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iNi Su
8歲小孩跌倒後撞到頭,看似無礙,為什麼3小時後會陷入昏迷?兒童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頭部撞到非小事,就算還能站、能說話也不表示萬事OK。有幾點,爸媽必須持續觀察......
作者: 戴筠
當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你準備怎麼教他說話呢?要幫助孩子發展語言,除了唸故事書,讓孩子多聽兒歌、童謠也是很好的方法喔!兒歌不但可以增進孩子的字彙及表達能力,也可以提升孩子對文字的敏感度。
作者: 江睿毓
很多時候當父母來找心理醫師,希望改善親子溝通的時候,往往小孩都已就學,甚至學校畢業,待業好幾年了。這時候再來請教如何跟孩子溝通,希望我們傳授個三招兩式,就能讓問題迎刃而解,那也真是太抬舉我們了。
作者: 周品攸
再忙都要說故事給孩子聽!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因此醫師都會建議孕期可跟肚子裡的胎兒多說說話。然而,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從坐月子期間就開始說故事給他聽,有助提升寶寶的記憶力!
作者: Editor
懷孕期間滿懷著母愛,看似自言自語地經常對腹中胎兒說話,是為親子未來的相會做好暖身準備,也是一種預習。用滿心歡喜而且全然接納的態度迎接孩子,這件事本身極其重要。
作者: 周品攸
一名6個月大新生兒被父母傳染武漢肺炎後,躺在病床上的他,傳播力竟然也很強!不會走、不會說話的小小孩,究竟是透過什麼途徑散播病毒的呢?看看兒科醫師怎麼說。
作者: Hello醫師 文: Dylan Tang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相信許多家長都目睹過孩子和看不見的朋友聊天,有時甚至還和他們玩在一起。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想馬上帶孩子做心理輔導,但父母其實不用著急或擔心,因為您的小孩有一個幻想朋友,其實是正常的現象。
作者: 香港01
在一段戀愛關係中,通過行動來顯示你對伴侶的愛和支援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用語言來表達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不過當伴侶無時無刻都將「我愛你」這句說話掛在口邊,令到本來充滿濃情愛意的表白也不小心淪為一句沒有特別的公式說話。其實有時情侶、夫妻相處最動人的情話,可能就是藏在日常生活中,每個有意無意的真誠對話裏。
作者: 魏婕綝
「咦?怎麼孩子最近說話經常卡卡的不流暢?有時提醒他先想好再慢慢講,反而造成他緊張,容易支支吾吾……」其實父母要以耐心和正向的態度引導孩子表達,便能有效改善口吃症狀,培養出說話流利的孩子。
作者: 香港01
語言學教授堀田秀吾寫書《鬼速拉近關係的男女撩心語言學》,解構男女說話大不同,女生愛誇讚與婉拒,模糊其詞不一定是「收兵」所為;男生說的「對不起」其實是「停戰協議」,女生真不該窮追猛打。不過,筆者卻覺得道歉不分男女,但一句「對不起」談可容易?
作者: Editor
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說話,只好利用「哭」來向父母表達他們需求。所以,哭不見得都是不好的。隨著照顧寶寶的天數增加,父母也將逐漸會分辨寶寶不同哭聲所代表的意義。
作者: 實習編輯 劉馥瑄
「跌倒而已!哭什麼哭?」、「買什麼玩具?不可以!」……爸爸們是不是都會這樣與孩子說話呢?但這語氣與說法卻會讓孩子建立起,「爸爸好兇好討厭的想法」。因此本文教你如何跟孩子正確對話,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作者: 周品攸
當寶寶還只是個新生兒時,對一個初為人父母的爸媽來說,無時無刻都感到擔憂,他們試圖想理解寶寶到底想要什麼,以及引發不適的原因。但寶寶還不會說話,只能透過哭、喊叫與一些動作表達,到底大人與嬰兒該如何溝通呢?
作者: 周品攸
從寶寶一出生,父母一直不斷地對著他們說話,而這數以千計的言語中,有幾句話爸媽應該掛嘴邊,這會使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堅強、更聰明、更和善,且對自己更有自信!
作者: 魏婕綝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你不聽話,警察會來抓你!」、「媽媽沒有不乖的孩子」、「活該,早跟你說跑來跑去會跌倒」…… 你知道教養孩子時,大人的負面語氣與態度,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格與發展造成什麼影響嗎?怎麼說話才能讓親子關係更融洽、孩子更好教?
作者: 周品攸
寶寶按摩,不只能讓身體放鬆,同時也能帶給寶寶心理上的安慰!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只能用哭泣來表達身體的不適,很可能是因為鼻塞、長牙疼痛、腹部脹氣、便秘等,此時爸媽不妨運用「足部反射療法」,按按寶寶的腳底,就能舒緩這些不舒服囉!
作者: 林靜莉
近日網路流傳使用類固醇竟然會引起皮膚疾病!搞得人心惶惶,就連家有過敏、氣喘兒的爸媽看了都捏把冷汗,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食藥署出面說話了!
作者: 周品攸
媽咪們都怎麼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呢?不能跟陌生人說話?陌生人給的糖不能吃?不管怎麼教,爸媽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尤其當兒童被性侵、綁架的新聞出現時,更是令爸媽心驚驚!怎樣的安全教育才是好的呢?雖說沒有一定標準,但本文將分享一位來自美國的媽媽所提出的10準則,爸媽們可以參考參考唷~
作者: 香港01
小別勝新婚,對於未結婚的人來說,這一句說話是耐人尋味的!彼此相愛的戀人,雖然日日見未必能增進感情,但小別一陣子也不至於會勝新婚吧。但結婚後,你就會明白這句說的道理所在,正如職場上的「少做少錯,沒做沒錯」,情場上亦然,「少見少爭吵,不見無爭吵」,少爭吵自然更開心,心理更健康。
作者: 湯佳珮
擁有如同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彷彿會說話的美麗大眼睛,她,就是知名主持人侯佩岑。大家對侯佩岑的印象,不外乎有著甜美笑靨的前主播、口才流利的節目主持人,也是許多人心目中永遠的女神。不過,下了螢光幕的侯佩岑,也是兩個孩子最親愛的母親,大兒子Ian目前4歲半,小兒子Ethan目前1歲半。究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侯佩岑秉持怎麼樣的教養哲學?在親情關係中,她如何定位父母與孩子的角色?她又是如何調適自己,在多重身分中取得平衡?
作者: 香港01
雖然嬰兒喜歡照顧者提高聲調跟他們說話,會有非常可愛的反應,但是一項新研究指出,嬰兒在5個月大的時候,喜歡聆聽同伴的聲音勝過於母親的聲音。
作者: 高旻君
開學了,您家寶寶也開始上幼兒園了嗎?有時回頭去看寶寶小時候的照片、影片,學翻身、學走路、學說話,爸爸媽媽是不是常感嘆:「時間過得好快啊!」寶貝的成長只有一次,每個瞬間的照片、影片都是最珍貴的回憶,這些回憶一定要妥善保存,所以現在就要介紹爸媽一個非常容易上手又好用的個人雲端儲存裝置。
作者: 杜韻如
一般而言,3歲半至4歲的兒童,語音能力已逐漸趨於成熟,能夠正確發音和以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如果爸比媽咪發現,孩童到了這個年紀還是很難聽得懂他在說些什麼,或是說話時不斷重覆同一個單字、突然停頓、速度有異常、表達動作似乎有困難,就要開始留意他是否有「構音異常」或「語暢障礙」的問題了。
作者: 周品攸
「孩子怎麼不太愛說話?」、「我的孩子好像比較喜歡獨處?」對於上述這些表現,家長難免感到憂心,怕小孩太過孤僻會影響往後的學校生活與人際關係,透過專家的指導,教爸媽培養孩子合群的好性格。
作者: 周品攸
好奇怪,孩子在家跟家人互動都沒問題,也很活潑,為什麼一到了學校就突然不說話了?大部分爸媽都以為孩子只是害羞、內向,但其實孩子很可能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
作者: 戴筠
寶寶可愛的「牙牙學語」是成長發展的必經過程,這個階段需要外界大量的刺激與大人有意識的引導。有的孩子不到2歲就能說出一連串連貫的短語、將大人說話的神態學得活靈活現;有的孩子則是遲遲不肯開口說話,讓父母相當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