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帶一歲半幼兒騎車上班,因小孩未戴安全帽被檢舉開單,讓爸爸感嘆,現在要臨時且合法帶寶寶騎車好難!真的是這樣嗎?
作者: 高旻君
天氣變化大,加上疫情有升溫趨勢,現在又有很多父母都是雙薪家庭,小孩很早就要托嬰或上幼兒園接觸團體生活,爸媽更加擔心孩子健康拉警報!專業兒科醫師提醒,掌握鋅+維生素C+維生素D3三大營養素,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保護力。
作者: 王佳琦
2025年6月,一名新北市私立幼兒園的教師被控對一名4歲男童施暴,孩子是轉學生,本就需要時間適應環境,但剛轉學沒多久,就常跟父母哭訴耳朵痛、頭被打,家長調閱監視器果真發現幼師不僅拉扯男童,還強力推孩子的頭去撞牆……整起事件的後續是老師離職、教育部介入調查,但這些懲處能抹滅一個小孩心靈的傷痕嗎?
作者: 高旻君
想要寶寶學得快、反應好,該補充什麼營養?小兒科穆淑琪醫師說明,3歲前是幼兒大腦發展關鍵期,想要加速寶寶大腦發展、提升學習力,關鍵營養在於「神經鞘磷脂」。神經鞘磷脂是大腦神經髓鞘化的關鍵,而充足的神經鞘磷脂對寶寶各方面的認知發展都有助益,家長們不可忽視!
作者: 江睿毓
孩子的第一個正式老師,通常是幼兒園的老師。他的重要性,絕不只是幫忙照顧孩子而已。一個好的幼兒園老師,不僅陪伴孩子快樂成長,還能塑造孩子的好人格,給與孩子正面的影響力。
作者: 江桂香
一個月大嬰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住進加護病房,總共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其中8天需要接受供氧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作者: 游資芸
(2025.06.04更新)寶寶翻身、學坐、爬行、站立、行走,每一個進步都是爸媽驚喜的發現!職能治療師教爸媽,如何觀察寶寶的發展,以及各階段可帶寶寶做的10項運動,讓寶貝的每一個成長皆卓越!
作者: 阿包醫生
根據衛福部保護司統計顯示,每年平均有2000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93%為家內案件,父母為主要施虐者甚至達84%之多,讓雙親抓狂、動手施暴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亂丟玩具、不睡覺等事。
作者: 游資芸
母愛偉大,創造生命奇蹟!雲林一位媽媽患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但只要胎兒還有心跳,她就絕不放棄,奮力安胎至最後一刻,也要守護到女兒誕生!
作者: 王佳琦
因為剴剴案還有其他受虐兒童案件頻傳,托育安全、品質和多元服務的議題受到高度的社會關注,因此在2025年5月8日行政院正式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確立要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的核心原則,設立專法來強化2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法治制度,期望台灣托育環境能更完善,真正受惠於更多家庭和兒童。
作者: 許嬰寧
兩歲安寶開始有點「面子問題」,這是個成長的重要指標,他開始覺得會不好意思、覺得有自尊心、覺得想要表現、想要被稱讚、不想要被指責,這當然是好事。
作者: 劉璦泇
每當家裡的小朋友生病時,除了發燒的症狀外,家長們最害怕的症狀往往就屬孩子不吃不喝了。 除了腸胃炎會引起嘔吐與腹瀉以外,幾乎所有常見的嬰幼兒感染症都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食慾不振的狀況。 若是上呼吸道感染,更是會引起喉嚨紅腫,甚至是咽喉扁桃腺化膿的情形,更加影響孩子的食慾。
作者: 馬光醫療網
家長常常接到幼兒園或是小學老師的電話,說小朋友總是不專心或者坐不住嗎,甚至有些老師會說您的小孩過動了,讓家長們都擔心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ADHD。
作者: 游資芸
手機,是你最常用來幫寶寶拍照的工具嗎?別以為手機拍照,就只是拿著拍而已,其中藏有大學問!3位身為爸比的Pro級攝影師傳授獨門密技,讓你幫寶寶拍照,從此打遍天下無敵手!
作者: 戴筠
清明節是我們祭祖的重要日子,但關於掃墓,也有許多習俗和禁忌需要注意。像是孕婦、小孩能不能去?掃墓該準備哪些供品?祭拜時有沒有特別的規矩?這些都是大家常有的疑問,我們請民俗專家帶讀者了解清明節的相關習俗,一次掌握與媽咪&寶寶有關的禁忌與做法!
作者: 王佳琦
(2025.3.31更新資訊)台北市政府在班班喝鮮乳停辦之後,提出「生生喝鮮乳」政策,預計在2025年清明連假後全面啟動上路,國小預計4/7~4/13試營運、國小及幼兒園則是一併在4/14全面正式上線,預計將有18.4萬名台北市公、私立國小及幼兒園學童受惠。
作者: 陳菁兒醫師
「醫師,妹妹說她的胸部有點癢癢的,但我看起來很平阿,這樣算開始長胸部了嗎?」 「媽媽,長胸部不只是看大小,她其實乳房有開始發育了喔!來我跟你說怎麼摸。」
作者: 江桂香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
作者: 游資芸
痛失愛子,讓爸爸非常難過自責!注意!即使是很淺的水也有可能讓幼兒溺水,5公分高的水位就有可能讓幼兒溺斃!多一分防範,多一分安全,幫嬰幼兒洗澡時,一秒鐘都不能離開浴室。
作者: 阮湘雯
哈佛兒科醫師 Dr. Ferber 指出:如果食物是身體的養分,那麼睡眠就是大腦的養分。身為父母,我們會希望孩子吃飽長身體,不會故意讓孩子挨餓。孩子如果睡不飽,那麼他的「大腦就會挨餓」。
作者: 游資芸
只能說,現在小孩們的求生欲完全不強欸(笑)!他們難道不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重要嗎?好吧!真的不能強求。
作者: 江睿毓
網紅陳彥婷與「巨人」老公育有兩子,時常分享育兒日常。昨晚原本是平凡的宵夜時光,卻意外發生驚險插曲——4 歲兒子黃金吃串燒時不慎噎住,完全說不出話!幸好巨人全程盯著,立刻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成功化解危機!
作者: 阿包醫生
門診中不少爸媽不曉得要額外幫寶包補充鐵質,大多以為靠母奶或配方奶就能攝取足夠鐵質,然而寶包與生俱來的鐵質大多是在媽媽肚子裡所攝取儲存,但在出生6個月左右就會消耗殆盡,這時就須從食物中攝取鐵質,以下來說說如何幫寶包聰明補鐵。
作者: 黑倫醫師
幼兒氣喘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診斷過程充滿挑戰。醫師提出幾個實用問題,幫助家長初步評估幼兒是否可能罹患氣喘,並強調早期識別與專業治療的重要性。
作者: 林宜屏
新北市一家幼兒園被家長指控有不當體罰狀況,只要小朋友遲到就得做倒立趴地撐牆 10 分鐘。面對早上起不來的孩子,傳授5妙招讓孩子順利起床!
作者: 林宜屏
北市又見幼兒園猥褻幼童事件!教保員陳羿翰猥褻、不當對待幼童行為屬實,處最重罰款60萬元、解聘,且終身不得擔任教保人員。 但爸媽到底要怎避免孩子遭到狼手?韓國性教育專業講師朴美愛強調,父母應該把握 3~5 歲性教育時機,從小幫孩子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因為性教育不只要學習性知識,更是人權與態度的教育!
作者: 游資芸
這麼小的孩子得新冠重症,真的好心疼!呼籲家有嬰幼兒的家庭,同住家人儘快施打新冠JN.1疫苗!
作者: 王佳琦
最近thread流傳用保溫杯自製蒸鼻器緩解寶寶鼻塞的影片,日前還受許多爸媽大力推薦,沒想到看似簡單有效的方法,卻藏著「燙傷」的危險,目前已有幾個嬰幼兒因自製蒸鼻器而送醫治療。
作者: 游資芸
麻疹病毒來勢洶洶,傳染力極強,走過路過就可能感染,「一人中鏢,十人中獎」!孕婦不建議打麻疹疫苗,嬰幼兒尤其需要注意,可能併發耳炎、肺炎與腦炎,致死率高達5%~10%!爸媽一定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現這4大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