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青少年 共有44筆資料

寶貝健康 6 歲童「心房中膈缺損」,免開心、免全身麻醉順利補「破洞」 4 天出院

作者: 林宜屏

衛福部表示,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及心律不整是造成兒童及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心房中隔缺損占先天性心臟病 10~29.6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早已可以使用心導管技術取代開心手術,這種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快,大大提升孩子恢復健康的機率。

親子教育 15歲國中生勇奪亞洲技能賽金牌,許有崴:「頭都洗了,路再硬也要走完」

作者: 親子天下

每到選校季節總有人問,該選高中還高職?在彰化縣花壇國中,這個抉擇並不困難。 去年剛奪得「亞洲技能競賽」青少年組電氣裝配金牌的許有崴,巨幅海報登上外牆,成了學校招生活廣告,一路培育他的花壇「職人班」也逐年擴大規模,得到越來越多國中生的青睞。

學習當爸媽 13歲女兒一年不用手機 爸爸也收穫滿滿

作者: 親子天下

大人常抱怨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社群媒體,影響睡眠、成長與學習。但一名爸爸把青少年女兒送到不能用手機的學校一年後,發現全家的收穫良多。或許需要反思與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寶貝健康 長高不是夢!從營養啟動計畫,青少年如何吃出高度成長?

作者: 侯家瑋醫師

家有青少年,父母擔心的問題有千百種,其中在孩子成長階段到底有哪些不能缺少的營養素?要如何選擇?如何攝取?

部落客專欄 疼愛有法!5招幫助高需求孩子戰勝分離焦慮

作者: 森林媽媽 cozy vibe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在嬰兒跟學步期,也就是 6 個月到 1 歲之間發展階段中是很正常的行為,學齡前兒童也常見,但通常在 3 歲以後分離焦慮的狀況會逐漸緩解。在部分的學齡前兒童,會發展成影響到日常、校園生活或出現恐慌發作,而被醫療團隊診斷為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通常較少見於青少年或成人。

家庭關係 常用 YT、IG 的青少年網路風險有多高?兒盟:超過2成曾遇網友提特殊要求

作者: 親子天下

暑假到了,孩子抱著手機不放嗎?兒福聯盟調查國高中生使用網路的現況和風險,發現青少年課餘使用網路的時間愈來愈長,且最常用影音和社交平台,卻缺乏相應的網路安全知識,孩子可能陷入被網友騙財、騙色、騙個資的風險中。

寶貝健康 超過 7 成孩童每週喝一次含糖飲料!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作者: Fan

炎炎夏日,含糖飲料已經成為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產品,許多兒童與青少年都喜歡在酷暑中喝上一杯冰涼的糖飲,在近乎一天一杯飲料不離手的情況下,往往造成熱量攝取過多而導致肥胖,讓家長擔心不已。根據衛生福利部最近一次國民營養調查顯示,7 至 18 歲兒少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約為 26~30 %,深入調查飲食狀況時也發現兒童及青少年每週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的頻率高達七成。

新知快遞 高鐵推Fun暑假少年優惠專案!12至18歲最高享5折

作者: editor

年輕學子暑假搭高鐵也有優惠喔!今年( 2023 )高鐵特別於暑假期間(7/1至8/31)推出「少年優惠專案」,針對 12 歲至 18 歲少年可以享指定車次 5 折、75 折或 88 折優惠,青少年朋友或是家長們千萬別錯過。

專家專欄 孩子世界的「小」煩惱-我為什麼要上資源班?

作者: 陳儀安

已經是青少年的達達緩緩地說出:「我國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就被大家笑,大家說我很笨所以要上資源班。漸漸的大家都不跟我玩,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我去上資源班就要被大家笑。我不討厭上資源班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因為這樣就討厭我。」

學習當爸媽 對孩子最大的期待不再是結婚生子、高薪工作!美國父母調查反映全球心聲

作者: 親子天下

爸媽們曾因為自己帶孩子的想法、做法與過去世代不同,而懷疑自己嗎?美國針對兒童與青少年的父母進行的大調查,發現了全球爸媽共同的時代現象。大家愈來愈尊重孩子的個人差異與發展,也享受育兒人生,但卻潛藏一項廣泛存在的危機⋯⋯

學習當爸媽 孩子選擇不聽、自動略過媽媽的聲音,是邁向獨立的過程!?

作者: 親子天下

媽媽的話,孩子常常「有聽沒有到」嗎?孩子不是故意不聽、叛逆,而是隨著他們成長,在各種聲音的洪流中,會自動濾掉媽媽的聲音。媽媽別傷心,因為這是他們成長的生理歷程,而且媽媽的話,對他們來說不只是聲音……

親子教育 幼兒園可能也存在霸凌!孩子出現這些行為要當心!

作者: 實習編輯 鄭茗方

霸凌是許多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經歷。根據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調查指出,多達一半的兒童在就學期間都曾遭遇霸凌,且至少 10% 的兒童長期受到霸凌。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校園霸凌其實從幼兒園就存在!

防疫懶人包 嬰幼兒長新冠性格大變:化身不會說話的暴躁小怪獸、突然猝死…

作者: Editor

茂盛醫院兒科門診近日遇到幾位患有長新冠的嬰幼兒來就診,有的寶寶發生語言及情緖障礙,另有5個月大的男嬰在確診康復2個月後猝死。對此,兒科副院長簡佳裕醫師強烈呼籲:家長應儘速帶6個月大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以避免染疫。簡醫師強調,青少年施打的新冠疫苗後產生副作用只有10萬分之1的機率,至於嬰幼兒則更低,家長不要過度擔憂。此外,若嬰幼兒長新冠發生語言障礙就要即早復健,家長勿有「大雞慢啼」的老觀念,若拖過6個月再治療,恐將錯失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防疫懶人包 長新冠並非成人專利!孩童長新冠常見症狀及對策

作者: Editor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近3年,據統計,國內20歲以下的染疫人數,累計逼近80萬大關,雖然目前染疫之嬰幼兒及青少年多為輕症,對於後續可能帶來的身心影響,仍不能夠掉以輕心。

寶貝健康 兒童也會高血壓?高血壓沒症狀難發現 醫師建議要做這兩件事

作者: 親子天下

別懷疑,小朋友也會得高血壓!特別是近年來兒童與青少年肥胖人口增加,調查顯示,高血壓確實有年輕化趨勢。扣除遺傳、疾病因素外,醫師建議,小朋友也應該定期量血壓,若是BMI數值進入到肥胖階段,也應改變生活與飲食型態,才能避免高血壓纏身。

防疫懶人包 疫情燒、家人確診,你緊張到快得憂鬱症嗎?

作者: 蘊晨

原以為11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三級警戒,已經是最嚴峻的狀態,沒想到今年確診人數屢創新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郭豐榮表示,近來周遭總有確診疑慮、學校不定時的停課通知,讓大人小孩都承受巨大的壓力。

家庭關係 暖爸李李仁三句不離育兒經,他說:陪伴孩子成長是我最大的成就

作者: 親子天下

李李仁近期演出反派角色「彪哥」,演技大噴發,再度受到矚目。在新片《嗨!神獸》中他重拾暖爸角色,遇上和自己兒子同年、被喻為「天才童星」的白潤音,他如何迅速和青少年破冰?

寶貝健康 一覺醒來,男童突覺下體劇痛!黃金6小時搶救睪丸扭轉

作者: NiNi Su

睪丸雖然只佔男性身體的一小部分,卻也是男性荷爾蒙最主要的生產器官。一名13歲男童一覺睡醒,突然感覺肚子脹痛、「蛋蛋」紅腫,及時送醫確診為左側睪丸扭轉,所幸緊急開刀處理,成功保住「蛋蛋」。

防疫懶人包 擔心孩子打完BNT疫苗後心肌炎?你該留意的幾個症狀

作者: 周品攸

近日校園啟動BNT疫苗接種計畫,接種對象為12~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由於國外研究表示年輕族群施打BNT疫苗可能會造成心肌炎,讓不少家長擔憂。打完疫苗後造成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機率到底有多少?如何觀察自身症狀?小兒科醫師有答案。

防疫懶人包 3歲以下嬰幼兒新冠病毒傳染力最高,醫曝1關鍵原因

作者: 周品攸

有研究指出,0至3歲的嬰幼兒感染新冠肺炎後,傳染力比14至17歲青少年高出40%,令家長擔憂。不過近期國內傳出好消息,12~17歲的青少年除了可接種BNT/輝瑞以外,還多了莫德納這個選項,可望在開學後施打,增加保護力。

寶貝健康 0-2歲是預防過胖的黃金期!7大原則,幫寶寶建立好飲食習慣

作者: 許宜津

寶寶不就是肉肉胖胖的才健康可愛嗎?太瘦還會被嫌棄沒有養好。其實這些觀念都過時了,研究顯示兒童期的肥胖受嬰幼兒時期影響,也與之後的青少年、成年肥胖相關,不可輕忽。

新知快遞 超過4成兒童愛玩手機,小心近視從小跟到大

作者: Editor

由於現代科技的發達,使用手機、平板、桌電等3C產品機率也隨之增加,儼然是兒童及青少年生活必備品。國民健康署公布「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從幼兒園的幼童到高中生都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且隨著年齡增長,使用3C產品比率越高,以手機使用率來說,平日放學後幼兒園幼童為44.9%,而高中生為60.9 %。

學習當爸媽 養不起就遺棄? 社會局提供安置配套

作者: 林靜莉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從2012~2017年共有1747名兒童與青少年出養紀錄,也就是說每年平均有300位孩子被遺棄,如今棄嬰案越來越多,親生父母可別生了小孩後就撒手不管,小心觸法。

孕期知識 給孕媽咪的居家電磁波防範守則

作者: 安柏

E化時代,幾乎人人手中都有一台智慧行動裝置,但是也自從這類產品的問世,國內、外不斷有針對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相關研究與報導,這些報導普遍指出,電磁波對孕媽咪及幼童、青少年所可能造成的傷害,遠大於一般人。可是各類智慧行動裝置幾乎已經全盤攻占了我們的生活,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真的有如這些研究、報導指出的那麼可怕嗎?究竟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與使用方式來面對看似有益又有害的電磁波呢?

部落客專欄 新北特色親子圖書館,繽紛空間適合小小孩

作者: Wenwen小姐和寶貝們

位於新店的「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是全國第一座為青少年規劃的圖書館,有超酷的「創新學習中心暨電競館」,免費提供機械式樂高,5對5電競級多媒體設備,還能預約玩Switch!不定期舉辦科技類創新學習課程,還有適合小組做報告的「互動討論區」、半戶外「街舞區」。四樓舒適的親子共讀區,繽紛的空間,藏著圓形的秘密基地,也是適合兒童的新店親子好去處唷!這個下午就在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先看書再運動,傍晚到碧潭散步吃美食,真的是悠閒的周末行程。

醫師專欄 不只青少年,孕婦也應避免使用電子煙

作者: 曾翌捷

截至 9 月 19 日為止,全美已出現 530 起肺病個案,患者都曾使用電子煙,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已針對此次事件發表警示,呼籲青少年及孕婦不要使用電子煙產品,而正在嘗試使用電子煙戒除菸癮的成人,也建議應經由醫師指示嘗試其他戒除方式,以免造成傷害。

醫師專欄 國中學童的血管硬化

作者: 黃碧桃

兒童期肥胖已是全世界青少年的健康問題,其與成年後心臟血管病變的關係,是許多醫界及公共衛生專家研究及關注的。近年來,許多研究,以測量內頸動脈的內膜中膜厚度,血流引致擴張(flow-mediate dilation)及脈博速率(pulse wave velocity)來推測早期動腺粥樣硬化病變,也是測定肥胖兒童動脈硬化的有效的方法。

醫師專欄 兒童高血壓的新知

作者: 黃碧桃

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壓,逐漸受到重視,希望從兒童期就可預防成人的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在今年一月份的兒童病疾病檔案(Arch Dis Child 2018;103:96-100),英國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for Children)的拉傑(Laljr R)醫師,撰寫了兒童高血壓的新知。

醫師專欄 青少年肥胖與齲齒的關係

作者: 黃碧桃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是青少年肥胖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脂肪肝有關外,肥胖也會增加醫療花費。有損健康的飲食不良行為,遺傳基因及環境的因素,也是引起肥胖及齲齒的可能因素。

醫師專欄 影響兒童及青少年安靜時心跳速率的因素

作者: 黃碧桃

心跳速率與呼吸、血壓及體溫,是人體的生命徵象。心跳速率也可預測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在兒童期,安靜時心跳可因血壓上升,血脂肪過高,肥胖、血糖過高及缺乏運動等因素而加快,男女童安靜時心跳速率不同,且隨年齡成長而漸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