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寶寶呼吸聲大、鼻塞嚴重就一定是感冒、過敏嗎?注意很可能是鼻屎在作怪!近日有一名4月大嬰兒,因為鼻塞聲大,醫生檢查鼻腔時竟拉出一條長達2公分的鼻屎,令人驚訝不已。
作者: 湯佳珮
「縫衣服時,鈕扣和裝飾用的小珠子不小心掉到地板上,寶寶看到,竟拿起來直接就往嘴巴裡塞…。」居家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對探索世界充滿好奇的寶寶,相當需要爸比媽咪的細心照料與嚴防危險事故發生。本文以圖解的方式來示範在家中萬一發生意外,該如何急救(哈姆立克法+ CPR心肺復甦術)。為了心肝寶貝的安全,建議每一位爸比媽咪都要閱讀本文。
作者: 游資芸
因主持《食尚玩家》廣受觀眾歡迎,而有「主持界零負評女神」稱號的巴鈺,帶著2歲多兒子恩典,來到《嬰兒與母親》與讀者一起大聊媽咪經!她分享創新的夫妻相處和育兒觀點,並告訴大家:「沒人天生會當媽媽,這條路要走很長久,孩子帶給我的遠超過所經歷的辛苦!」並用正能量,與媽咪們互相加油打氣!
作者: 高旻君
家有異膚兒該怎麼辦?為了幫助家長和寶貝“異”起FUN心成長,貝膚黛瑪和嬰兒與母親雜誌選在君悅飯店,舉辦了乾癢皮膚照護趨勢講座,特別邀請異膚照護的專家賴柏如醫師,來教爸爸媽媽如何正確預防及照護異位性皮膚炎寶寶。
作者: 林靜莉
日前台中市南屯區一間產後護理之家疑似因為環境不潔,導致剛出生的女嬰雙手長滿膿皰,然而護理之家卻表示是女嬰因為感冒導致免疫力下降,才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雙方說詞不一,究竟常見長膿皰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作者: 周品攸
一名媽媽日前在臉書控訴,新北市一間產後護理之家在幫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的下半身紅紅的,還辯稱是「女嬰自己哭紅的」,送醫後才發現原來已經造成一級燙傷,看著女兒紗布幾乎包滿全身,媽媽的心在淌血。
作者: 周品攸
新生兒既不會翻身,也不太會出聲反抗,身體小小軟軟的,很容易一不注意就傷到他。日前有一名才出生4週的男嬰,被爸爸餵完奶後放在床上一起睡,結果竟發生被父母壓死的意外…
作者: 湯佳珮
「寶寶經常感冒,是不是因為免疫力不好?」「寶貝三天兩頭就生病,經常跑醫院,難道免疫力出問題了嗎?」「免疫力愈強愈好嗎?」這是許多爸媽都會詢問醫師的問題。如果您也有以上問題,本文將一一提出說明。
作者: 林靜莉
每個媽咪都擔心,當生產時嬰兒被推出的時候,會陰部會產生自發性的撕裂,並且引起巨大的疼痛,事實上在生產前只要幾個小動作就能降低疼痛,本文提供4個方法供媽咪參考。
作者: 香港01
「我兒子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是Microsoft寄來,這事真的很神奇。」看的人大概都能感受到這名爸爸的喜悅。
作者: 戴筠
不少父母都會替寶寶辦彌月、收涎、抓周...等古禮儀式。妳知道嗎,這些儀式可不僅僅是約定俗成的傳統習俗,它們背後其實隱藏著寶寶成長發育的大學問!
作者: 戴筠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正是爸媽們最手忙腳亂的時候,很多人因為不清楚孩子的成長進程,一發現寶寶有異常行為就開始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或有問題。本文列出0~1歲成長的4大關鍵期,深入剖析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以及可能出現的病態表現。還在疑惑寶寶這樣做是「正常」或「異常」?快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作者: 戴筠
「彌月送油飯、4個月收涎、1歲抓周…」聽到這些成長古禮,你是否感覺很熟悉?早期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希望人丁興旺,但嬰兒夭折情況普遍,因此先人便透過拜神、祈福的方式祈求子孫平安長大成人。本文請民俗專家分享0~1歲的傳統成長古禮,邀請爸比媽咪一起用傳統禮俗替寶貝記錄成長足跡!
作者: 湯佳珮
有些大人會和孩子一起共用餐具或共食食物,你吃一口、我吃一口,部分長輩甚至因擔心孩子噎到而可能將食物咬碎後再餵孩子吃。大人和孩子一起共用餐具或共食食物,或是將食物咬碎後再餵孩子吃,這些做法究竟可能產生哪些問題?
作者: 湯佳珮
如何替寶寶辦理出生登記、辦理健保卡?可以替寶寶申辦身分證嗎?最晚何時必須辦理出生登記?寶寶就醫時,如果還沒拿到健保卡,怎麼辦?本文一次替爸媽解答替寶寶報戶口與申辦健保卡等常見疑惑。
作者: 周品攸
有一名1歲大男嬰因腹部腫脹如球,哭鬧不停,送醫後才發現男嬰原來是罹患先天性肛門閉鎖症,且父母竟毫無察覺,以為孩子只是消化不良…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寶寶各方面的成長,都是爸媽關注的焦點,於是許多爸媽會購買營養品補充營養,期望寶寶能更加茁壯,但挑選保健食品前應要先了解各類別營養補充品,並對照所需正確購買,才可以使寶寶健康成長。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寶寶肌膚好像天生就是白泡泡、幼咪咪?其實新生兒皮膚發育尚未完全,比起大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一不小心就可能亮紅燈,得依靠爸媽細心溫柔呵護,確實做好清潔並搭配正確保養,維持白皙透亮。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寶寶從爬行到站立,搖搖晃晃、慢慢走、穩健地走到跑起步來,一步步踏出探索世界的步伐,都是爸媽滿心期待的里程碑,此時一雙陪伴寶寶成長的好鞋就是重要的關鍵。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副食品對寶寶而言是銜接固體食物的重要階段,從4個月開始就可以嚐試,體驗多樣食物。但許多爸媽面對寶寶的副食品,常常是一個頭兩個大,煩惱何時該替寶寶準備?該如何挑選?
作者: 孫仁序、陳萱蘋
想要帶著寶貝開心地出門去嗎?適合寶貝的汽座是非常重要的,汽座的安全及舒適都該兼顧,才讓寶貝乖乖地坐著,為您的寶貝挑選一個專屬的汽座吧!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今天的陽光特別燦爛,非常適合帶孩子到郊外踏青,欣賞美麗的風景之餘還可以做日光浴,但小心沒做好防曬措施,可是會傷害到孩子稚嫩肌膚,還有防蚊、乾洗手這兩項出遊法寶也別忘記帶了!
作者: 何奕萱、陳萱蘋
寶寶肌膚稚嫩脆弱,需要衣物來當第二層的防護,因此,寶寶內著得慎選,仔細檢視材質與產品標示,不僅如此,還要有正確清洗觀念,才能讓寶寶穿著舒適又健康。
作者: 張洛寧、鄧詠淇、江睿毓
育兒商品琳瑯滿目,卻不知從何下手?逛嬰兒用品店感覺每樣都很需要,又害怕買了用不到?底該如何從中挑選到實用又必需的商品呢?買時又該注意什麼?
作者: 周品攸
有些人剛生完半年內又懷孕,有人則是生完兩年了還遲遲等不到二寶報到,到底懷孕要間隔多久才正常呢?加拿大最新研究指出,少於一年就懷第二胎,可能會面臨…...
作者: 游資芸
剖腹產,作為一種必要性醫療方式,常令準媽咪、爸比感到陌生和害怕!嬰兒與母親雜誌採訪團隊,獨家進入臺安醫院產房手術室全程拍攝,讓你如臨實境,彷彿親身參與一場剖腹產的過程!
作者: 高旻君
秋冬季節寶寶健康備受考驗,卡洛塔妮與嬰兒與母親特別舉辦了「好營養提升保護力」講座,邀請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來為爸媽們提供最實用的育兒保健秘訣,現在就透過精彩花絮報導,一起來分享如何提升寶貝的保護力。
作者: 戴筠
根據衛服部統計,花東及高屏4縣市出生的嬰幼兒平均死亡率較高,當地孕婦的產檢次數也較少。可見醫療資源缺乏加上交通不便,對需要定期就醫檢查的孕婦和寶寶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本文邀請婦幼醫療專家教導偏遠地區居民平時在家的自我照護守則。掌握這些訣竅,不怕成為醫療邊緣人!
作者: 湯佳珮
護理長叮嚀爸媽替寶寶泡奶時,有些錯誤觀念必須避免。究竟如何泡奶才正確?用奶瓶餵寶寶喝奶時,又要具備什麼觀念?如何替寶寶拍嗝?寶寶都不打嗝,難道必須一直拍下去?看完本文的圖解教學與觀念叮嚀,新手爸媽照顧寶寶時就不會再手忙腳亂了。
作者: 江睿毓
「住」篇,包括孕期的睡眠、身體清潔保養、產後的月子照顧,以及寶寶的健康、生活用品挑選為主要內容。由專業醫師和醫師娘來分享滿滿的經驗談,並提供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