家庭數。 *註:祖孫家庭定義為該戶成員為祖父(母)輩及至少一位未婚孫子(女)輩,且第二代直系親屬(父母輩)不為戶內人口,但可能含有同住之第二代非直系親屬。
作者: Editor
研究發現,習慣聽從安排的孩子較缺乏主動競爭力,因此許多教育專家紛紛鼓勵家長應及早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面對眼前似懂非懂的小孩,到底該如何適當給予決定權?
作者: Editor
孩子,究竟是惡魔?還是天使啊?為什麼在育兒叢書堆裡不難發現像是《哪個媽媽不抓狂》、《媽媽如果累了,請大聲哭出來》等,這種光看書名就讓人心有戚戚焉的心語;但同時也有《教養可以這麼浪漫》、《教養好好玩》等,這類EQ超高的父母分享教養法寶呀! 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雖然女性先天的情緒商數不若男性優,但現代媽咪卻得同時扛起養與教的雙重工作。面對似乎只愛玩而不受教的學齡前幼兒,媽咪是否經常為之抓狂呢?Don’t worry,本文以媽咪最常抓狂的育兒3狀況,請達人來幫妳撥絲抽繭、重新調整心態與方法,讓媽咪遠離教養抓狂的厄運!
作者: Editor
或因先天氣質,或受父母不當教養,當寶寶開始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不要」、「不好」、「不想」是否成為孩子開口的第一選擇。面對寶貝如同挑釁般地反對立場,父母親如何正向面對、教育孩子的不當反抗,專家建議,耐心應對、運用正確話術,教養愛說「不」寶寶,也能好輕鬆!
作者: Editor
「溺愛,讓孩子無法無天!」一句告誡,由慈濟證嚴法師口中堅定道出,平緩語氣背後,卻如同正中要害般,赤裸裸地掀開早已扭曲不堪的家庭教養危機。 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孩子個個是父母捧在手心中的寶。「愛,就是給他最好的!」難道是最正確的親情表現嗎?過度寵愛、凡事代勞,是否因此養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過寵兒」?專家提醒,明定家規不妥協,適時學說Yes & No,孩子才懂知福惜福,為自己負責喔!
作者: 編輯部
幼兒就像是天生的反骨者,叫他往東偏要往西,叫他拿起來偏要一手丟開…,本文列出6大令父母頭痛的幼兒愛用語,由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來一一破解,讓家長下次再聽到時,可以聰明回應,不會再出現「有理說不清,秀才遇到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