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健康 共有1569筆資料

寶貝健康 轉骨有方,暑假讓孩子默默抽高不是傳說,中醫轉骨常見4大方式

作者: 王佳琦

每當暑假來臨,除了計劃旅遊、學習才藝和戶外活動,許多家庭也開始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家長們常常會聽到「轉骨」這個詞,這是中醫常用來協助孩子發育、促進骨骼與身高成長的療程。

寶貝健康 外在威脅多,孩子健康拉警報!醫師建議補充三大關鍵營養素,幫助提升保護力

作者: 高旻君

天氣變化大,加上疫情有升溫趨勢,現在又有很多父母都是雙薪家庭,小孩很早就要托嬰或上幼兒園接觸團體生活,爸媽更加擔心孩子健康拉警報!專業兒科醫師提醒,掌握鋅+維生素C+維生素D3三大營養素,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保護力。

新知快遞 2025全台「好孕專車」總整理,別讓交通成為壓力!從家門到診間,好孕專車守護妳

作者: 王佳琦

懷孕是一段既喜悅又辛苦的旅程,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前往產檢本該是安心確認寶寶健康的重要時刻,卻往往因交通問題而倍感壓力,因此許多縣市開辦「好孕專車」,申請辦法及補助金額,通通一次整理給妳。

孕前優生 胚胎不完美,寶寶還是有機會健康出生?這項研究給出驚喜答案

作者: 江睿毓

在試管療程中,胚胎檢查若顯示「染色體異常」,多半會讓夫妻瞬間失去希望。但最新研究指出,其中一種被認為風險高的「鑲嵌型胚胎」,其實仍有機會誕下健康寶寶。

醫師專欄 新冠常態化?疫苗、確診QA一次解答,中醫師教你4招日常保養!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隨著新冠疫情解封,確診已如同流感般常見,民眾可直接到診所看診拿藥,許多人對確診不再感到驚訝。然而,門診中仍有不少民眾對疫苗效果、確診治療及中醫角色充滿疑問。本文由彰化馬光中醫劉宗昇醫師分享專業觀點,並結合中醫養生建議,幫助民眾在疫情常態化下保護健康。

健康百寶箱 餐餐吃原型食物也有事?健康菜單讓她2年胖了10公斤,一眼揪出地雷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請看一下下面的餐點照片,又美又健康吧?這是國小老師郭小雙2年胖10公斤的手作料理,原型食物且無過度料理,猜猜看是哪裡出問題?

寶貝健康 三手菸最毒!家人難戒菸,5招數幫寶寶隔離二、三手菸害

作者: 游資芸

(2025.06.06更新)手上一支菸,燃燒的是寶寶的健康!別以為不在寶寶面前抽菸便沒事,抽菸後抱寶寶,等於讓寶寶吸三手菸。因此,除了請家人戒菸外,請學會遠離二手、三手菸,5招自救法,教爸媽們守護寶寶的健康。

新知快遞 美國宣布不再建議孕婦和兒童打新冠疫苗,台灣是否跟進?預計6月討論!

作者: 王佳琦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5月27日宣布,美國政府不再建議健康的孕婦和兒童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只建議高齡或高風險族群接種,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同步更新了接種政策,這項改變主要是因為病毒不斷變異,而目前疫苗對新變種的保護力不確定。

孕期知識 「寶寶還有心跳!」雲林媽媽堅持不放棄、安胎103天,醫師:從幾乎無望到健康活潑的幼兒

作者: 游資芸

母愛偉大,創造生命奇蹟!雲林一位媽媽患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但只要胎兒還有心跳,她就絕不放棄,奮力安胎至最後一刻,也要守護到女兒誕生!

醫師專欄 中醫減重有一套,醫師推薦改善體態5穴位

作者: 馬光醫療網

肥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報導指出:全球有超過10億人體重過重,且數字持續增加中。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約每兩位成年人就有一位體重超標。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與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減重已不僅是為了追求美好體態,更是為了維護健康。

產後照護 生完更危險!政府新推「產後健康照護方案」,5月起補助2次免費服務

作者: 王佳琦

衛生福利部自2025年5月1日正式啟動「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提供每位完成產檢的產婦兩次免費的產後健康評估服務,這項政策不僅補足過去產後照顧的空白,也希望透過早期介入,減少遺憾發生,進一步提升整體母嬰照護品質。

新知快遞 爸媽小心!4歲健康女童咳嗽→喘→送ICU,第七波新冠升溫,防重症這些細節不能漏

作者: 江睿毓

當孩子咳嗽、微燒,爸媽多半認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竟可能快速惡化成重症!近期一名4歲健康女童確診新冠,短短幾天內病情急轉直下,送進ICU搶救。隨著第七波疫情升溫,爸媽更要留意這些防重症細節。

寶貝健康 一歲寶寶因喝燙奶造成食道灼傷,這些症狀爸媽要警覺!正確泡奶指南護寶寶健康

作者: 王佳琦

一位媽媽分享:一歲大的兒子平常是個小吃貨,這一兩週竟然開始食慾不振、喝奶也會躁動不安,帶他就醫之後竟然被診斷出「食道灼傷」!醫師評估推測可能是因為長期喝到過燙的奶水,導致食道受到慢性的灼傷。

醫師專欄 憂鬱症分4種:心血不足、肝鬱結、脾胃腎虛,你是哪一種?中醫師教你用穴道與茶飲改善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通常表現為長期的情緒低落感、興趣喪失、失眠、食慾變化等症狀。憂鬱症不僅影響心理狀態,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免疫力下降、體力不支等問題。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西醫藥物控制和心理治療,但中醫認為,憂鬱症的發生與身心失調、氣血不和有密切關係,治療的核心是調和身心,從根本上改善情緒問題。

名人家庭 林可彤以為只是小傷,沒想到兒子耳朵裂半年都沒好!就醫竟意外揪出全家共同點

作者: 江睿毓

「難怪孩子的耳朵一直不好!」女星林可彤近日透露4歲小兒子耳朵出現狀況長達半年,原以為只是小問題,結果就醫後才發現,背後藏著一個不簡單的健康警訊!此消息一出,引發許多家長共鳴,紛紛表示也有類似經驗~

營養&食譜 清明美食健康吃,潤餅配料要選對,營養師建議能直接取代正餐或主食!

作者: Editor

每逢節慶過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定期回診檢查,總有不少平時血糖控制得宜的病人數值飆高,一問之下是應景美食不小心吃太多,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建議清明應景美食直接取代正餐或主食。

醫師專欄 小朋友愛挑食瘦巴巴?兒童節一起來做健康甜點:中藥棉花糖怎麼做?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家裡的小孩瘦巴巴的,食慾不好,厭食挑食還只喜歡吃零食?這個兒童節,爸媽們不如就來一點不一樣的!陪孩子們一起DIY,做出好吃好玩,還健康的中藥棉花糖!

孕前優生 備孕7秘訣,迎接好孕到!破解5大試管嬰兒迷思

作者: 江桂香

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甚或做試管嬰兒療程外,從生活上改變或注意也是備孕的方法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備孕夫妻可落實下列7項秘訣於生活中。

新知快遞 食藥署公布「113年度十大違規食藥廣告」提醒消費者提高警覺!6大方法理智消費,不受不實廣告欺騙!

作者: Ariel

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近日公布了113年度的十大違規食藥廣告名單,揭露了一些誇大醫療效能的不實宣稱,範圍涵蓋食品、藥品還有化妝品等多項產品,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食藥署公布名單,並對相關廣告進行嚴厲處罰,希望民眾能確實避雷,以免失了荷包也影響健康!

醫師專欄 孕婦得流感了怎麼辦?出現呼吸困難、胎動減少、高燒等症狀需盡速送醫!

作者: 張瑜芹

擔心孕期感染流感嗎?最新研究顯示孕婦是流感高風險族群,但接種疫苗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本文由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解析孕期流感症狀、疫苗安全性和治療建議,從預防、診斷到照護策略,提供完整防護方案,守護媽媽寶寶健康!公費疫苗資格、接種時機、防護重點一次搞懂。

孕前優生 育齡女性約10%葉酸攝取不足,易有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問題!準媽媽們如何攝取葉酸?

作者: 王佳琦

葉酸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很重要,尤其對神經系統的發展更是有幫助,根據國民健康署108~112年的調查結果,20~49歲育齡女性中,約有10.29%的比例仍存在葉酸缺乏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計畫懷孕的女性應在備孕期間就開始注意葉酸的補充,才能有效確保胎兒健康成長。

醫師專欄 今天的妳是什麼顏色呢?中醫師提醒從色帶看私密處健康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女性也有色帶,白帶、黃帶、褐帶,這個不是空手道或跆拳道的色帶段位喔!而是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最常見就是白帶,這都是陰道的分泌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常困擾女性的色帶問題。

新知快遞 女性朋友注意!38婦女節福利活動等你來享,運動、健康活動等妳來參加

作者: 王佳琦

婦女節全名為「國際勞動婦女節」,起源於20世紀初的女性權益運動,1977年開始,聯合國正式定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台灣也響應重視女性權益,因此為慶祝婦女節,全台各地推出多元活動,鼓勵女性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寶貝健康 10歲竟有脂肪肝!愛吃炸物+手搖飲+久坐不動,這些壞習慣正悄悄毀掉孩子健康!

作者: 江睿毓

「小時候胖不是胖」?這種觀念大錯特錯!近年來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若飲食習慣不佳加上缺乏運動,小心讓孩子「胖」在起跑點,影響一生健康!

醫師專欄 中醫師教你配合「驚蟄」節氣養生,不怕流感、春困找上門!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在春雷一響迎驚蟄,大自然開始萌動,人們也應當順應節氣的變化,適時調整生活方式以維護健康。驚蟄,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象徵著冬眠動物和昆蟲的覺醒,也是細菌病毒活躍的時節。春天回暖,空氣濕度增加,容易引發感冒等不適。

健康百寶箱 9歲孩童一覺醒來血跡斑斑!體無完膚讓他苦不堪言,異膚居家護理7大建議

作者: 王佳琦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兒童,是一種慢性而且會復發的皮膚發炎疾病,經查,全球約有10~20%的兒童、青少年又此困擾,有八成會在5歲前發病,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孩子睡眠、專注力,皮膚外觀也會多少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積極治療以及控制病情還是很重要的。

客語學習 【單元九】客語家庭爸媽經驗分享:戴蘊思、林生祥

作者: Editor

新竹市客語親子團發起人戴蘊思,分享與孩子用客語進行親子共讀的過程,甜蜜而美好,甚至幫自己找回了母語。 音樂人林生祥女兒早產,夫妻倆擔憂掛心,期盼她健康,細心呵護成長過程中,竟意外撫平自己童年的傷口,親子互動化為一首首客家童謠。

客語學習 【單元四】寶寶成長習俗小指南

作者: Editor

寶寶成長習俗不僅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更是對新生命的祝福與期待。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世代沿襲相傳的禮俗,各階段分別代表什麼寓意,以及透過不同習俗,長輩所寄託的祝福,讓寶寶健康長大!

健康百寶箱 果汁店將腐爛水果榨成汁!發霉水果只要切掉就沒事?小心看不見的危險最致命!

作者: 王佳琦

近日有果汁手搖飲被爆出使用腐爛水果,切除爛掉部分後製成果汁或果醬販售,引發熱議,也讓許多家長擔憂食安問題,害怕孩子長期食用不新鮮的水果會影響健康。

名人家庭 從貧血、子宮內膜增生到乳房鈣化,甚至經歷兩次流產、兩次手術,夏如芝勇敢分享心路歷程

作者: 江睿毓

「欸,妳們有沒有覺得最近身體怪怪的?」藝人夏如芝日前在社群上,大方分享了自己去年的健康大挑戰,讓不少網友驚呼:「原來女神也會遇到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