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她從懷孕到生產,陸續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和周產期心肌病變,人工生殖盼來了孩子,竟差點失去生命。
作者: 王佳琦
一位媽媽分享在農曆年時,看著窗外煙火繽紛熱鬧,但病房內卻靜得出奇,那好像是她無語的內心、說不出的不捨和沉痛,因為她的孩子剛被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是一個需要一生和平相處的疾病。
作者: 林雁
孕期一人吃,兩人補。準媽媽們擔憂日常的飲食攝取不均衡,可能會導致胎兒過輕、過重。事實上,胎兒的體重已是一個結果,但日常飲食中媽媽仍有需要注意之處,以免演變為更嚴重的結果。專家為你詳解胎兒體重問題成因,教你怎麼用吃防止問題惡化!
作者: 湯佳珮
水果是營養健康的食物,對孕婦而言,有需要避免食用的嗎?聽說晚上不要吃水果、山楂活血不能吃、會滑胎也不能吃木瓜…真的嗎?來看看醫師怎麼說。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楊寶珠跟超慢跑很像,因為她的人生好像也是「慢」了一些,例如36歲才生第一個孩子,以及活到45歲才第一次主動瘦身。她笑說雖然從小就胖,但很幸運的沒有遇到任何霸凌的經歷,是個快樂的小胖子。有多胖?身高164公分的她,最高記錄曾在30多歲時胖到127公斤。
作者: editor
許多孕媽咪常常會感覺自己容易肚子餓,一人吃兩人補,這不僅與胎兒的成長有關,還與孕期新陳代謝的變化密不可分。隨著基礎代謝率的提升,孕媽咪在進食後不久便可能再次感到飢餓。然而,宵夜吃多了卻可能增加體重,甚至帶來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如何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兼顧健康呢?聽聽營養師怎麼建議!
作者: 游資芸
擔心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咪,可以透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規劃一日要從飲食中攝取多少全穀雜糧類、乳品類、水果類的量,快來看營養師提供的一日三餐的飲食搭配建議!
作者: 林宜屏
每 4 位兒童就有 1 位過重或肥胖!兒童肥胖若不及時處理,不只影響孩子的現在,也將危及孩子未來的身體跟心理健康。如:早發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性早熟、氣喘、缺乏自信、容易被霸凌等問題。
作者: 小樹醫師 陳柏廷
最近陳醫師接生了一位 4500 克的寶寶,限動詢問大家對於寶寶體重的看法,現在大家的認知都很正確,「寶寶不是體重越重越好」喔!
作者: editor
懷孕期間,孕婦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可能會造成胎兒過大、肩難產、新生兒低血糖、黃疸等風險;對孕婦而言,則增加剖腹產率,提高產後發生典型糖尿病之風險。
作者: editor
孕期是一趟充滿期待的旅程,然而根據2023網友熱議「7大孕期困擾(註1)」,許多孕媽咪皆面臨情緒波動大、睡眠品質差、失眠、排便不順等問題。
作者: 林宜屏
38歲陳太太多年求子,經由不孕症治療,終於懷上第一胎,懷孕後卻發現自己妊娠糖尿病……台灣妊娠糖尿病約 12~15%,可以說每十位孕媽媽中就有一位,真的讓孕媽媽們忽視不得!
作者: 林宜屏
胖不是罪,但過重卻會對準媽媽跟寶寶造成健康傷害!體重過重時,可能帶來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流產、畸胎等機會都會比較高。所以,孕媽媽們懷孕期也要「動」起來!
作者: Editor
舊制(99年)健保署研議,認為懷孕中後期較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的狀況,因而放寬懷孕 28 週後健保給付,一天給付 5 片血糖試紙至生產為止。後來許多實證指向妊娠糖尿病病不一定只在中後期發生,而是在整個孕程都需要好好控制血糖,確保母親安全。
作者: Editor
許女士有甲狀腺炎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某日晚間瑜珈運動後出現輕微胸悶不適,後症狀自行緩解不以為意,次日上午約7時許又出現急性胸痛,伴隨全身無力、倦怠、冒冷汗、噁心感、肩膀麻等症狀,原以為是肌肉痠痛,但不適症狀持續至急診就醫。
作者: Angela
為確保母嬰健康,衛生福利部將妊娠糖尿病篩檢從自費納入補助範圍。這項被許多孕媽咪視為產檢大魔王的關卡,須忍受8小時空腹飢餓,在5分鐘內喝下75克葡萄糖水,並於1、2小時後各抽一次血,因此疾對母嬰安危影響甚鉅,及早發現才能及早因應治療,降低風險。
作者: 林雁
尿布常濕、脾氣暴躁、愛吃零食,可能都是2歲兒生活中會上演的戲碼。尤其嬰幼兒正在成長的階段,許多的徵兆都會被誤以為是正常發育的變化而被忽略。國外一位媽媽就分享自己寶寶的異常,並慶幸自己最後選擇就醫,才能發現孩子竟然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作者: 林雁
生活在「糖」世代,甜食與含糖飲料已經充斥我們的生活。飯後會想來一杯奶茶,或是明明不餓也要吃甜食過嘴癮。但糖攝取量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加速老化,不利健康。孕婦更可能因為血糖控制不當,而影響自己與胎兒的健康。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顏宗海醫師說,台灣洗腎率這麼高,有將近一半的病患都是糖尿病轉換來的。而為數最多的第2型糖尿病跟飲食的關係最大,所以他一直提醒,吃進身體的東西千萬要留意。此外,每一顆腎大約有1百萬個腎元,兩個腎合計約有2百萬之數,要顧好體內這2百萬個排毒大師,醫師也提供了自我檢測的方法。
作者: 邱明瑜
你有試過自己是否能單腳站立維持平衡超過10秒嗎?如果有超過10秒,那恭喜你10年後存活率大幅提升;如果低於10秒那就得特別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尤其是60歲以上,本身已是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更應在日常中做好保健工作,才能延年益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作者: Editor
國內兒童染疫人數不斷上升,讓家有幼兒的家長心慌慌。衛福部日前宣布6至11歲兒童將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另也採購BNT疫苗,但家長們在2種疫苗中難以抉擇。對此,茂盛醫院兒科副院長簡佳裕醫師指出,6至11歲兒童可打莫德納、5至11歲兒童可打BNT,打疫苗後染疫的話就可大幅降低5成住院率。雖然,疫苗有大約10萬分之1的風險,但不接種疫苗風險更高,因為國外研究發現:將產生感染後的器官發炎、糖尿病、大腦老化10 年、損傷情緒與記憶處理能力…等多種後遺症。
作者: 周品攸
34歲的劉姓孕婦做完妊娠糖尿病篩檢,血糖數值超標,心中感到非常疑惑,為什麼孕期體重增加不多,卻還是得到妊娠糖尿病呢?所幸日後的血糖試紙有補助,省下不少費用!
作者: 周品攸
當孩子頻頻喊口渴,水喝得比平常大量,就要注意很可能罹患兒童糖尿病!一名女童因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就醫,送院時已經嚴重脫水,急診醫師研判女童有糖尿病併發酮酸血症,一驗血糖竟有528,必須轉加護病房做後續治療。女童媽媽沒想到女兒這麼嚴重,直問「是不是應該要早點帶來呢?」,想必相當自責。
作者: 周品攸
罹患妊娠糖尿病千萬要小心!一名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孕婦,在26週時被檢測出有妊娠糖尿病,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不料該孕婦卻自認沒問題,遲遲沒有回診追蹤,到了36週時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時發現胎兒已經失去心跳…
作者: 周品攸
最近宅在家時間變長,你的飲食是否失衡了?日前有一名29歲孕婦因聽信多吃荔枝,寶寶的皮膚會變白,因此每天狂嗑近1斤的荔枝,其他時令水果也不放過,結果卻在預產期前一週發現寶寶胎死腹中,難道是吃荔枝導致?其實真正的原因是---。
作者: 周品攸
你知道嗎?身體發出的味道,可以做為健康的警訊!日前有一名男童因出現腸胃炎症狀就醫,醫師靠近男童竟聞到陣陣的爛蘋果味,懷疑是糖尿病急症,抽血檢驗時,男童的血糖值居然飆破血糖機最高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