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雁
學習從尿布到廁所,是我們從小必上的課程之一。但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同,要等到他們的生理上逐漸發育成熟,能控制大、小便的肌肉時,才能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判別訓練開始的時機,關鍵就在於孩子日常表現中透露的端倪!
作者: 高旻君
在寶寶的成長發展中,不只要在意吃進什麼、喝了什麼,同時「怎麼吃、怎麼喝」的過程,也非常重要!藉由好的餐具及水杯,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口腔肌肉與提升自信心,讓寶寶邁出學習的第一步。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穀雨,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約略落在國曆4月19-21日。俗諺有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象徵著告別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逐步升高,並伴隨雨水的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作者: 編輯部
當心隱藏在新生兒溢吐奶後的健康危機,醫師提醒,長期溢吐奶可能造成低血鈉、低血鉀,嚴重可能導致嬰幼兒出現昏迷、抽搐等狀況,家長不可不慎。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在影音平台的觀看總次數破8千萬,帶領台灣超慢跑旋風的體適能教官徐棟英,幾乎沒有一天停下腳步,他說:「好多人的高血糖都降到停藥,還有帕金森氏症鍛鍊到長肌肉出國旅遊,88歲也能長肌肉不用靠家人照顧……,這些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真實故事,很多人我完全沒見過面,只透過線上課程或是網路就能學習超慢跑,只要能堅持跑下去的,都能看到奇蹟。」
作者: 張瑜芹
「子宮脫垂」是指女性的子宮從其正常位置下降,起因是盆底肌肉和韌帶變弱或受損,無法有效支撐子宮,導致子宮掉入陰道甚至是脫出陰道口。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多次分娩、年齡大或經歷過長期增加腹壓(如慢性咳嗽或便秘)的女性,
作者: 戴筠
孕期抽筋是很常見的現象。許多孕媽咪每天半夜都會固定被痛醒,好不容易入睡,沒多久又是一陣猛抽。孕期抽筋原因有哪些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在抽筋的第一時間緩解疼痛,讓肌肉充分放鬆?
作者: 林宜屏
兒童族群的醫療照護及提升治療品質,又大「藥」進了!中央健康保險署日前針對早產兒與未插管治療的新生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克隆氏症等四類病人,通過多項新藥給付。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對一般人來說,通常兩顆瀉藥就能「一瀉千里」了,但日本名醫松生恒夫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一天要吃150顆瀉藥才能順利排便的個案。 便秘有多苦?可能要拉不出來的人才知道。當肚子鼓成一團又無處可去,有馬桶卻沒有「材料」,你也曾經有便秘的困擾嗎?
作者: 張瑜芹
凱格爾運動是一種加強骨盆底肌肉的運動方法,這些肌肉對於支持內臟器官、控制尿液流動以及性功能都非常重要。建議需要增強或恢復骨盆底肌肉力量的人做這個運動,如產後尿失禁的產婦,凱格爾就是加強產後恢復的有效運動。
作者: 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肌肉張力低的孩子需要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力氣來完成動作,因而容易疲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透過感覺統合的小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適當的肌肉張力,提高他們的耐力和身體穩定度。
作者: Ariel
引起發展遲緩兒童的原因很多,大多數成因仍是不明的,目前能被發現的原因約僅占20%至25%,其中包括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及腦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
作者: Fan
農曆年節將至,家家戶戶都展開過年前的大掃除,趁機除舊布新,把平常清潔不到的地方徹底掃乾淨。然而,突然且大量的清掃工作可能導致事後肩頸腰部的肌肉損傷與痠痛,或是使原本就有筋骨損傷的年長者舊疾復發,影響過年心情。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李昌狄教導緩解痠痛的穴位,以及預防發生的方法,提醒大家在大掃除時也要顧及筋骨,才能開心過好年。
作者: 馬光醫療網
農曆年將至,各家各戶開始除舊布新,打掃完屋子看起來又是煥然一新,然而因為短時間內大量且不斷重複某個動作,導致局部的肌肉過度負荷,造成身體多處痠痛,反而沒能好好享受假期。我們細心的清掃房子,但是,我們有好好關心自己的身體了嗎?
作者: 陳韵臻醫師
當你盯著螢幕工作或娛樂時,是否常常感到頭痛、眼睛痠澀呢?這可能是電腦視覺症候群的一種表現。這種症候群帶來的不適包括肌肉骨骼症狀,如頭痛、頸部僵硬、背痛和肩痛,與不當的姿勢及螢幕位置息息相關。同時,可能還伴隨視力相關症狀,如視力模糊、假性近視、聚焦困難,這些問題可能和眼鏡度數、光線、螢幕本身有關。眼表症狀也是常見的不適,包括眼睛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眼睛發紅,這與空調、眨眼次數變少等因素有關。這些不舒服的症狀不僅可能降低工作效率,還可能對眼睛和肌肉骨骼健康造成影響。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內經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這個說明了冬季是個容易囤積營養和熱量的時節。因此,對於體虛或年長者,常有筋骨痠痛或腰膝痠軟無力者,這個時間就很適合進補,用來增強自我的氣血能量。一方面,冬季天氣寒冷、氣溫偏低,也常常是心血管或末梢循環不良的好發季節,而末梢循環變差,也很容易有抽筋、手腳末梢痠麻的症狀。這個時候除了補腎藥物之外,也要挑選有優質蛋白質一起來烹煮,這樣才能達到調補氣血兼顧營養均衡,同時增加肌肉量,減少肌少症的發生。
作者: 未來family
心理學研究已證實,懂得感恩的人,幸福感會比較高、也比較樂觀,碰到壓力或逆境時,復原力還會比較好。但是,感恩的心並不是天生的,主要得靠後天養成,如果希望小孩學會感恩,父母得花點心思妥善引導。
作者: 陳萱蘋
不少媽咪曾經懷疑過,明明自己產後已經抽空花時間努力做了一陣子的重量訓練,但還是沒長什麼肌肉,肌肉量總是上不來!到底該怎麼練,才能會到生產前的狀態?
作者: 尤稚凱
某位四十歲的女性,在做家事時突然感到強烈的腰部疼痛。隨後,她開始感到疼痛從腰部延伸到臀部和大腿後方,並延伸至小腿與腳跟。這種疼痛感強烈,尤其在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後感到更為劇烈,在行走時也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刺痛感。醫師為她進行了一系列的身體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和影像掃描。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腰椎間盤的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進而引發了延伸疼痛。在醫師施以增生注射治療減輕疼痛和炎症,並進行運動復健治療來加強腰部肌肉,改善姿勢並減輕神經壓迫。治療後,患者症狀逐漸減輕,並恢復了正常的日常活動。
作者: OT 莉莉當媽媽
這兩年陸陸續續有推出一些討論孩子精細動作的文章,比如孩子什麼時候拿餐具,怎麼使用剪刀、孩子拿筆的發展里程等內容,都非常受歡迎,但隨之而來的是,很多爸媽看完文章後,就來私訊問莉莉老師說~「老師,你說不要給三四歲以下的小朋友拿筆寫字,可是,我小孩他兩歲就很會拿各種筆來畫了耶,我看他畫出來的線條也很飽滿啊,那我到底要不要把他的筆搶走啊,我也很擔心老師你說的小肌肉還沒發展好會用到錯誤的肌肉耶!」
作者: 陳萱蘋
在懷孕過程之中,孕媽咪本身需要營養素,維持自己的健康。而寶寶從受精卵、胚胎到成長為胎兒,形成身體的神經、肌肉、內臟與骨骼,需要各種營養素,才能健康發育。因此,有些孕媽咪從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以為一人吃兩人補,就開始大補特補,但這樣真的是合宜的營養攝取方式嗎?
作者: editor
台灣不僅生育率全球最低,衛福部最新統計更顯示,新生兒死亡率創下近15年來新高¹ ,寶寶健康不能等!每位寶寶都是爸媽的心頭肉,相信各位準爸媽在懷孕前、中都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檢查,像是超音波、血檢、驗尿、胎心音監測等產前健檢,就是為了掌握寶寶健康狀況或是否有潛在疾病。但寶寶出生後的新生兒加選檢查,也是相當重要,採取一次足跟血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像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²—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每年八月為SMA認知月(SMA Awareness Month),讓我們一起了解這疾病,以及新生兒篩檢加選檢查,及早發現寶貝健康問題,愈早治療、預後愈好。
作者: 馬光醫療網
認真的爸爸們長期工作壓力而失眠、疲勞;平時缺乏筋肉鍛鍊,容易使得肩頸肌肉慢性勞損,致使肩頸部筋肌韌帶扭傷、痙攣,就引發落枕與肩項痠痛不適。
作者: Editor
許女士有甲狀腺炎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某日晚間瑜珈運動後出現輕微胸悶不適,後症狀自行緩解不以為意,次日上午約7時許又出現急性胸痛,伴隨全身無力、倦怠、冒冷汗、噁心感、肩膀麻等症狀,原以為是肌肉痠痛,但不適症狀持續至急診就醫。
作者: 親子天下
寫字歪七扭八、動作總是慢同學半拍⋯⋯這些或許都是手部小肌肉無力惹的禍!近年因為疫情影響、家人過度疼愛或3C 育兒,許多幼兒都有手部小肌肉發展遲緩的問題。職能治療師教家長利用5個小方法,改善孩子手部無力的問題。
作者: 親子天下
你的孩子都用什麼筆畫畫?家長們或許沒想過,常見的彩色筆其實有3大缺點,孩子無法感受到手部力道的差異與色彩變化,也無益於小肌肉訓練與美感養成。該怎麼為幼兒挑選美術用品?兒童職能治療師、藝術老師這樣建議。
作者: 邱明瑜
台南市一名自德國返台的25歲男性,因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皮膚出現紅疹以及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前往就醫,6月 24日經研判通報為台灣首例猴痘確診病例,此一案例出現,不少民眾開始擔心猴痘與自己的距離似乎更接近,除了疾管署加強衛教宣導,不少醫師也呼籲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這個步驟,就能加強防護,降低感染猴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