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宜屏
因為 5 歲孫女弄丟外套,阿嬤在市場怒打女童十幾下巴掌,把孫女打到都快站不穩,此舉引發眾怒,也已經違反兒權法!體罰,看似有效卻會造成極大的反彈,不體罰,爸媽們可以試著用這四招教小孩!
作者: 未來family
看見孩子具備良好的社會情緒力,學會安頓自己身心、與他人和諧共處的策略方法,才是真正贏在人生的起跑點。
作者: 葉俊亞 簡彣如
「老師,我想教小孩疊積木,但他只喜歡拿著逛大街耶…」「小朋友玩積木每次都只會疊高再推倒,玩法很單一。」其實,玩積木的方式也會隨著年紀有所變化,所以看似單純在啃咬、蹂躪積木的寶寶,其實也是依循他們的發展階段在「遊戲」唷。
作者: 林雁
如今育兒觀念轉變,「愛的教育」逐漸取代打罵,不少研究也顯示體罰不但無法達到目的,還會造成反效果。但有時候用講的孩子根本當做耳邊風,只能用體罰來約束小孩。如果不體罰的話,父母又能怎麼管教小孩呢?
作者: 親子天下
育兒路上,媽媽向來承擔較多責任,勞力又勞心,體力上的累多半能撐下去,最怕碰到和長輩或先生育兒觀念不同,更容易加速媽媽心累;該如何好好處理這種隱性衝突呢?綜合專家建議整理了五大兩代教養原則與三大溝通技巧,化解隔代教養的心結。
作者: 湯佳珮
許多爸媽常會上網搜尋或詢問「嬰兒幾個月會說話、如何判定語言發展遲緩、2歲說話能力、2歲半不說話、如何教小孩說話」,一方面想給孩子多一點學習時間,一方面又擔心若真的有問題會錯過治療時間。我們列出0~3歲語言發展里程碑、語言發展遲緩指標,並提醒爸媽,幫助小孩語言發展要注意的4個重點。
作者: 江睿毓
「小孩要這樣餵…」、「小孩要這樣教…」、「這樣做不好,我跟你說…」、「這樣不行啦,到時你就麻煩了…」、「你這樣太寵…太嚴…」!身邊總有好多自以為很厲害的育兒達人或過來人,不斷的想教媽咪如何教養小孩,聽得媽咪無所適從、頭痛又火大,只想大喊STOP〜
作者: 邱平
「嗷嗚~~」當不懷好意的狼嚎在寶貝身邊響起,該怎麼教孩子保護自己?雖然爸媽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跟孩子在一起,能夠過濾防範可疑人物與未知危險,但寶貝總有不在身邊的時候,爸媽也很可能有疏忽大意的時候…,因此,教會孩子如何認知危險、如何應變處理,才是杜絕壞人偷襲下手的根本之道!
作者: editor
「再不把玩具收好,我就把玩具丟掉!」「不乖乖吃飯,叫警察把你抓走!」「再不睡覺,虎姑婆會來找你!」…多數台灣父母習慣用「恐嚇」的方式管教小孩,卻忽略了對孩子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遠比實際效益還高,若期望管教更具效力,從今天起戒掉這些「惡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