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氣溫驟降,家有嬰幼兒一定要當心流感侵襲!高雄一家托嬰中心爆發入冬以來首例類流感群聚,6名寶寶陸續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其中1名被驗出感染A型流感,經檢查後,僅有1個寶寶有打流感疫苗!提醒家長盡快帶孩子接種。
作者: 周品攸
「便祕」已經逐漸成了普遍的兒童病,近日林口長庚兒科急診除了呼吸道感染變多以外,因便祕掛病號的孩子也變多了!原因居然是因為「天氣太冷了」?
作者: 戴筠
早期破水聽來可怕,但也不是不能處理。只要及時安胎或催生,寶寶一樣可以平安出生。臍帶脫垂則會造成胎盤缺氧,沒有及時處置可能會導致孩子終身殘疾甚至胎死腹中。早期破水、臍帶脫垂都是生產可能發生的狀況。想知道它們如何預防、因應?快來聽婦產科醫師專業剖析!
作者: 周品攸
為了讓產婦及新生兒得到妥善照護,越來越多人選擇入住價錢較貴的月子中心,沒想到桃園日前一間知名月子中心爆出多名新生兒群聚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還未及時通報。
作者: 周品攸
中耳炎常因感冒細菌感染引起,當寶寶感冒時出現又哭又鬧、狂抓耳朵,就要懷疑是中耳炎,千萬別拖!一名3歲童就是因哭鬧不停,家長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幾天後寶寶的耳朵流出膿水,才驚覺不對勁!
作者: 周品攸
早前就有家長在《爆怨公社》發文抱怨,女兒同學的家長似乎隱匿腸病毒病情,害全班腸病毒案例增加,必須停課一週。上週又爆出台中一間幼兒園17名幼兒群聚感染腸病毒,因未停課而被罵翻,再次呼籲家長與托育機構要加強孩子的衛生管理,已染腸病毒的寶寶也不應再帶出門,以免造成群聚感染!
作者: 戴筠
泌尿道發炎是很常見的嬰幼兒疾病,0~3歲感染比率大概有15%,以腎臟炎最常見。但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寶寶包尿布,很容易與感冒、腸胃炎混淆,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本文邀請兒科專家,教媽咪在第一時間判斷泌尿道發炎病兆,為北鼻健康把關!
作者: editor
注意注意!2020/12/1起,全面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及「醫療應變」。有鑑於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為避免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佩戴口罩的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秋冬防疫專案】......
作者: 戴筠
大家都知道,剖腹產的痛,從寶寶被抱出來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許多人在開完刀的2、3天,甚至會痛到下不了床。如何讓剖腹產傷口不那麼痛?預防疤痕、幫助癒合應該怎麼做?這篇剖腹產術後護理完整攻略,幫妳解答所有疑惑!
作者: 周品攸
不可輕忽「肺炎鏈球菌」的危害!日前有一名10歲男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送醫,但病情來的又急又快,短短三天,男童的肺部全白,經醫療團隊搶救後,仍回天乏術…
作者: 戴筠
很多人都說自然產是「先苦後甘」,但老實說,自然產產後要面對的護理問題真不少。除了要緩解會陰疼痛,還要促進子宮收縮、預防陰道及尿道感染。我們請來產後病房護理長詳解自然產產後照顧流程,讓媽咪輕鬆護理不踩雷!
作者: 周品攸
秋冬之際,病毒總是蠢蠢欲動。近日2歲以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高兩成,由於症狀大多為發燒、流鼻水,因此易與流感、感冒混淆,若未盡早發現,恐對孩子造成致命的危險。
作者: 高旻君
輪狀病毒傳染力強,只要10幾隻病毒就可以讓寶寶又吐又拉,即使勤洗手,還是很難阻擋病毒的感染,所以,家長要用對方法,才能有效預防輪狀病毒的威脅。
作者: 周品攸
10月到了,還是要小心寶寶感染沙門氏菌!近日有一名僅出生10天的新生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並有腹膜炎、腸穿孔、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經了解,很可能是大人在切完肉未洗手就泡配方奶餵寶寶,不慎讓細菌進入寶寶腸道。
作者: 周品攸
臺灣日前出現首例確診孕婦產子的個案,此例為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產下的新生兒也成了全台年紀最小的接觸者,一出生就隔離,目前採檢為陰性。孕婦染疫是否會垂直感染給寶寶,一直都是大家很關切的問題,雖然臺灣目前尚無本土孕婦感染武漢肺炎的案例,但仍有不少孕婦會擔心。對此,婦產科醫師給孕媽媽們幾點建議。
作者: 周品攸
天氣炎熱,易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感染李斯特菌。而北部一名女嬰,才剛出生就因呼吸急促住院,確診感染李斯特菌。新生兒應是只能喝母乳或配方奶,為何會感染呢?原來是因為媽媽懷孕時對生菜沙拉、生魚片不忌口所導致。
作者: 林靜莉
每年秋冬正是諾羅病毒的傳染高峰期,因腹瀉就診人次年年升高,其中聚餐及校園群聚感染是常見也最嚴重的情況。面對這個來勢洶洶的病毒,怎麼防?
作者: 周品攸
炎熱的夏天,且時有短暫陣雨,蚊蟲也在此時趁機大量繁殖,因此夏季容易傳出登革熱疫情。今(2020)年已累計9例感染登革熱本土案例,集中在桃園市。
作者: 戴筠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夏季仍有不少病毒會對孕媽咪造成威脅。辦公室的工作空間、大眾運輸車廂都有可能是感染的溫床。預防病毒上身,專家建議孕媽咪這樣做!
作者: 周品攸
國內新增4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其中一名男嬰僅3個月大,堪稱是本土史上最小病例!由於日本腦炎疫苗須15個月以上才能打,男嬰來不及打疫苗就感染,小小孩該如何預防呢?
作者: 戴筠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許多家長都會帶小寶貝到親子館、圖書館吹冷氣,或到公園、兒童樂園、動物園遊玩。帶北鼻到這些公共場所該怎麼預防病毒上身?回家後如何清潔消毒?我們邀請兒童感染科醫師分享夏季防疫撇步,爸比媽咪快筆記!
作者: 周品攸
國內出現年紀最小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一名4個月大男嬰吃了自製副食品後,陸續出現便秘、食慾差、呼吸急促及發燒等症狀,沒想到竟是肉毒桿菌中毒,雖然經治療後有好轉,但到底是哪種食物感染的仍待釐清。
作者: Editor
隨著醫療資訊日新月異,許多坐月子觀念已大大不同以往!以前古老舊觀念中的幾天「不」洗澡和「不」洗頭都會造成產婦身心不適和易受感染,所以現代用「渡假式的享受和放鬆」來坐月子,是產婦擁抱幸福人生的一段重要時光!
作者: 周品攸
現在月子中心或產後護理之家,大多為了保護新生兒與產婦不受感染,對訪客的規定都會較嚴謹,親友想抱寶寶得等到出月子中心後。不料有產婦竟偷渡長輩到房裡看寶寶…
作者: 陳萱蘋
排惡露是媽咪生產後的一大要事!觀察惡露的顏色、流量及味道,一旦發現異常得儘速就醫,以免產後大出血!對於想要趕緊排惡露的媽咪,婦產科醫師提供了3個方法。而針對臺灣媽咪關心的生化湯該怎麼喝,也請到中醫師來回答。
作者: 戴筠
尿失禁、泌尿道感染、便祕、痔瘡等「不能說的秘密」總教人難以啟齒。產後想遠離私密處問題,除了多喝水、高纖飲食、維持良好作息、定時運動,還可以這麼做!
作者: 戴筠
「明明在懷孕前很少感冒,連噴嚏也沒打過幾個,卻在生完小孩以後變『弱雞』,每次感冒都持續1個月以上,甚至出現尿路感染的毛病,真是苦不堪言…」許多媽咪在產後都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原因不外是照顧寶寶累到吃不好也睡不好。想提升免疫力,除了坐月子期間就要落實調養,平常最好多攝取富含高纖維質及蛋白質的食物,並儘量請家人幫忙照顧寶寶,讓自己獲得充足的休息。願意嘗試中醫療法的媽咪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讓抵抗力UP、UP。
作者: 陳萱蘋
「性」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尤其是產後及更年期女性更是「沒性趣」,但是你是否知道性生活可降低尿失禁、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更可減緩老年失智的發生,想要活得健康又幸福,性可是非常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