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T 莉莉當媽媽
這兩年陸陸續續有推出一些討論孩子精細動作的文章,比如孩子什麼時候拿餐具,怎麼使用剪刀、孩子拿筆的發展里程等內容,都非常受歡迎,但隨之而來的是,很多爸媽看完文章後,就來私訊問莉莉老師說~「老師,你說不要給三四歲以下的小朋友拿筆寫字,可是,我小孩他兩歲就很會拿各種筆來畫了耶,我看他畫出來的線條也很飽滿啊,那我到底要不要把他的筆搶走啊,我也很擔心老師你說的小肌肉還沒發展好會用到錯誤的肌肉耶!」
作者: 妞新聞
現在已經是性別平等的時代,大部分媽媽們都會讓孩子多體驗各種事物,而不要侷限在性別, 但周遭的人還是會有「這樣會不會讓孩子認知錯亂?」、「以前就這樣了沒出事就好吧?」的觀念,讓媽媽們很難去溝通,尤其是讓男孩子玩洋娃娃這件事,有些人甚至是厭惡的,但其實讓男孩子玩娃娃的優點多多!
作者: Editor
小朋友一到吃飯時間,就跑給我追,每次都邊吃邊玩,一餐吃一小時以上還沒吃完!這樣的場景相信許多家長都不陌生,每到用餐時刻就演變「你追我跑」的親子版警匪片,讓爸媽心力交瘁!
作者: 戴筠
每天餵飯餵到手抽筋,偏偏孩子又不聽話,怎麼哄都不肯好好吃飯?也許是時候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了!吃飯是很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別等到準備進幼兒園才訓練。從玩食物、玩湯匙開始,讓孩子快快學會自己吃飯吧!
作者: 戴筠
(2020-11-25更新)「老公,小寶已經4個多月還不會抬頭,看到玩具、娃娃也不會主動伸手抓,是不是發展有問題?」0~1歲寶寶在成長期間會逐漸發展出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但肌肉發展出問題的孩子往往無法順利做出這些動作…
作者: 周品攸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各種玩具來發展其大動作、精細動作等,甚至有些玩具還能促進腦部發育,在趣味中學習,認識這個世界。但所有的兒童玩具都安全嗎?
作者: 米加老師
有些剛學習寫字的小朋友會出現寫反字的情況,不管是數字、英文字母、或是國字,寫出來的字都猶如從鏡子反射出的字一般,與正常的字體呈現左右相反,像是將b寫成d、9寫成p,這種現象通常被稱之為「鏡像字」,一般人其實很難寫出左右相反的字體,難不成這是什麼特異功能?更特別的是,左撇子寫出「鏡像字」的機率高於右撇子。
作者: 1+1=3。小Yo之家
當孩子逐漸長大,綁鞋帶也變成必備技能之一,但真正的鞋子孔洞小,穿線不容易,親子部落客Yo媽咪自製鞋子紙板,步驟簡單也好上手。
作者: 黑眼圈奶爸
許多父母會觀察孩子的粗動作或語言發展:會不會走路、會不會爬樓梯、會不會站、不用扶著就能夠坐、能夠講幾個字、什麼時候會說一整句話……等等。但是對於精細動作的觀察,較容易忽略。
作者: 林靜莉
誰說小小孩不能進廚房?誰說小小孩不會做菜?事實上,讓孩子從小就接觸料理,不僅可以促進五感發展,更能訓練粗動作與精細動作,小朋友不僅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更能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 L媽
自老大一歲初,開始想跟我「搶湯匙」的時候,我就讓他練習自己吃飯,帶到外面餐廳也是餐椅帶著,自己吃飯。很多人看到這麼小的孩子會自己吃飯都很驚訝!以下就我自己這四年多實戰三個孩子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如何訓練孩子自己吃飯吧!
作者: 嬰兒與母親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開始添加副食品後一個月左右,就可以讓寶寶嘗試用自己用手拿食物,這種方式是「寶寶自主進食」(BLW)概念裡的方式之一。手指食物的好處,可以鍛鍊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鍛鍊咀嚼能力、幫助寶寶盡快過渡到自主吃飯階段!
作者: 陳宜男
視知覺是一個重要的系統,涉及物體的辨識和物體在空間位置,此外也與孩童的動作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簡單而言,視知覺被定義為對於視覺刺激的接收(感覺功能)與認知(特定的心理功能)的整個過程。
作者: 陳宜男
手部精細動作對於人類而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是休閒娛樂。您不妨可以試著想像,如果將雙手的指頭用繃帶包起來(像多啦A夢的手)過一天的生活,會有哪些事情不方便?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困擾?我想,光是早上起床後,掀開被子、打開廁所的門、脫褲子上廁所、刷牙洗臉等一天開始且最熟悉、簡單不過的活動,都會遭遇非常大的困難吧!
作者: 何叔芳小兒科
作者: 戴筠
0~2歲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發展語言以及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5大感官能力,最重要的莫過於動作發展。嬰幼兒的動作發展分為粗動作與精細動作。粗動作指的是頭頸部、軀幹和四肢等大肌肉的發展及控制,一般包括翻身、坐、爬行、站立、走路、跑步、跳躍等。
作者: 魏婕綝
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出現寫字較慢、不喜歡摺紙、不擅於使用剪刀等狀況,令爸媽困擾不已。其實這些皆屬於「精細動作」發展的範疇,若無法自行達成,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爸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孩子手部協調的練習機會?
作者: 陳萱蘋
對於許多爸比媽咪來說,提到讓孩子使用剪刀就心驚膽顫,深怕一個不小心孩子就會受傷!然而,越是禁止孩子接觸,反而可能造成越多危險。到底孩子學習使用剪刀有哪些應該注意的地方?又該怎麼瞭解孩子準備好學習拿剪刀了呢?有哪些活動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學用剪刀可幫助孩子促進哪些發展?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吧!
作者: 陳萱蘋
只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動動小手,就可以發掘最原始的樂趣。在創作過程之中,發揮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促進感覺統合、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掌控。在一次一次的成就感被滿足後,增進孩子自己動手的自信心。且透過與孩子最親密的爸比媽咪一同親子手作DIY的過程中,還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感與凝聚力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