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餵母乳不僅可以增加寶寶抵抗力,還能增進母嬰的親密感,所以有越來越多媽咪選擇親餵母乳,但乳汁畢竟是透過母體供給給寶寶的,深怕不小心吃錯東西,害寶寶也一起吸收,尤其是用藥問題更令哺乳媽咪擔心。
作者: 編輯部
懷孕後,妳的身體承受巨大改變,孕期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來。好不容易,撐過懷孕初、中期,終於來到懷孕後期,妳卻發現胯下好痛,而且一天比一天還痛,有一天一覺醒來,竟然痛到走不動,該怎麼辦呢?如何早點預防這種痛呢?
作者: 李純瑩
產後頭痛就是頭風嗎?其實我們可以將產後頭痛的原因大致分為三種,因受風寒、風邪而頭痛是頭風;因疲累而氣血不足的頭痛是血虛;因氣血不流通而瘀阻的頭痛是血瘀。這三種原因會造成不同類型的頭痛,因應方式也不一樣喔!
作者: 戴筠
「唉呦,哺乳期就是安全期,不需要避孕啦!」「只要親餵母乳就不會排卵喔!」爬梳網路母嬰論壇,總能看到一票網友提出「哺乳期不會懷孕」的主張。的確,純餵母乳的人有高達98%的機率不會懷孕,但如果邊餵母乳邊餵配方奶,或有一搭沒一搭地餵母乳,就可能在哺乳期愛愛時二度中獎。不想這麼快又懷孕的媽咪,最好乖乖做好安全措施,以免收到「意外的驚喜」。
作者: 編輯部
產後一個月,真的要小心吃!一位知名女藝人日前在臉書分享,產後14天突然發生血崩,事後回想可能前一天喝了鱸魚湯,湯中含有少量薑絲惹的禍。這個事件,可能令許多產後媽咪疑惑,產後一個月真的不能吃含薑食物嗎?坐月子還有哪些食物要小心吃呢?讓吳明珠中醫師和營養師替妳專業解答!
作者: 陳萱蘋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健身部落客Eva成功剷除產後肥胖的18公斤,就是靠著運動和飲食,然而人人皆知的法則,她是如何貫徹始終?其中隱藏著哪些「吃與動」的小祕密?想要消小腹、瘦大腿的媽咪趕緊一起來動一動吧!
作者: 魏婕綝
終於捱到10個月卸貨,許多產後媽咪打算開始好好的妝扮自己,可是突然出現大量落髮的情況,怎麼辦?哪些因素造成頭髮直直掉?怎麼做才能改善?趕緊聽聽皮膚科醫師的建議,讓媽咪恢復產前柔亮濃密的秀髮!
作者: 戴筠
常言道「一孕老三年」,許多媽咪都會抱怨生完孩子以後驟然變老、變先生口中的「黃臉婆」。女性產後為什麼特別容易老化?哪些遺傳體質的人老得特別快?產後抗老適合吃什麼?如何透過運動讓自己變年輕?
作者: 郁筱惠
產後媽咪歡喜迎接新生Baby,如果必須在家坐月子,該怎樣DIY輕鬆料理月子餐,既營養又簡單呢?本篇單元特別為媽咪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以及營養師,教媽咪產後如何在家輕鬆吃!
作者: 郁筱惠、陳思華
為何產後媽咪依舊大腹便便呢?媽咪好不容易卸貨成功,肚子贅肉卻賴著不走,到底該怎麼消除產後大腹便便的腹部小肉肉呢?且帶您請教專業的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教您產後從飲食、運動下手,達到快速燃脂及瘦肚的正確方式。
作者: 戴筠
在經歷備孕、懷孕、待產、生產的漫長過程,辛苦的媽咪終於到了最後一個階段「坐月子」。以中醫觀點,坐月子不僅可以休養生息,如果調養得好,更可以趁機改善體質、祛除原先身體所有的疑難雜症。坐月子是門大學問,除了飲食上的禁忌,進補方式、選擇在家恢復或到月子中心,以至心理層面的調適,在在影響媽咪身心復元情況。本文從飲食、護理的角度剖析坐月子應注意的「眉角」,讓媽咪坐月子一次就上手!
作者: 湯佳珮
懷孕與產後,許多人都有腰痠背痛的困擾。孕期的腰痠背痛大多較難立即舒緩,不過產後就有許多方法有助於改善腰痠背痛。本文中醫師將告訴您許多日常生活上可以簡單執行的妙方,讓您輕輕鬆鬆就可以擺脫腰痠背痛的困擾。
作者: 戴筠
「奇怪,聽長輩說生完小孩就不會再經痛,為什麼每次月經來還是痛得受不了?」許多人以為只要月子坐得好就可以和經痛說Bye-bye,但其實經痛分為不同類型,如果是繼發性痛經,就必須徹底根除子宮內病灶才能改善痛經症狀。此外,產後若沒有妥善護理,頻頻久站、彎腰、下蹲或搬提重物,就可能在老化前提早出現骨盆底器官脫垂。
作者: 陳怡均
歷經40週辛苦的孕程,寶寶終於誕生,此刻媽咪可以開始休養ㄧ段時間,而產後的一個月就是俗稱的坐月子。為了讓媽咪能好好調理身體,生活起居方面都受到不少限制。到底該如何坐月子?有哪些方式?面對長輩們琳琅滿目的傳統禁忌,媽咪是否都得完全遵循?
作者: 林嬪嬙
媽咪生產後除了照顧寶寶之外,也應該多注意個人身體狀況,包括乳房問題、惡露排量及情緒方面等,千萬勿將重心全放在寶寶而忽略了自己,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回診時諮詢醫師,必要時甚至提早回診做適當的處置。
作者: 戴筠
有人說,自然產像一場馬拉松,媽咪在抵達終點後往往會累得渾身無力。但其實產後開始照顧寶寶才是耐力賽的開始,此時腰酸背痛的症狀也會悄悄上身。本文請復健科醫師教導正確的餵奶、換尿布姿勢,並提供穩定韌帶與拉筋的運動;並請中醫師教妳鑑別自己的體質,用針灸、按摩、藥膳對症下藥。還在胡亂搥背吃止痛藥?用對方法,就能讓產後腰痠背痛退散!
作者: 戴筠
在歷經一場浴血奮戰後,辛苦的媽咪終於攻上灘頭堡,順利「卸貨」。這也代表9個月的長征到此告一段落,隨即開始進入42天的產後恢復期。媽咪在這段期間除了調適身體,還要學習照顧寶寶、哺乳,身心壓力不可謂不大。本文從傷口狀態、子宮狀態、惡露排放、泌乳、飲食、清潔、排泄、心理狀況等不同層面深入分析產後恢復的進程、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作者: 許家寧
許多女性在享受成為母親的榮耀之餘,仍希望外型上依舊保持年輕美麗,尤其孕期中大腹便便的模樣,總讓媽咪感到自信低落。因此,產後的體型恢復便成為女性汲汲營營努力的目標,但減重過程既漫長又辛苦,飲食與運動更是得相輔相成,究竟該如何下手,才能順利掌握理想體重,讓瘦身不再成為無法達成的夢靨?
作者: 林嬪嬙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好不容易生下可愛的寶寶,媽咪之前的辛苦一下子煙消雲散。然而,隨著產後狀況如掉髮、掉牙齒、月經不順、怕冷等問題一一浮現,讓不少媽咪憂心忡忡。究竟這些問題為何會發生?媽咪又該如何有效解決呢?
作者: 戴筠
懷孕期間,為了給寶寶最豐富的營養,媽咪在九個月內努力把體重往上加。但在「卸貨」那一刻,辛苦的媽咪卻也開始苦惱如何把體重往下降。有媽咪想靠運動減肥,卻因家庭工作兩頭燒而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有媽咪想靠節食甩肉,但還在坐月子、哺乳期,對於如何才能兼顧營養與消脂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想知道產後減肥怎麼吃?自然產、剖腹產分別可以做什麼運動?且看專業營養師、運動教練怎麼說…
作者: Little fish,Gloria
第一胎產後拼命喝、拼命吃,盡量讓寶寶吸奶促進乳汁分泌,但網站或醫生說的發奶方法都沒效,現在第二胎又要來報到,好擔心第一胎情況重演,應該怎麼辦呢?
作者: 魏婕綝
「間隔多久生下一胎才適合?」對於有生育計劃的夫妻而言,難免會覺得猶豫,到底該集中火力繼續努力?還是間隔長一點的時間再生比較適合?除此,自然產與剖腹產的間隔時間是否有所差別?不妨聽聽專業婦產科醫師的建議!
作者: 吳炫璋主任
醫學上有一個正式針對「產後」這段時期的名詞稱為「產褥期」,產褥期是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從胎盤娩出至接近正常未孕狀態的一段時期,一般是指生產完後約6~8週的時間,產褥期的婦女在生理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子宮與泌尿生殖系統的復原、乳房的泌乳、循環系統與消化系統的變化等。而水腫發生在產褥期可以分成病理性與一般生理性的水腫,如下所述。
作者: 郁筱惠
妳了解生產後該怎麼觀察自我的生理變化嗎?產後究竟何時需要回診?雖然產後各大醫院都會有專業衛教人員,指導媽咪產後復原的重點事項,但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產後媽咪,往往因為產後疼痛、精神欠佳、身心疲勞,實難熟記每項重點,故本文特邀請周產期醫學會秘書長陳治平醫師,再次指導媽咪產後六週內復舊期的健康小叮嚀!
作者: 編輯部
長時間照顧寶寶、抱著他,發現自己變成虎背熊腰了嗎?產後坐月子期間吃很補,之後又沒有時間運動,下半身(大腿、臀部)開始變得粗壯、肥大嗎?產後媽咪不僅必須花許多時間在寶寶身上,對自己的身材也相當苦惱,擔心回不去了。本文邀請到專業教練來教您如何將令人在意的掰掰肉、虎背熊腰、粗腿肥臀甩開!一起站起來動一動吧!
作者: 編輯部
許多醫師、營養師、專家皆指出「產後六個月的時間內是瘦身期的絕佳時間」,但是要如何瘦的健康、瘦的勻稱,才能回復到產前曼妙的體態與完美曲線呢?本月號請到專業瑜伽老師Kady,示範有別於坊間的瑜伽招式──產後芭蕾瑜伽,舞動專屬妳的迷人身軀,擁抱婀娜多姿的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