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睿毓
手足間除了每天吵不完的架之外,還有很多讓媽咪很煩心的事情,例如:吃醋、愛計較、不公平……從表面到內心的各種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手足之間耳濡目染、相互學習,讓做爸比媽咪的不用雙倍擔心,就能笑看孩子們快樂成長呢?
作者: 阿包醫生
根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顯示,每年平均有2000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93%為家內案件,父母為主要施虐者甚至達84%之多,讓雙親抓狂、動手施暴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亂丟玩具、不睡覺等事。
作者: 阿包醫生
爸媽自製器具、玩具要小心,危險就隱藏在細節中,比如前陣子抖音發起的自製蒸鼻器,引起燒燙傷;捲尺鐵片釀割傷;噴水玩具噴到眼睛險失明,以下就來為大家介紹各種危險物品。
作者: 游資芸
(2025.04.02更新)全台有許多免費的二手玩具遊戲場,新北市板橋二手玩具的旗艦館「玩聚窩」,不但能讓孩子玩到安全、品質好、環保的玩具,還能教導孩子共享、共玩的觀念,有助於培養他們良好社會行為;爸媽加入陪玩的行列,也能使親子關係更緊密。週末假日,立刻帶著孩子一起去玩吧!
作者: 許嬰寧
當家裡迎來第二個寶寶,許多父母都會懷抱著美好的期待,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相親相愛、一起成長,然而,現實往往比想像來得複雜,特別是對原本獨享一切的「大寶」而言,這並不是單純的「多了一個手足」,而是生活產生了巨大變化——空間要分享、玩具要讓出、父母的注意力也不再只屬於自己。
作者: 阿包醫生
阿包醫生之前在粉專分享5種有疑慮的遊具,引起很大的共鳴,許多爸媽紛紛留言家中有哪些遊具?擔心會有哪些危險?也有不少爸媽很有概念,知道這些遊具盡量避免,以下就來聊聊這5種遊具的危險性!
作者: 阿包醫生
1歲多的小佳,原本在客廳玩玩具,玩著玩著,因為積木垮落了下來,從原本的呆住,便開始嚎啕大哭,怎麼安慰都沒有用,甚至一整天都心繫著倒塌的積木,即使再堆疊回原狀也沒有用。
作者: 林宜屏
為了方便照顧讓寶寶跟自己同床睡、怕寶寶著涼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為了佈置,在寶寶床上擺填充娃娃、玩具等,這些都是你日常的行為嗎?小心,你正將寶寶陷於猝死的風險中!
作者: 編輯/蔡麗麗,商品整理/吳佳綺.陳奕安
魯迅曾說:「遊戲是兒童最正常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具也不是越多越好,根據研究顯示,孩子擁有較少玩具時,比較能提升專注力,發揮想像力,爸媽們必須懂得挑,分齡玩具才能刺激手腳、腦袋的靈活度,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作者: 靜靜老師說語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想過,為什麼語言治療師一樣是在跟孩子聊聊天、玩玩具,卻能夠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呢?原來~語言治療師在和孩子互動時有著諸多的技巧,是語言治療師沒有特別告訴你的。
作者: 陳萱蘋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但孩子玩遊戲可不只有好玩而已!在遊戲的過程,孩子不只重現他的生活,也可以在遊戲中解決現實的困境。陪孩子遊戲,比爸媽想的還要重要喔! 芙樂奇心理諮商所所長張雅淳心理師分享運用五大類玩具讓爸媽透過陪伴來為孩子排解情緒壓力,協助孩子在挫折逆境中,找回內在的心理能量、培養孩子的優秀品格。
作者: 助理編輯 劉妤韓
「哇哇哇…我就是想要這個…」「吼~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回….家…」,這些情景爸媽可能不陌生吧?!偶爾經過賣場或百貨公司的玩具區,會看到掙扎的小小孩和無奈的父母,正在上演諜對諜的景象;或許我們小時候就是那個躺在地上打滾的小小孩,也有可能以前/現在/未來是旁邊尷尬又無助的父母。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成功引導孩子合宜地表達情緒及遵守約定呢?
作者: editor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們總是希望為寶貝們挑選最適合的玩樂夥伴。根據2023年費雪牌(Fisher-Price)碎石子調查,可以了解到消費者在購買玩具時最在意的關鍵因素,能幫助爸媽們為寶寶做出最明智的玩具選擇。
作者: 親子天下
爸媽從小對孩子說故事、陪孩子閱讀,有助孩子的發展。研究發現,跟孩子「聊」數學、「玩」數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棒的是,孩子的人生數學課,就從日常對話中開始,不用買昂貴的玩具也不用上補習班。
作者: 妞新聞
孩子到底喜歡什麼?除了糖果餅乾、玩具以外,要怎麼看出孩子有什麼「興趣」呢?台灣籍美國幼教師艾瑪老師就在IG上分享幾個實用小技巧,接下來就讓編輯整理起來讓爸媽們參考參考吧~
作者: 李靜宜
聖誕節將至,媽媽們今年是否也想化身為聖誕老公公,在孩子睡著時,悄悄將禮物放在床邊?推薦給你最適合學齡前孩子的禮物建議。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全球都在慶祝的聖誕節是怎麼來的。
作者: 葉俊亞 簡彣如
「老師,我想教小孩疊積木,但他只喜歡拿著逛大街耶…」「小朋友玩積木每次都只會疊高再推倒,玩法很單一。」其實,玩積木的方式也會隨著年紀有所變化,所以看似單純在啃咬、蹂躪積木的寶寶,其實也是依循他們的發展階段在「遊戲」唷。
作者: 親子天下
寫字歪七扭八、動作總是慢同學半拍⋯⋯這些或許都是手部小肌肉無力惹的禍!近年因為疫情影響、家人過度疼愛或3C 育兒,許多幼兒都有手部小肌肉發展遲緩的問題。職能治療師教家長利用5個小方法,改善孩子手部無力的問題。
作者: 妞新聞
新手媽媽們常煩惱到底該怎麼跟孩子互動?跟寶寶玩他們看得懂嗎?對著寶寶說話有意義嗎?寶寶讀繪本有用嗎?寶寶互動一定要用玩具嗎?種種問題如雪花紛飛,其實主要的煩惱都是怕孩子還太小,會不會什麼都看不懂、讀不懂大人的意思而讓互動、教育徒勞一場,但台灣籍的美國幼教師艾瑪姊姊非常建議爸媽在嬰兒時期就多跟孩子玩,並提出可以幫助寶寶發展的5個互動重點給大家參考!
作者: 林雁
小孩開始上幼兒園了,但回來後偶爾會發現他在玩一些從沒見過的玩具,去別人家做客也會把喜歡的東西拿走。這種行為在幼兒對偷竊還沒有明確概念的時候會常常發生,但千萬不要以孩子不懂事或借用搪塞,應該趁孩子初犯的時候就導正這種行為。
作者: 林雁
在許多家長的日常中,「快點!」絕對在口頭禪中榜上有名。尤其家中有學齡前的幼兒,叫他趕快吃完早餐,回頭一看卻發現他嘴巴含著食物正在玩玩具,趕著上班的爸媽只能不停催促,催促著他們跑過了該四處探索的童年,生活中失去享受,只剩下時間的壓力。
作者: 葉俊亞 簡彣如
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小孩去親子館,他都玩自己的,不會跟其他小朋友玩,或者買了一些貴森森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給孩子玩,小孩也不買帳。難道是玩具不有趣,還是我的小朋友哪裡有問題嗎?其實,孩子的遊戲能力,是有分階段的,先別急!我們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案。
作者: 實習編輯 張安萱
每次想要和家裡的寶寶閱讀故事書時,只是一個閃神,下一秒書就被寶寶撕壞了,告訴寶寶不可以,他卻越撕越起勁,撕書是因為他不喜歡閱讀嗎?還是他不喜歡這本故事書?別擔心, 幼兒發展專家說:「撕書也是寶寶探索的一種方式」。
作者: 妞新聞
有些媽媽生二寶想說可以讓孩子互相做個伴,結果兩個孩子居然常吵架!最近尤其進入暑假,小孩長時間待在家裡,兄弟姊妹抓到機會就爭執,一下搶玩具、一下搶平板,還有各種氣不過、說不過就哭、找媽媽主持公道,到底孩子們為什麼那麼愛吵架?要怎麼處理手足衝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