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死亡 共有112筆資料

寶貝健康 四名新生兒染腸病毒不幸病逝!疾管署首度呼籲:媽媽染病應「暫停哺乳」

作者: 王佳琦

台灣近期腸病毒疫情急速升溫,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為5例,其中有四人已不幸病逝,均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致死率高達八成,疾管署首度修正母乳哺餵建議,呼籲疑似感染腸病毒的媽媽應暫停哺乳,以保護新生兒性命安全。

寶貝健康 出生剛滿月即染RSV病毒,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呼籲:孕期接種疫苗,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

作者: 江桂香

一個月大嬰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住進加護病房,總共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其中8天需要接受供氧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孕期知識 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SV,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醫生呼籲孕期接種疫苗,幫助寶寶擁有完整防護

作者: 江桂香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

健康百寶箱 女性福音!乳癌篩檢年齡擴大至 40~74 歲,提升早期發現率,降低死亡風險

作者: Ariel

自 2025 年元旦起,政府決定擴大乳癌篩檢的補助範圍,將公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對象從原本的 45~69 歲,擴大至 40~74 歲,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篩檢,期望台灣女性可以提早發現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乳癌死亡率。

新知快遞 流感最小死亡案例,北部未滿10歲女童流感併發腦炎、心肌炎住院4天過世!疫情不容輕忽

作者: 王佳琦

未滿10歲女童因感染A型流感併發腦炎、心肌炎,該童出現高燒40度、意識不清時即收治加護病房搶救,住院4天仍不敵病毒離世,疾管署指出:上週類流感門診高達14.8萬人次,流感仍在流行期,不容輕忽!

新知快遞 台中新光三越驚傳氣爆事件!造成多人死傷,瓦斯氣爆「第一時間」如何自保?

作者: 高旻君

今日(2/13)上午11點多,台中市台灣大道的新光三越百貨公司驚傳氣爆事件!造成4人死亡及多人受傷。位於11、12樓的美食街門窗全被震碎變形。台中市消防、醫院等各單位已全力投入搶救。如果發生瓦斯氣爆「第一時間」該如何自保?

寶貝健康 打破不到 3 成存活率! 22 周 500 公克早產兒拉拉順利出院

作者: 林宜屏

在台灣每 11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是早產兒,早產併發症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2 至 23 周早產兒合併計算的存活率不到 3 成, 22 周早產兒拉拉出生 500 公克、長30公分,住院10個月後順利出院。

新知快遞 流感併發重症創十年最高! 12/15 起類流感者也能吃公費流感藥劑

作者: 林宜屏

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且本年度流感季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十年同期最高,疾病管制署自 12/15 起擴大公費流感藥劑使用對象,只要類流感者都能適用!

健康百寶箱 麥當勞不只獵人之亂!美國麥當勞爆 49 人染大腸桿菌 1 亡, 6 招遠離大腸桿菌食物中毒這樣做

作者: 林宜屏

台灣麥當勞這兩天因為新的「獵人」(HUNTER×HUNTER)聯名活動,引發粉絲暴動與討論,但不只「獵人」之亂!美國麥當勞爆發爆發大腸桿菌,至少 49 人感染,其中 1 人死亡, 1 名兒童引發可導致腎衰竭的溶血性尿毒症。台灣麥當勞發表聲明澄清食材來源無虞,食藥署則傳授 6 招遠離大腸桿菌中毒。

寶貝健康 男童吃小卷噎到,哈姆立克救一命!兒童易噎到 5 種 NG 食物及必學 2 種急救法

作者: 林宜屏

日前,一家人到屏東恆春旅遊,用餐時一名國小男童被小卷噎到,還好餐廳老闆立即出手相救,以「哈姆立克法」成功救回男童一命。在美國,每五天就有一名兒童因為食物引起的異物梗塞而窒息死亡,爸媽快來看看哪五種兒童易噎到的 NG 食物要避免,跟必學兩種急救法!

健康百寶箱 食物中毒!寶林茶室中毒禍首可能是「米酵菌酸」,症狀、預防這樣做!

作者: 林宜屏

(2024/04/01更新)「寶林茶室」素食餐廳信義 A13 店爆發嚴重食物中毒事件,截至113年4月1日中午12時,台北市醫院已獲通報 21 人身體不適,其中 2 人死亡, 7 人仍住院中,定調為食物中毒!禍首可能是米酵菌酸,醫師提醒,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

寶貝健康 【惡保母虐嬰】合格保母姊妹聯手虐嬰致死!兒福聯盟、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將檢討改善保母家訪制度

作者: 林宜屏

1 歲多男嬰疑遭領有合格保母執照的劉姓保母姊妹聯手虐待將雙手指甲被拔光、打落牙齒、頭部多處瘀傷、雙腿骨折,並長期營養不良引起休克死亡。事件一出,引起全網暴怒,兒福聯盟 3/12 下午舉行記者會鞠躬道歉,而台北市、新北市社會局也紛紛提出檢討改善方案。

寶貝健康 3歲童染A流併發腦炎身亡,今年最小流感死亡個案!打疫苗不完全免疫,對抗流感6招必做

作者: 游資芸

最新流感併發腦炎案例僅3歲!提醒爸媽,現在流感疫情正處高原期,小心孩子的危險徵兆,千萬別對流感疫情掉以輕心!

健康百寶箱 你該知道的乳癌大小事!做好準備,讓乳癌遠離

作者: 林宜屏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 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排行第四,每 36 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國人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女性終其一生都會有罹患乳癌的危險,所以不要害怕,只要做好準備,勇敢與乳房親密對話,就能讓乳癌遠離!

健康百寶箱 預防女性癌症遠離環境荷爾蒙! 醫師:透過檢測找出潛藏身邊的毒物危害因子

作者: 高旻君

癌症是台灣 10 大死亡原因之首,國健署 2022 年公布近幾年平均每 4 分 20 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尤其提到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就讓許多女性心驚驚,癌症與你我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醫師表示,如能遠離環境荷爾蒙對於預防癌症有一定的幫助。

寶貝健康 腸病毒來襲!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作者: 林宜屏

國內今(2023)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南部 10 個月大男嬰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 D68 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且隨著國小、國中開學,家長跟孩子都要小心注意腸病毒來襲!

新知快遞 降低臺灣新生兒死亡率! 需要長時期和多面向的努力

作者: Editor

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WPR)於2023年的調查顯示,台灣人民的智商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日本。然而我們新生兒的死亡率卻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值,每1000個新生兒就有2.8個無法存活到滿月,更有4.5個有可能在5歲之前死亡,在亞洲遠高於日本和韓國。

寶貝健康 新生兒死亡率創15年新高 要及早守護寶寶健康! 新生兒篩檢揪健康異常 出生48小時盡早篩 爸媽快筆記!

作者: editor

台灣不僅生育率全球最低,衛福部最新統計更顯示,新生兒死亡率創下近15年來新高¹ ,寶寶健康不能等!每位寶寶都是爸媽的心頭肉,相信各位準爸媽在懷孕前、中都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檢查,像是超音波、血檢、驗尿、胎心音監測等產前健檢,就是為了掌握寶寶健康狀況或是否有潛在疾病。但寶寶出生後的新生兒加選檢查,也是相當重要,採取一次足跟血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像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²—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每年八月為SMA認知月(SMA Awareness Month),讓我們一起了解這疾病,以及新生兒篩檢加選檢查,及早發現寶貝健康問題,愈早治療、預後愈好。

健康百寶箱 12年再現!!國內出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個案,請民眾小心防範

作者: Editor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日前表示,國內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為北部 30 多歲女性,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今(2023)年 7 月 26 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後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後續病程進展快速,於 8 月 1 日死亡。

醫師專欄 西醫乳癌治療後有副作用!?中醫針灸與藥物能輔助治療

作者: 馬光醫療網

110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癌症仍居於第一位,而女性乳癌更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乳癌防治的最佳方針,而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

醫師專欄 遠離子宮頸癌,HPV疫苗打起來!

作者: 吳彥蓁

子宮頸癌是目前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在前10名的癌症。為了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之外,接種HPV疫苗也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什麼是HPV疫苗吧~

學習當爸媽 慟!車禍帶走3歲孩童生命!家長必知5大安全守則,陪孩子安心過馬路

作者: Fan

日前發生於台南的一起死亡車禍,不幸帶走3歲孩童的生命,引發社會熱烈討論,也讓許多家長開始重視帶孩子穿越馬路的安全性。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曾發布一篇「陪同孩子正確穿越道路的方法」文章,點出5大點守則,提醒家長務必遵守,更安全地陪同孩子過馬路。

孕期知識 媽咪寶貝都要平平安安 順產5大關鍵

作者: Angela

孕媽咪懷胎十月,歷經一次又一次產檢闖關,終於來到臨盆時刻,俗話說「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直白描繪女人生產的艱辛與危險。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共有22名孕產婦死亡,死亡率是近十年次高紀錄,分析其中原因,高齡、肥胖與多胞胎為致命主因,如何順產,讓媽咪寶貝都能平平安安,絕對是每一個新生兒家庭最深切的盼望。

健康百寶箱 巨大溫差要人命!溫差大於5°C 以上愈危險 4方法教你房間正確保暖方式

作者: 黃軒醫師

氣溫驟降,相信不少人為了保持室內溫暖,會選擇使用電暖器或空調機來提高室內的溫度。但房內溫度真的越高越好嗎?醫師提醒,其實室內外溫差越大,死亡率越高!

寶貝健康 英國2歲童因黴菌死亡!嬰幼兒常見2種黴菌感染,預防家中發霉這麼做

作者: 林雁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最受黴菌喜愛。牆上、洗手盆總有除之不盡的黑點,衣櫃的除濕劑沒多久就要換一次。這些黴菌除了惱人以外,還會對身體帶來許多危害。尤其是免疫力發展尚未完整的小朋友更要注意。英國就有一名2歲兒童因為長期居住在充滿黴菌的環境致死,引起當地對居住環境的關注。

健康百寶箱 乳癌年輕化!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

作者: Fan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36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罹患乳癌,去年更有將近3,000位女性死於乳癌,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行第二位。隨著台灣乳癌年輕化,女性應維持良好的乳房自我檢查習慣,以及安排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百寶箱 男性大腸癌風險及死亡率都高於女性 !小心這數值過高罹癌風險多10%

作者: Editor

近年來,多位知名藝人因為大腸癌離世,也喚起國人對於大腸癌的警覺與恐慌。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年報顯示,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每年有超過一萬七千人罹患大腸癌,逾六千人因大腸癌而死亡。

醫師專欄 卵巢癌及早發現存活率高!早期4大症狀最易被輕忽

作者: 尹長生

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很多人沒有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甚至不少人有點症狀也不去就醫,未來可能將會有一波超額死亡者。其中,女性不可輕忽的就是被稱為隱形殺手的「卵巢癌」,其致死率與死亡人數都是婦科癌症的首位。因此尹長生醫師提醒若符合早期症狀且存在1個月以上,要盡快就醫詳細檢查。

寶貝健康 台中接連2起兒童墜樓事故!確保家中環境安全是最有效的預防

作者: 林雁

為了負擔孩子的生活費,給予小朋友最好的教育與生活,家長們在外奔波、忙碌,加上此時疫情嚴峻,爸媽認為將孩子留在家中更為安全。但其實多數的兒童意外或死亡是發生在家裡。近日,台中便接連發生2起兒童墜樓事故,送醫後均不治身亡,為父母們敲響警鐘,提醒了居家環境安全的重要性。

健康百寶箱 英國最新研究:單腳無法站立10秒者 未來10年內死亡風險高

作者: 邱明瑜

你有試過自己是否能單腳站立維持平衡超過10秒嗎?如果有超過10秒,那恭喜你10年後存活率大幅提升;如果低於10秒那就得特別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尤其是60歲以上,本身已是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更應在日常中做好保健工作,才能延年益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