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加老師
與其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而為孩子安排各項課程或添購一大堆益智玩具,不如花點時間了解各年齡階段的兒童發展特徵以及發掘自己孩子的特質與優勢,唯有在夠了解的基礎下,才能用最從容的節奏陪著孩子一起學習與成長。
作者: 戴筠
一名3歲女童在幼兒園就讀期間,長期遭到男同學欺負,不只被打頭、撲抱、勒脖,甚至還被男童用手摳弄下身,導致外陰流血、血尿。令人訝異的是導師並沒有介入關心,直到家長發現才讓女童被欺凌的遭遇曝光…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從幼兒期開始,就要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作者: 江睿毓
很多時候當父母來找心理醫師,希望改善親子溝通的時候,往往小孩都已就學,甚至學校畢業,待業好幾年了。這時候再來請教如何跟孩子溝通,希望我們傳授個三招兩式,就能讓問題迎刃而解,那也真是太抬舉我們了。
作者: Editor
面對孩子胡鬧、講不聽的情況,總令許多家長很頭痛,「為什麼孩子這麼不聽話?」其實問這句之前,家長應該先捫心自問,是否理解孩子,以及孩子真的懂你們說的話嗎?在以色列育兒的台灣媽媽吳維寧,要來告訴家長們,讓孩子真正「聽話」的撇步。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我時時提醒自己,在艷寶的教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落入「條件交換」的圈套,但是總是不經意的走入條件交換的陷阱中。艷寶從1歲開始,一直都很喜歡貼紙,貼紙是我哄她不哭的小把戲之一,所以我的錢包裡總是會準備很多小貼紙,就是診所裡的塑膠桶裡的那種貼紙。這些貼紙不僅可以安撫艷寶,也幫艷寶在交朋友更順利,因為她會拿貼紙去破冰,甚至有時,貼紙也可以安撫路邊陌生卻正在哭泣孩子。所以我總是有很多的貼紙(笑),而我也總覺得貼紙是無傷大雅的安撫工具、獎勵物品。
作者: 琦琦
說到跟孩子鬥智這件事呀!其實在養育小肉包這7年多來,真的覺得他磨練我很多,因為小包不是天生個性就比較順從的孩子,他常有很多個人意見,因此,在帶養小肉包的過程中,我們的親子衝突也比較多,我們總是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溝通磨合,在這個鬥智的過程中真的是磨練我的心智、耐性,當然,也增長我的智慧。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2歲到4歲的孩子,是最會挑戰父母的時間,但也是「單純愛爸媽的年紀」。2歲到4歲的孩子,可能不聽妳的叮囑,可能跟妳唱反調,但是他也會突如其來擁抱妳、親吻妳。並且說著:「媽媽我愛你,你愛我嗎?」
作者: 家政夫的悄悄話
「如何,媽咪的新髮型漂亮嗎?」「其實還好,」兒子抬頭看了零點兩秒。我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觀察老婆和老大的互動,看著看著心都不自覺甜了起來。
作者: 編輯部
有效的溝通必須有雙向的互動,說話者成功傳遞訊息,聽的人也能傾聽到完整的訊息,跟玩投擲棒球遊戲一樣,倘若只有丟球,沒有人接球,眼看球落地,這樣無疑代表著溝通已經出了問題,必須停下來檢視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究竟到底怎麼一回事?
作者: 編輯部
孩子為什麼都不聽話?愛頂嘴、唱反調、發脾氣、太調皮,到底要怎麼溝通、怎麼教?孩子不聽話,讓父母覺得很沒輒嗎?專家建議,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要找出原因,並想想是否是自己的因素造成,並且調整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才能在良好互動下教好孩子。
作者: 編輯部
隨著孩子的年紀增長,遇到挫折的機會也愈來愈多。倘若父母能從小培養幼兒面對挫折的能力,不但能讓他的情緒較穩定、助於他的人際關係,亦能增加孩子接受挑戰的自信,連帶提升學習力。
作者: 編輯部
你對你的孩子了解嗎?如果要向別人說說他的事,除了抱怨之外,你還會說些什麼?所有教養策略的源頭,理應來自於對孩子的了解與同理,但脫離孩提時代已久的我們,或許早已忘記孩子的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會不會也有一些無法對父母說出口的困惑呢?爸比媽咪該如何察覺,並且給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