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ditor
RSV的傳染力非常高,甚至比流感、COVID還要強。嬰兒的呼吸道尚未發育成熟,支氣管管徑較細、免疫系統也還在建立中, RSV容易從上呼吸道擴散到下呼吸道,進而引發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作者: 王佳琦
台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過去四週新冠併發症通報人數在5/4~10間人次高達近萬人,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警告,今年疫情升幅比去年快,預計將在6月達到高峰。
作者: 游資芸
黴漿菌感染又開始流行起來,家中有5歲以上孩童,若有「黴漿菌肺炎5症狀」,要多注意了,趕快就醫,嚴重恐併發腦炎!
作者: 林宜屏
藝人大 S 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重症猝逝,再次讓人不敢輕忽流行感冒的危險性!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醫師盧進德建議,施打流感疫苗與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是預防流感併發重症的關鍵!
作者: 林宜屏
台灣知名藝人大S徐熙媛因為得了流感併發肺炎,不幸猝逝。讓人驚覺流感真的不能輕忽,究竟流行感冒跟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大家可要搞清楚,才不會延誤就醫,保障自身健康無虞!
作者: 游資芸
這麼小的孩子得新冠重症,真的好心疼!呼籲家有嬰幼兒的家庭,同住家人儘快施打新冠JN.1疫苗!
作者: 游資芸
麻疹病毒來勢洶洶,傳染力極強,走過路過就可能感染,「一人中鏢,十人中獎」!孕婦不建議打麻疹疫苗,嬰幼兒尤其需要注意,可能併發耳炎、肺炎與腦炎,致死率高達5%~10%!爸媽一定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現這4大症狀!
作者: 江睿毓
女星簡廷芮2歲的兒子小芒果,近日經歷了驚險的住院過程,從突如其來的病情到罕見的藥物反應,最後確診小腦炎。這15天讓簡廷芮既折磨又心疼,但她明白,除了陪伴孩子,自己別無他法。儘管過程艱難,她始終相信,小芒果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作者: 高旻君
隨著秋冬來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加上近日氣溫開始下降,流感及新冠疫情恐提前升溫 [1]。在免疫負債效應影響下,當孩子受多重呼吸道細菌及病毒的攻擊,肺炎鏈球菌更容易趁虛而入,引發各種併發症,嚴重威脅兒童健康[2],因此家長更需要格外警惕。
作者: 游資芸
抗生素不是退燒藥,對抗病毒也無效,沒辦法治療像感冒和流感這樣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提醒家長帶孩子就醫時,可多詢問醫師一句:處方是否有開立抗生素?
作者: 林宜屏
台南市一名剛生產完的媽媽帶著寶寶入住產後護理之家,疑似照護人員疏失,導致剛出生 14 天的小男嬰嗆奶還引發吸入性肺炎重症病危。寶寶嗆奶必學急救 4 步驟,爸媽快學起來!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每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例如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都是周而復始。這種氣候演變和環境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是相互關聯的。在中醫理論上也逐漸歸納出一年四季特有的節令疾病,六氣過度則成為六邪或稱六淫。例如春天的天氣是由冷轉暖,當天氣開始轉溫時,許多致病的細菌、病毒、微生物等就隨之生長繁殖,繼而出現流行性感冒、肺炎、皮膚癢、結膜炎等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
作者: 林宜屏
新冠、M 痘(猴痘)、麻疹等,來勢洶洶,國人出國旅遊要小心,國內因為孩童紛紛開學,群聚感染機率大增,不管大人或小孩,接種疫苗不可少!而且要打好、打滿,才能有充足的抵抗力對抗病毒喔!
作者: 林宜屏
小孩咳嗽、發燒,感冒快一個月還沒好?醫生提醒:小心,是不同病毒輪番上陣!流行性感冒、新冠突變株,及近期一波腺病毒、來勢洶洶的抗藥性黴漿菌等,走過新冠毅情的「免疫負債」小病人,當受到許多病毒輪番攻擊時,就可能出現「感冒好久怎麼還沒好」的狀態!
作者: 林宜屏
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的季節,除了中國大陸肺炎黴漿菌疫情外,尚有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落實五大防疫措施,大人跟小孩才能健康度過冬天!
作者: 林宜屏
一歲半的小融最近剛被爸媽送去托嬰中心,才送去一個多禮拜,就開始高燒,伴隨嚴重鼻塞,甚至常常咳到吐……醫生提醒,從九月開始,呼吸道融合病毒目前罹患人數僅次於流感病毒!病毒來勢洶洶,家長可要做好防護!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根據疾管署 112/1/28 的統計,台灣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達 940 萬,超過四成的人口染疫。一般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經過治療大都能在四周的急性期內舒緩,三個月內完全康復。不過確診過後的長新冠才是真正困擾人的問題,本篇將會告訴您告別長新冠的小撇步!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幼兒確診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都是需要家長密切關注!除了提醒孩子把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工作做好,中醫師也推薦了三種茶飲或藥膳,來幫助孩子增加免疫力!
作者: Fan
對身體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周圍環境潛藏許多危險,3歲以下幼童最容易感染的呼吸道病毒,除了常聽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流感病毒外,「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Editor
說到肺炎,「黴漿菌肺炎」這幾個字在媒體上時有所聞,但大部分人仍一知半解,甚至誤以為它是一隻長毛的黴菌。黴漿菌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當時的發現者是一位生物學家,在研究植物的感染症時,誤以為是一種黴菌感染。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這樣的錯誤命名一直到今天,讓我們大家都被這隻細菌的名字搞糊塗,以為它跟黴菌有什麼關連性,其實是沒有。
作者: Eden
距離口罩全面解禁只差最後一哩路!指揮中心宣布,今(17)日起搭乘公車、捷運、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再強制戴口罩。目前僅剩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仍須配戴口罩。而且到長照機構探視、陪伴,都免篩檢。
作者: Eden
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與肺炎鏈球菌,是嬰幼兒呼吸道常見病原菌,對呼吸道破壞力極強,是秋冬季節嬰幼兒呼吸道三大魔王級殺手。沒打滿三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男童,因此在空窗期期間受到感染,造成少見的呼吸道三大魔王同時上身,導致嚴重肺炎插管。
作者: Eden
為鼓勵縣內長者和幼童完成接種,增加保護力,臺東縣衛生局3/6~4/30起推動「守護寶貝──新冠疫苗缺一不可」活動,只要是設籍臺東縣65歲以上長者及出生滿6個月至4歲幼兒,活動期間至臺東縣各鄉鎮市衛生所接種疫苗基礎劑或首次接種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即可獲得500元禮券。
作者: 李佳芢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9日宣布,考慮到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且醫療量能充足,經多方評估及考量後,自2/20日起實施放寬室內戴口罩的規定,而校園及托育場所等的口罩放寬規定,則要等到3/6日才會鬆綁。
作者: Editor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開工首日確診增幅破百,與上週同期(1/23大年初二)相較增加了110.8%。而臃腫身形又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風險群,也容易因為流感發生重症住院,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更是數不勝數。因此,醫師呼籲大家控制體重,永不嫌晚。
作者: 蔡敏姿
2023年春節不僅假放得早,更有10天連假,春節期間如有就醫需求,該去哪些醫院就診?除了健保署提供就醫服務查詢及「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提供醫療院所開診情形查詢之外,《嬰兒與母親》雜誌也特別為您整理各大醫院春節期間開診相關資訊,並建議民眾準備常備藥,一旦身體不舒服時,能先緩解症狀。
作者: Grace
近來疫情升溫,加上農曆新年將至,不少確診過的民眾都擔心再度中鏢。新冠肺炎二度感染機率有多高?面對重複確診危機,如何做好準備?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控專家,教你掌握二度感染的防疫重點,健康迎接新年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