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光醫療網
台灣夏季天氣炎熱,氣溫經常超過30度,「中暑」是最需要小心的熱傷害,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如果沒有及時妥善的處理,很可能會產生危及生命的情況!
作者: 王佳琦
隨著暑假來臨,全台各地陸續推出豐富多元的夏季活動,不論是親子旅行、文青走跳、戶外音樂會還是浪漫星空旅程,都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找到屬於你的夏天!以下依地區整理北、中、南、東最具代表性的2025年暑假活動資訊,包含活動亮點、推薦理由與交通方式,讓你一文掌握規劃重點!
作者: 馬光醫療網
一年有十二「節令」與十二「中氣」,稱「二十四節氣」。芒種屬於夏季節令,穀物在此時節抽穗長芒,故稱之,每年約落在6月6日前後,而 2025 年的芒種日期則坐落在 6 月 5 日。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代表著夏季的開始。在這個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日照時間延長,萬物進入旺盛生長的階段。中醫認為,立夏屬於陽氣漸盛的時期,應注重「養心」以適應季節變化。
作者: 馬光醫療網
「秋分」是一年當中太陽直射赤道,白天與黑夜時間等長的一天,意味著之後的氣候將逐漸走入涼爽宜人的溫度,相比於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與雨量充沛的夏季,秋分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因為秋分之後降雨量會顯著下降,所以「乾燥」就成為秋分後的特色之一。
作者: 實習編輯-高浩婷
不論是毛孩還是孩童都歡迎,靜態或動態任你挑選,新竹親子餐廳致力於為家庭創造輕鬆愉快的用餐體驗。我們整理出6間經典親子餐廳讓您們做選擇,在用餐過程中享受快樂時光,讓每一餐都充滿樂趣。
作者: 阿包醫生
正式進入夏天啦!數週來的高溫讓人熱不勝熱,出門必備電風扇、回家一定開冷氣,而且要隨時補充水分,不然很容易中暑……。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指夏季的第六個節氣。它通常出現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表示氣溫最高的時期。傳統中,大暑標誌著夏季的尾聲,天氣開始變熱而乾燥,氣候也開始進入最炎熱的時期。
作者: 林宜屏
夏天,繁花盛開為夏天增添許多鮮豔的色彩與浪漫:繽紛多色的繡球花海、清新脫俗的荷花、火紅的鳳凰木花、金黃的阿勃勒花雨、浪漫的大紫薇花……、快帶著孩子一起賞花去,在花花世界裡留下最歡樂、美好的身影。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光陰似箭, 2023 年也即將進入最後的冬季, 雖然南部的鄉親朋友們容易有秋冬只是比夏季涼一點的感覺, 差異不大。但俗話說的好,「魔鬼藏在細節裡」。隨著秋冬日照時間逐漸減少, 日夜溫差會愈加明顯, 如果碰上冷氣團甚至寒流來襲, 日夜交替時的溫差能輕易的超過 10℃。劇烈的溫差會讓血管收縮、血壓突然升高並增加心臟負荷, 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便不知不覺的飆高。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台灣天氣又濕又熱,此時皮膚還容易有搔癢等問題,實在相當令人煩躁。雖然都是皮膚癢,但其致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症狀包含:汗斑、汗疹、毛囊炎、尋麻疹、濕疹等等。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正值夏季許多人到中醫師那邊進行穴位敷貼,三伏貼是流傳已久的能夠冬病夏治的方法,能夠順利調節免疫力與神經內分泌;本篇將為您解答三伏貼是什麼?什麼疾病能夠透過此治療方法而治癒呢?使用後會有副作用嗎?來認識這個流傳久遠的治療法吧!
作者: editor
不過也才到四、五月份,冷氣就已經斷斷續續開了好幾次。想要享受窗外的涼爽自然風,又不堪噪音或日光干擾;但長時間的冷氣吹下來,不是擔心寶貝們踢被子涼到小肚肚,就是害怕起床後哈啾不斷,敏感問題輪番來襲⋯⋯寶寶睡不好,爸媽也要跟著遭殃。想讓炎夏也能擁有安心好眠,秘密武器終於來了!
作者: Eden
台灣家庭夏季用電量中,冷氣占比高達47%,是頭恐怖的「吃電大怪獸」,隨著夏季電價啟動,電價變高,開冷氣前先做這4招,讓你輕鬆省電、胖荷包!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22日之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農家則是從莊稼的小滿里憧憬著夏收的殷實。
作者: 實習編輯 鄭茗方
夏天就是要玩水!但又不想千里迢迢跑到海邊或溪邊,該怎麼辦呢?小編為爸媽們整理了五個台北地區免費又輕鬆的親子戲水景點,暑期限定,千萬別錯過!
作者: 邱明瑜
今(21)日正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過了夏至,白晝漸短而黑夜漸長,陰轉盛而陽漸消。今天出門在外時,一定要特別意防曬,避免熱傷害發生。尤其是孕婦,體溫較高,是夏季中暑的高危險群,國健署提醒炎炎夏日,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作者: 林雁
每年兒童熱死在車上的事件層出不窮,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統計,從1998年至今已有910位兒童因此身亡。日前,匈牙利一名4歲女童因為校車司機的疏忽被關在車內7小時,最終活活熱死。在此也提醒大家,切勿為了方便將孩子留在車內,你的謹慎可以避免一場悲劇的發生。
作者: Editor
天氣逐漸轉熱,寶寶的健康又受到挑戰,尤其是飲食造成腹瀉以及皮膚的敏感不適是家長要特別防範的問題。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健全,如果因為壞菌感染造成寶寶拉肚子、腸胃炎,不只會讓寶寶體重減輕,而且會影響腸道菌叢的平衡,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肝膽胃腸科林捷忠醫師表示,免疫力根源來自「腸道」,除了聚集近70%的免疫細胞外,腸道黏膜是許多細菌、病毒最初黏附的地方。一旦腸道不健康、清除不了壞菌,就有機會引起各種感染、發炎與過敏不適!
作者: Etidor
力旺總經理沈士傑日前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52歲。炎熱的夏天,也可能會發生急性心臟病,因此,國健署提醒除了要預防中暑以外,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多留心自身的身體狀況,要避免在正中午的室外久待,若出現心臟病徵的「8種」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切勿輕忽。
作者: Editor
時序進入到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這是北半球頂點熱的時候。而臺灣往年最高溫的日子,也多從這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個節氣「立秋」前後。此時的養生重點又有那些呢?
作者: 戴筠
「天氣變熱以後就不太想吃東西,好擔心寶寶會營養不足...」「每天狂流汗,想整晚吹冷氣又怕感冒會影響寶寶,該怎麼辦?」夏季炎熱的氣候型態容易讓人不舒服,對懷孕的媽咪更是一種煎熬。如何在濡熱的天氣補充營養、防止胎動不安?來看女中醫怎麼說。
作者: Editor
「小暑」為夏季倒數第二個節氣,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表示小暑過後天氣將越來越炎熱,不僅氣溫高、悶熱,也常有低氣壓形成,因此過了這時候,台灣將面臨颱風季,小小孩及年長者更要注意中暑危機。
作者: Editor
炎炎夏日,胃口不佳,總想來一份清爽餐嗎?以下示範兩道料理,均採用不黏膩的料理手法,包括塔香味噌鹽麴雞腿排與蒜味鮮蝦櫛瓜麵,一起來看看。
作者: Editor
夏至陽氣發展到最高點,但回到蓬萊仙島上,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在這個重要的陰陽轉換時節,身心靈養護該注意什麼?醫師傳授「養心」四秘訣。
作者: 周品攸
炎熱的夏天,且時有短暫陣雨,蚊蟲也在此時趁機大量繁殖,因此夏季容易傳出登革熱疫情。今(2020)年已累計9例感染登革熱本土案例,集中在桃園市。
作者: 戴筠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許多家長都會帶小寶貝到親子館、圖書館吹冷氣,或到公園、兒童樂園、動物園遊玩。帶北鼻到這些公共場所該怎麼預防病毒上身?回家後如何清潔消毒?我們邀請兒童感染科醫師分享夏季防疫撇步,爸比媽咪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