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手機,是你最常用來幫寶寶拍照的工具嗎?別以為手機拍照,就只是拿著拍而已,其中藏有大學問!3位身為爸比的Pro級攝影師傳授獨門密技,讓你幫寶寶拍照,從此打遍天下無敵手!
作者: Editor
新竹市客語親子團發起人戴蘊思,分享與孩子用客語進行親子共讀的過程,甜蜜而美好,甚至幫自己找回了母語。 音樂人林生祥女兒早產,夫妻倆擔憂掛心,期盼她健康,細心呵護成長過程中,竟意外撫平自己童年的傷口,親子互動化為一首首客家童謠。
作者: 焦永紅、浦佳寧
眼科醫師教你用眼好習慣,掌握優視力黃金期,透過趣味遊戲、眼部保健操,讓孩子遠離惡視力,同時增加親子互動關係。
作者: 編輯部
什麼是「嬰兒手語」?有什麼好處嗎?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嬰兒手語提供了孩子一個與外界溝通的方式,學習嬰兒手語有8大好處,而其實只要彼此之間能進行溝通,家長和寶寶也都可以自己創造手語!
作者: 游資芸
林生祥女兒早產,夫妻倆擔憂掛心,期盼她健康,細心呵護成長過程中,竟意外撫平自己童年的傷口,親子互動化為一首首客家童謠。孩子送給父母的禮物,遠比父母付出更多,林生祥感慨:「女兒讓我再過一次童年。」
作者: 戴筠
孩子上幼兒園已經兩個多月,仍天天吵著不要上學,每次總要半哄半騙才肯出門。這幾天更變本加厲,一到教室門口就大哭大鬧、一邊尖叫一邊躺在地上打滾。老師說剛開始上學適應不良很正常,要我不用擔心。但孩子哭鬧讓人又氣又心疼,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度過這段適應期呢?
作者: 實習編輯 怡君
10首幼兒簡單手指謠歌曲與教學,園裡的番茄圓又大、剪刀石頭布,簡單易學的手指謠,讓爸爸媽媽們在家就能和寶貝一起唱、一起動!
作者: 未來family
0~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應盡量滿足孩子的學習參與度,而學習參與度來自孩子有主動學習的動機,而這個動機就是從「好奇心」出發。孩子有了好奇,就會想去探索,從中獲得某些能力,有能力之後,就會驅使他繼續鑽研,「當它變成一個正循環,就形成一個『學習齒輪』,自然而然地轉動。」
作者: 林宜屏
「家長」是孩子發展的引領者,而「社區」是孩子成長的生活圈」,由父母共陪伴,社區同攜手,才能守護孩子們都能平安健康長大!育兒的你,此刻需要育兒武功秘笈嗎?看過來!
作者: 賴玉珊心理師
某天,我跟小桃爸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餐廳吃飯,突然老公對我說:「你看那邊......」轉頭一看,發現大約有三桌的客人,他們全部都低著頭滑手機,小朋友也盯著平板電腦目不轉睛。這種人在心不在的場景,你是否也發現越來越普遍了呢?
作者: 許嬰寧
許多獨立自主、能幹的父母在教養孩子時,卻面臨著孩子被動、不敢嘗試、不願表達的困境。這種困境源於親子間溝通的疏離和心理壓力的交錯。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與對自身角色的不確定性,以及孩子對父母期望的擔憂與害怕,共同促成了兩條平行的愛與溝通線。這段隱藏在親子互動背後的緊張關係,常使得孩子害怕表達真實的需求和感受,同時讓父母感到無法完全了解孩子。然而,孩子始終渴望被理解,只是害怕因為自己的行為讓父母失望。
作者: editor
螞蟻可以自己決定要生男生女?可以舉起比自己體重重20-50倍的東西?年紀越大負責的工作越危險?一出生就決定好未來職業與體型大小?以上這些都是日常可見的螞蟻,不為人知的神奇技能,想和孩子來趟寓教於樂的旅行,絕對要來煙波湖濱館探究,這些比你想像還要科學的螞蟻們!每天都有超真實親子互動生態體驗,週五週六更特別邀請台灣養蟻達人「螞蟻帝國」,帶著大小朋友從實驗室研究角度出發,零距離觀察螞蟻並進行大力士測試、上手體驗、餵食實境秀…等各種實驗,還加碼贈送螞蟻磁鐵書,讓親子帶回家在玩的互動中持續學習。
作者: 助理編輯 劉妤韓
「哇哇哇…我就是想要這個…」「吼~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回….家…」,這些情景爸媽可能不陌生吧?!偶爾經過賣場或百貨公司的玩具區,會看到掙扎的小小孩和無奈的父母,正在上演諜對諜的景象;或許我們小時候就是那個躺在地上打滾的小小孩,也有可能以前/現在/未來是旁邊尷尬又無助的父母。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成功引導孩子合宜地表達情緒及遵守約定呢?
作者: Judy
孩子的閱讀能力從出生就可以開始培養!父母可以從6大面向幫助寶寶學習,包括激發寶寶對書籍的興趣、擴展詞彙、培養敘事技巧、認識印刷品、字母和發音。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用鼓勵的方式引導,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在學齡前就為他們建立好的閱讀基礎。
作者: 實習編輯 劉妤韓
手足關係是非常特別的連結,基本上擁有相似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互相影響也甚遠,更特別的是兄弟姐妹幾乎能夠說是世界上最持久的情感連結!然而,在相處中難免會有矛盾和摩擦,手足爭執是家庭常見的問題,家長該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走得長久外,進而成為彼此的支柱呢?
作者: 實習編輯 彭宇希
探索全台北、中、南親子館,每個館所都擁有獨特的特色和豐富的親子互動活動和設施,不僅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放鬆心情的空間,更為孩子們打造一片快樂的遊樂天地。
作者: 實習編輯 彭宇希
探索全台北、中、南親子館,每個館所都擁有獨特的特色和豐富的親子互動活動和設施,不僅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放鬆心情的空間,更為孩子們打造一片快樂的遊樂天地。
作者: 林宜屏
許多家庭裡肯定有許多瓶瓶罐罐,或是像大茂黑瓜、花生等玻璃食品罐,有嬰兒的家庭更是少不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奶粉瓶,其實,只要動手改造一下,這些小廢瓶、小廢罐就能變身為時尚的野餐單品喔!這樣可是環保又兼具美化環境呢!
作者: 親子天下
兒童語言發展能力,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兩份研究指出,家長的親子互動參與,與1歲前是否養成規律睡眠,都和幼兒的語言發展大有關係。
作者: 親子天下
哈佛大學推出三種針對幼兒、寓教於樂的 Apps ,最難得的是,這些程式是哈佛教育研究所經歷各種研究、驗證所開發完成,能夠奠定孩子未來上學的語文基礎,並考量孩子的發展階段、個資疑慮、控制螢幕時間,以及大人帶孩子玩不出新把戲的困窘!
作者: 林雁
「我家的孩子都聽得懂,但就是不愛說。」、「和同齡人比,孩子講話好像比較慢……」相信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它與小朋友的溝通與社交能力息息相關,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看似自然而然的發展實則暗藏許多學問,家庭因素、互動機會、語言刺激都會影響語言的學習。想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就要掌握2大原則,讓孩子日常中也能玩出「語言力」!
作者: Angela
「我們都是當了爸媽,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爸媽。」作家藍白拖自稱是遊走在婚姻與旅行的7年級生,和同為文字工作者的妻子大A意外有了兒子「香火」,過去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記憶,以及當時正面臨剛辭職沒穩定收入、想當全職文字工作者但沒信心、生活支出沒停過的「3沒」處境,既渴望又害怕親密關係,卻透過這段相互陪伴的親子互動,和過去的自己和好,放下制式「教養」換上「紀錄」,一趟趟搭便車之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風景。
作者: 林雁
在我們看來,孩子無憂無慮,像一張單純的白紙,不明白成年人世界的複雜。但其實孩子的心很敏感,大人的無心之言、言談中的家長裡短,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行為。大陸一名4歲的兒童就因父母的對話而牽腸掛肚,甚至罹患上憂鬱症。
作者: 未來Family
許多學術研究都證實,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即便如此,家長仍有許多實務操作的問題不知如何克服。本文彙整出常見問題,並邀請專家來解惑。
作者: 妞新聞
新手媽媽們常煩惱到底該怎麼跟孩子互動?跟寶寶玩他們看得懂嗎?對著寶寶說話有意義嗎?寶寶讀繪本有用嗎?寶寶互動一定要用玩具嗎?種種問題如雪花紛飛,其實主要的煩惱都是怕孩子還太小,會不會什麼都看不懂、讀不懂大人的意思而讓互動、教育徒勞一場,但台灣籍的美國幼教師艾瑪姊姊非常建議爸媽在嬰兒時期就多跟孩子玩,並提出可以幫助寶寶發展的5個互動重點給大家參考!
作者: 實習編輯 鄭茗方
睽違六年,終於等到樂壇天王周杰倫發行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其中在〈粉色海洋〉歌曲開頭便可以聽到兒子Romeo可愛稚嫩的童音:「Hi~小妞! 要上我車嗎?嗯~我很帥喔!準備好了嗎? 要去兜風嗎?」想不到在15日釋出的MV中,Romeo不只獻聲還現身啦!
作者: 妞新聞
對爸媽來說,兒女是生活中的一個責任,但對小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世界的神,即使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多不聽話、多叛逆,都依舊會愛著自己的爸媽,而爸媽的言語也都能狠狠的傷害到孩子,但孩子的愛不是無限的,當「愛的存款」用完,孩子就真的會頭也不回地離開爸媽!
作者: 實習編輯 鄭茗方
近年寶寶游泳熱潮興盛,也不乏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寶寶戴著脖圈在水中漂浮的可愛畫面,或是由爸媽帶著寶寶一起下水,但寶寶游泳對身心理發展有什麼益處?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