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台灣正面臨嚴重的水荒,去(2020)年沒有颱風登陸,加上降雨少,使得中南部水庫快見底,4/6起苗栗、台中都將「供5停2」限水,提醒大家連假期間記得儲水。不過也因缺水危機,有些人會到山區取用山泉水,日前就有人生飲山泉水,竟出現發燒、腹瀉等情形,檢查後竟是寄生蟲纏身!
作者: Editor
恙蟲叮咬跟一般蚊蟲咬一樣嗎?感染者未經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60%!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例,但從4月感染數會開始攀升,到6~7月達到高峰。清明掃墓或連假出遊,務必做好5項防蟲措施,防範恙蟲病威脅!
作者: 周品攸
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型感冒,10多歲女學生高燒、腹瀉症狀持續1個月才確診為「傷寒」,也是今(2021)年首例本土確診病例。醫師警告,若未及時發現及治療,嚴重恐會腸穿孔,致死率高達1成!
作者: 周品攸
「腦炎一直都是個難對付的對手…」兒科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日前有名幼童因為發燒送急診,又接連出現痙攣現象,疑似是腦炎在作怪,趕緊轉往林口長庚加護病房,目前仍在監測治療中。
作者: 周品攸
公費流感疫苗從開打以來已接種600.2萬劑,為了讓疫苗發揮到最大的效益,釋放出41萬劑流感疫苗給全民施打,呼籲重點族群盡快接種,加強自我保護力。
作者: 周品攸
時序入冬,冷空氣直撲使得慢性鼻子過敏的孩子更加嚴重。一名男童從小就容易過敏、鼻塞,近日因右眼腫脹、發燒掛急診,經檢查之後竟是鼻竇炎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再晚一步恐怕會造成失明,甚至危及性命!
作者: 湯佳珮
「得玫瑰疹,一定會發燒嗎?」「玫瑰疹會傳染嗎?」「玫瑰疹會拉肚子嗎?」「得玫瑰疹,還可以上學嗎?」這些都是許多網友搜尋的熱門關鍵字,究竟玫瑰疹的發燒型態為何?如何照顧與預防?一起來看看。
作者: 周品攸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必須按齡接種疫苗,有些疫苗注射過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後遺症,只要沒有危及性命都算正常。但日前竟有衛生所護理師一時疏忽打錯針,使得小男童返家後高燒不退。
作者: 戴筠
泌尿道發炎是很常見的嬰幼兒疾病,0~3歲感染比率大概有15%,以腎臟炎最常見。但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寶寶包尿布,很容易與感冒、腸胃炎混淆,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本文邀請兒科專家,教媽咪在第一時間判斷泌尿道發炎病兆,為北鼻健康把關!
作者: 周品攸
自從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因為零星個案接種後有不良反應,使得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打,導致幼童的接種率比往年低很多。然而,有一名早前已施打過流感疫苗的男童,近日因出現發燒、食慾不振掛急診,結果A流、B流都呈現陽性,不禁讓家長疑惑,為什麼接種疫苗還會中標?
作者: 湯佳珮
當寶寶發燒、腹瀉時,爸媽在家應如何照顧?何時要盡快就醫?如何替寶寶量體溫才正確?額溫、耳溫、肛溫,幾度算發燒?可以用酒精擦寶寶的身體嗎?寶寶腹瀉要泡半奶嗎?
作者: 周品攸
不可輕忽「肺炎鏈球菌」的危害!日前有一名10歲男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送醫,但病情來的又急又快,短短三天,男童的肺部全白,經醫療團隊搶救後,仍回天乏術…
作者: 周品攸
秋冬之際,病毒總是蠢蠢欲動。近日2歲以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高兩成,由於症狀大多為發燒、流鼻水,因此易與流感、感冒混淆,若未盡早發現,恐對孩子造成致命的危險。
作者: 林靜莉
每年秋冬正是諾羅病毒的傳染高峰期,因腹瀉就診人次年年升高,其中聚餐及校園群聚感染是常見也最嚴重的情況。面對這個來勢洶洶的病毒,怎麼防?
作者: 周品攸
一名女童因出現腸胃炎症狀就醫,被醫師診斷為一般的腸胃型感冒,不料服藥後卻未見好轉,身上出現不明疹子,送林口長庚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搶救六小時後仍不幸身亡,從發病到離世才短短四天......
作者: 周品攸
炎熱的夏天,且時有短暫陣雨,蚊蟲也在此時趁機大量繁殖,因此夏季容易傳出登革熱疫情。今(2020)年已累計9例感染登革熱本土案例,集中在桃園市。
作者: 周品攸
帶著寶寶外出時,一定會出動嬰兒推車,爸媽更方便省力,遮陽罩又能幫助寶寶防曬,但你知道嗎?在大太陽底下,被罩住嬰兒推車不僅不能幫助寶寶降溫,還容易成中暑的推手。
作者: 周品攸
國內新增4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其中一名男嬰僅3個月大,堪稱是本土史上最小病例!由於日本腦炎疫苗須15個月以上才能打,男嬰來不及打疫苗就感染,小小孩該如何預防呢?
作者: 周品攸
國內出現年紀最小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一名4個月大男嬰吃了自製副食品後,陸續出現便秘、食慾差、呼吸急促及發燒等症狀,沒想到竟是肉毒桿菌中毒,雖然經治療後有好轉,但到底是哪種食物感染的仍待釐清。
作者: 戴筠
時序進入秋冬,又到了流感高峰期。孕期罹患流感不但有可能合併肺炎或死亡,腹中寶寶也可能因為媽咪出現發燒症狀而衍生早產、神經管缺損或畸形的風險。想避開流感病毒的威脅,除了接種疫苗,更該積極強化抵抗力。本文整理出9大優質營養素,並從中選出5種超強食物,讓孕媽咪在流感季節吃出黃金免疫力!
作者: Editor
寶寶感冒、發燒時,爸媽們總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確定這樣餵食對不對、那樣照顧好不好。除了必須提供適當的水分、充足的休息,孩子食慾不振時,如何補充對的營養,才是早日康復的關鍵喔!
作者: 林靜莉
腦膜炎,一個不常見卻讓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疾病!腦膜炎的初期症狀和流感很像,因此第一時間確診不易,需要透過照顧者的觀察與醫師的診斷才能盡早發現治療。
作者: 周品攸
武漢肺炎臨床症狀表現大多為發燒、四肢無力、乾咳、呼吸困難等,嚴重可能呼吸窘迫、嚴重肺炎、休克,甚至死亡,但如今卻多了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不同年齡層的症狀表現也有所差異,不得不說它真是一個智商高、應變能力佳的病毒…
作者: 周品攸
接連三天共17例國外旅遊返台確診武漢肺炎的案例,更創下3/16單日新高!其中一名還是高中生,引發各學校及家長高度警戒。指揮中心宣布,除了全台師生本學期不得出國外,若民眾執意前往旅遊警示第三級國家旅遊者,將不得領居家檢疫補助並公開姓名。
作者: 周品攸
常拉肚子又合併發燒,恐怕是「克隆氏症」惹禍!一名小四男童連續多日出現腹瀉、發燒,誤以為是腸胃炎,用藥後一周未見好轉,才發現男童的大腸出現大面積的潰瘍,切片檢查後竟是罹患克隆氏症。
作者: 周品攸
武漢肺炎的病毒詭譎多變,有些除了「無症狀」以外,嬰幼兒感染甚至還出現非典型的腸胃道症狀,讓兒科醫師直呼:太狡猾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作者: 周品攸
昨(2/25)才剛開學,就傳出一名11歲男童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屬於家庭群聚感染,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男童在寒假期間有上補習班,目前該班也已停課。首例兒童確診讓家長慌張不已,到底該怎麼辦呢?
作者: 周品攸
下周二(2020/2/25)就要開學了,許多家長都很擔心孩子上學後,會不會更容易造成群聚感染?該如何替孩子做好防疫措施?衛福部疾管署請到兒科醫師黃瑽寧來給家長幾個小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