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包醫生
「兩歲多的兒子常常唱反調搗蛋,有時忍不住,我就會打他屁股。但他只是愣住,好像搞不清楚為什麼會被打,體罰小小孩是不是沒差?」朋友這樣問我,我立馬回答:「孩子都知道喔!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和記憶。」這次要來跟大家聊聊體罰對孩子的影響。
作者: 許嬰寧
兩歲安寶開始有點「面子問題」,這是個成長的重要指標,他開始覺得會不好意思、覺得有自尊心、覺得想要表現、想要被稱讚、不想要被指責,這當然是好事。
作者: 江睿毓
Sandy的兒子初一兩歲了!那一刻Sandy和王先生看著手錶對時,說著「哎呀,兩年前這時候正要進產房呢~」才發現,好多事情發生了,怎麼才兩年?
作者: 游資芸
一種語言代表著一個文化,客語教育工作者林慧君,堅持在家與三個孩子用全母語互動,她希望客語在孩子們心中,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並傳承下去成為下一代的競爭力。
作者: 親子天下
疫情影響生活型態,加上愈難控管的 3C 產品使用,時間過長的室內生活,讓孩子及早近視,英國、美國、加拿大的眼科醫師皆呼籲,要讓孩子走出戶外玩耍。
作者: 林宜屏
已經帶兩歲多女兒出國三趟的「卻斯」,分享自己帶孩子出國旅遊的心得,而很少人知道原來人生第一次辦護照不一定要大遠跑外交部,其實在家附近的戶政事務所就可以搞定囉!
作者: 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陳小弟弟是一位兩歲的活潑男孩,但他卻對新環境感到極度害怕。有一天,他的父母帶他參加一個生日派對,房間裡充滿歡笑聲和陌生的小朋友。小明一進門就縮在爸爸的懷裡,眼神躲閃且不敢發聲。他看著其他小朋友在玩耍,卻不敢加入。當有人走近想跟他打招呼時,小明緊張地捏住了爸爸的衣袖,顯露出典型的害怕表情。即便父母試圖撫慰他,小明仍然保持著警戒,不敢踏出安全的爸爸懷抱。這種情境凸顯了小孩子面對陌生環境和人時可能產生的害怕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以幫助他們逐漸克服這種膽怯,勇敢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作者: OT 莉莉當媽媽
這兩年陸陸續續有推出一些討論孩子精細動作的文章,比如孩子什麼時候拿餐具,怎麼使用剪刀、孩子拿筆的發展里程等內容,都非常受歡迎,但隨之而來的是,很多爸媽看完文章後,就來私訊問莉莉老師說~「老師,你說不要給三四歲以下的小朋友拿筆寫字,可是,我小孩他兩歲就很會拿各種筆來畫了耶,我看他畫出來的線條也很飽滿啊,那我到底要不要把他的筆搶走啊,我也很擔心老師你說的小肌肉還沒發展好會用到錯誤的肌肉耶!」
作者: Eden
三歲那年,他被奶媽一家四人性侵,噩夢整整持續了三年。而他選擇埋葬這段不堪的回憶,直到34歲那年,埋藏多年的回憶襲來,他成了三歲的孩子,困在那段似乎醒不來的噩夢裡……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得到幸福,只要有愛陪伴,勇敢面對。
作者: 高旻君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尤其對6個月內的嬰幼兒威脅最大。根據疾管局資料,台灣每年約有1,000名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高達九成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
作者: 親子天下
中文常說「兩歲貓狗嫌」,英文也有「可怕的2歲」(terrible two)的說法,但是部分專家認為,雖然這些說法看起來無害,但是深入檢討,就會發現它們有負面暗示作用。
作者: Editor
我看過有人在孩子兩歲多時,常上傳孩子背誦唐詩和乘法口訣的貼文,一副天才兒童的樣子。我很期待看著這個神童慢慢長大,成為菁英。可惜在孩子上小學後,她還是消失在社群朋友圈了。
作者: Editor
「查某人就是沒價值。」婆婆常喃喃自語。女兒兩歲多時,有一天竟然抓著洋娃娃說:「妳好笨,連這個都不會。」在一旁查看簡訊的玉璿聽了心裡一驚,立刻放下手機,大聲問女兒:「誰教妳講這句話?」「阿嬤啊!」
作者: 許宜津
孩子都快兩歲了,怎麼奶嘴還是吃不停,到底該怎麼讓孩子戒奶嘴?其實是有技巧,快把握最佳戒奶嘴時機點,別讓孩子牙齒排列不整。
作者: 戴筠
長腿名模林可彤帶帥氣兒子Adam三度登上《嬰兒與母親》雜誌封面!成為新手媽媽已經兩年多的她累積不少育兒心得,想知道她如何搞定兩歲叛逆兒?帶孩子出國發生哪些意外狀況?又是如何從菜鳥媽咪成為獨當一面的超人馬麻?這期封面故事,帶你一探究竟!
作者: 湯佳珮
小良從小就得到家人的寵愛。從一歲半開始,祖母發現小良好像對人不太有反應,對電視節目卻很有興趣,只要播放片頭音樂就會跑過去看。到了兩歲半,祖母發現他還不會講話,常常只是在玩手、拍打,祖母決定讓小良上幼幼班;老師發現小良在幼幼班不看老師、不會與人互動,也沒有口語表達,只專注陽光照下來的光影變化,於是建議帶去醫院評估是否有自閉症的可能。
作者: 黃偉俐 院長
有一次在百貨公司的電梯裡,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嬰兒車,裡面坐著一個應該兩歲多的小女孩。小女孩長得很可愛,穿著白色蕾絲洋裝,頭上還帶著銀色的小皇冠,活脫就像一個小公主。
作者: 陳萱蘋
許多爸媽認為孩子還小,帶出國不但大人麻煩,小孩對於這些又沒有記憶,實在沒必要帶孩子出國?但白袍旅人醫師楊為傑的兒子兩歲之前,已經到過7、8個國家,即便有了小女兒,親子旅行也不中斷,反而認為這一切是值得的!
作者: 彭凱莉
疝氣問題我們在他還是嬰兒時就有陸續觀察;一開始發現的症狀只有出現陰囊一大一小,以及蛋蛋出現積水的問題,但沒有疼痛或是立即的危險,所以觀察到現在三歲醫生也認為無法自癒吸收後,就決定動刀處理,避免日後出現更大的問題! 而包皮過長問題,是在小王子兩歲開始自行如廁後發現,他常常會表示尿尿部位疼痛,後來也常出現發炎和紅腫的狀況,因此泌尿科醫師評估後決定和疝氣一並處理,免除掉他不斷發炎和抹抗生素藥膏治療的過程....
作者: Viento。碧安朵’s博物館
豔寶兩歲開始,有時我會在睡前小小聲地問她:「媽媽的肚子裡是怎樣呢?」、「妳是怎麼到媽咪的肚子裡呢?」但是都得不到明確的回答,沒想到在昨晚,艷寶給我大驚喜。
作者: 帥爸
你的家中也有個正值「貓狗嫌」年紀的孩子嗎?「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期的孩子,難懂、難勸、難合作,一起來看看該如何陪孩子一起度過吧!
作者: 皮膚專科醫師 鍾佩宜
兩歲的小敏在感冒之後腳上突然發出一堆紅疹,起初以為是蚊蟲叮咬,但過了一週疹子不但沒消,還蔓延到臉上,媽媽帶來就醫後才發現小敏罹患了「過敏性紫斑症」。
作者: 吳芃彧
作者: 戴筠
「我家寶貝已經兩歲半了,現在每天還是吵著要喝ㄋㄟㄋㄟ,到底該怎麼辦?」「為什麼餵寶寶吃稀飯他吃一口、吐一口,我煮的副食品有這麼難吃嗎?」親愛的媽咪,上面的場景是否正在妳家上演呢?寶寶遲遲無法戒奶,實在讓媽咪很傷腦筋,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離乳呢?
作者: 郁筱惠
剛出生軟綿綿的寶寶,對新手爸媽來說,是一項嶄新的生命課題!從出生才幾個月至一兩歲,寶寶成長過程有諸多的照護關鍵,面對新生兒各種生理疑難雜症,妳都知道該怎麼做了嗎?且看本篇專業的兒科醫師,替所有新手父母解開這些常見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