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基金 共有52筆資料

聰明理財 別再問要先「買房」還是先「生小孩」!規畫孩子的教育基金應該這樣做

作者: 周品攸

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多少錢?800萬?還是1000萬?許多爸媽一聽到這些數字就覺得壓力很大,但是否存夠這筆錢才能生孩子呢?其實只要先擬定家庭計畫,再做好精打細算的金錢分配,即可輕鬆存下寶寶的教育基金。

學習當爸媽 以母親為「原點」向外探索世界,成為男孩的心靈原點,是媽媽的責任和義務

作者: 黑川伊保子

作為男性腦「原點」的媽媽,如果能穩定不變,兒子就會變強!金錢和愛非常相似,都是必須先擁有才能使用。父母必須像儲存教育基金一樣,持續累積愛。

學習當爸媽 她是孩子,也是母親! 17 歲少女藏九月孕肚搬磚獨扛生計

作者: 林宜屏

17 歲那時的我,看著驗孕棒上的兩條線,雙手不斷顫抖。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向誰求助?為扛生計,即使九個月身孕仍從事粗重工作。對擔起「母親」角色的未成年「孩子」而言,成為小媽媽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是莫大的人生挑戰!

健康百寶箱 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想躺平?當心憂鬱症上身!

作者: 林宜屏

你快樂嗎?你的生活壓力大嗎?你常感到憂鬱嗎?你知道如何解除壓力,讓自己快樂嗎?現代社會裡,每十人就有超過一位以上在一生中經歷重鬱發作。運動是很好的抗憂鬱劑,持續 30 分鐘的適度運動,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解除壓力喔!

親子教育 負面影響比大人想像更嚴重! 超過兩成家長最近才體罰過孩子?!

作者: Editor

家扶基金會 2024 年及 2023 年分別對家長及兒少進行教養看法調查,比較後發現「遭受體罰的孩子」與「施以體罰的父母」對親子關係的觀點有明顯差異,且有負面影響!

寶貝健康 兒少安全誰來顧?電輔自行車兒少事故死傷三年內增加 2 倍!

作者: 林宜屏

省力的電輔自行車當道,帶來方便性之餘,卻也帶來更多兒少交通事故危險!電輔自行車的死傷三年內成長 2 倍,而微電車需 14 歲以上才得以騎乘,但每年仍約有 200 名兒少違規使用且受傷。

寶貝健康 寶貝快醒醒!又是沒戴兒童安全帽惹的禍!

作者: 林宜屏

又是騎車載孩子沒有戴安全帽惹的禍!機車事故是兒童交通事故中死傷的第一名,其中又以孩童沒戴安全帽死傷最嚴重。為了不遺憾終身,兒童安全帽絕對不可少!

寶貝健康 又傳幼童墜樓意外!預防幼童墜樓,謹記「3 不 4 要」口訣

作者: 林宜屏

一名 7 歲和父母居住在台中社區大樓的女童,日前驚傳意外墜樓不治身亡,而在房外的家長竟都沒察覺!幼童事故危險就在家中!預防幼童墜樓,謹記「3 不 4 要」口訣。

寶貝健康 兒童交通安全大魔王!最容易被忽略的停車場

作者: 林宜屏

「視線死角?男童彎下腰綁鞋帶,遭轎車不慎輾斃。」「沙田11歲女童捱私家車撞捲落車底命危。母激動痛哭。」「屏東車城福安宮11歲男童遭輾!左腳掌變形急送醫。」 停車場其實是家長跟孩童幾乎每天必定會碰到的場域,如果說停車場是兒童交通安全最容易被忽略的大魔王,一點也不為過。

寶貝健康 你家寶貝的安全帽,真的安全嗎?

作者: Eden

機車事故是兒童交通事故中死傷的第一名。那麼機車乘載家中寶貝時,該注意什麼呢?配戴兒童安全帽又該注意什麼呢?

學習當爸媽 蕭雅雯:孩子是生命的導師。父母要停止「控告」自己

作者: 林宜屏

很多生下身心障礙特殊兒的父母,總會忍不住問自己:「我是造了什麼業,才會生下這種孩子?」接連生下兩個發展遲緩女兒的音樂高材生蕭雅雯,也忍不住這樣控訴過自己,但最後她在女兒身上學到:父母要停止「控告」自己,把孩子擺在陽光下。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家庭關係 讓孩子擁有溫暖的家!家扶基金會公益大使趙小僑,邀請大家支持弱勢家庭早療兒少

作者: Fan 

台灣0至6歲兒童約120萬名,推估約有10萬名兒童存在發展遲緩問題,其中大約一成重度遲緩;若家庭發生變故或遭遇經濟困境,將使孩子在接受早期療育的路途更為艱辛,甚至無法獲得完整服務。在母親節前夕,艱辛求子成功的趙小僑與關懷媽咪及孩子的《嬰兒與母親》雜誌,透過家扶基金會與合作單位台灣艾捷隆,一同呼籲大眾關心弱勢兒童,幫助他們建構健康溫暖的家!

學習當爸媽 慟!車禍帶走3歲孩童生命!家長必知5大安全守則,陪孩子安心過馬路

作者: Fan

日前發生於台南的一起死亡車禍,不幸帶走3歲孩童的生命,引發社會熱烈討論,也讓許多家長開始重視帶孩子穿越馬路的安全性。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曾發布一篇「陪同孩子正確穿越道路的方法」文章,點出5大點守則,提醒家長務必遵守,更安全地陪同孩子過馬路。

新知快遞 讓愛「傘傘發光」!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

作者: Eden

在台灣,平均每14個家庭就有一個家庭的父母須面臨照顧愛奇兒的挑戰。「從心綻放.共創友好」系列活動創作出14把美麗手繪愛心傘將進行義賣,希望可以幫助愛奇兒家庭。將點點善意,匯聚成光,讓愛「傘傘發光」!

新知快遞 不害怕不一樣!「336愛奇兒家庭日」來認識不一樣的天使

作者: Eden

根據統計身心障礙人口佔了15%,面對這些外表或者舉止跟我們不一樣的人,該怎麼做呢?答案是認識、理解、接納、友好!而首先,父母得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336愛奇兒家庭日,一起來遇見這些不一樣的天使們。

親子教育 面對孩子的吵鬧該怎麼辦?李心潔:讓他們情緒流動與安靜陪伴

作者: Eden

雙胞胎兒子們3、4歲時有很多情緒,該怎麼辦?面對哭了一個多小時的兒子,李心潔選擇安靜陪著,等他哭夠了、情緒平復下來後,用麥片給他吃,當下母子倆都沒有說什麼,但這個晚上她很感動。自此以後,她決定不再叫孩子不要哭,而是讓他們的情緒流動與安靜陪伴。

親子教育 李心潔邀全天下父母, 參與「愛的教育」!分享生命故事和教育理念

作者: 江桂香

  【孩子,你好嗎?】小黃花一葉系列紀錄片,是由金馬影后李心潔及藝人好友們創立的小黃花基金所拍攝,李心潔不僅擔任全系列監製,更首度擔任導演,執導提倡華德福教育的《山頂小屋》。

聰明理財 吳淡如給新手父母的理財重點課:家庭財務、教育基金怎麼規劃?

作者: 林雁

新生兒的到來是足以改變家庭現況的重大事件。升格新手爸媽要面對的是接踵而來的奶粉、尿布、保母費等龐雜的開銷。想要在通膨到來的時代養育孩子、實現財富自由,堅持與耐心缺一不可。理財專家吳淡如從訂立計劃、夫妻財務溝通到投資選擇,親授家庭理財的學問心法。

寶貝健康 4歲女童罹腦膜炎,搶救不治!母成立基金會籲爸媽提高警惕

作者: 林雁

腦膜炎對於免疫力低的嬰幼兒而言,是一種重症疾病。由於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早期發現與確診不易。愛爾蘭一位媽媽就分享女兒罹病後僅6小時便不治身亡的經歷,呼籲父母對腦膜炎的發生提高警覺性,盡早治療,避免悲劇發生。

寶貝健康 遊戲場8成意外為高處墜落 遊玩前應先檢查這地方

作者: 邱明瑜

日前,靖娟基金會和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吳崢、台北市議員林亮君與苗博雅,共同召開記者會,揭露信義區林口公園遊戲場鋪面檢驗數值嚴重超標,並指出北市公園檢驗工作不實,不僅有23個遊戲場,自始未取得鋪面合格報告,逾期未檢驗的遊戲場也高達163座,且許多檢驗報告內容,根本與現況不符。

名人家庭 維持理想婚姻品質!鍾欣凌透露與老公分房睡

作者: Editor

螢光幕前給人開朗健康形象的鍾欣凌,結婚12年育有兩女,演技精湛頗得觀眾緣,去年又以《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拿下第三座視后寶座,也讓她「國民婆婆」的形象深植人心,但昨(12)日,出席愛盲基金會活動時,竟透露目前與老公分房睡,而且還曾差點鬧離婚!

親子教育 幼兒園2歲混齡政策將上路?家長憂「2歲專班」恐泡沫化 教育部:不會混齡上課

作者: 邱明瑜

昨(6/8)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召開記者會,針對教育部擬推2歲混齡政策提出質疑,認為教育部罔顧幼兒與教師權益。教育部今(6/9)針對此項疑慮也提出回應表示,目前現行的「2歲專班」自106年起迄今,6年內已增設765班(增加11,800名),未來持續增設。本次修法只調整讓生理年齡3歲與學齡3歲幼兒有在同一個班級的機會,因此,不會產生各種年齡同時在一個班級的情形。

寶貝健康 4成曾留孩子獨自在家!唯有爸媽提高警覺孩子才會安全

作者: 周品攸

515是兒童安全日,我們應該更關心兒童安全議題。根據靖娟基金會調查顯示,有4成以上的家長會讓幼兒在家獨處,或是託付給不適合的對象照顧,顯示部分家長仍缺乏安全意識!別等到失去了才悔不當初,唯有爸媽提高警覺,孩子才會平安、健康的長大。

親子教育 還在為餵飯傷腦筋?史丹福媽媽陳美齡的6個餐桌教養絕招!

作者: 許宜津

愛吃零食、不愛吃正餐,小小孩講不聽怎麼辦?讓身為教育學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以及三位史丹福大學高材生媽媽的陳美齡,分享孩子的餐桌教養怎麼做!

學習當爸媽 我的保母、托嬰中心安全嗎?張大眼睛用最高標準挑!

作者: 江睿毓、陳萱蘋

保母、托嬰中心的照顧疏忽事件頻傳,家有小小孩或家中寶貝正由保母、托嬰中心照顧的父母,到底能不能放心呢?對於找尋保母、托嬰中心這一件事,父母又有何迷思?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提醒爸媽,用最高標準來挑選保母或托嬰中心,不要讓問題有機會出現,否則有時候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學習當爸媽 你敢說自己是好爸爸嗎?9成爸爸覺得幸福,媽媽們放手吧!

作者: 周品攸

你覺得自己在孩子眼中是什麼樣的爸爸?信誼基金會近期展開新世代爸爸育兒大調查,結果顯示,9成的爸爸表示自己是個稱職的好爸爸,若可以重來一次,7成的爸爸表示絕對會選擇當爸爸。

生活好點子 水果越吃越幸福?原來是靠這3種營養撐起來!

作者: 優活健康網

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19歲以上國人每日攝取水果達2份者不到16%。而董氏基金會針對全國1517名學童調查發現,當水果攝取量愈少,愈容易發脾氣心情不好、沒精神想睡覺、肚子不適和容易長痘痘。進一步調查沒吃原因,主要都是生活忙碌、家中沒有放水果的習慣、覺得處理水果很麻煩、沒時間處理水果和外食沒有提供水果。

新知快遞 養一個孩子要準備多少錢才夠?家庭理財把握「136專款專用」!

作者: 許宜津

你會在孩子出生前就存好教育基金,或出生後過一天算一天呢?原本的兩人世界,轉眼要為了奶粉、尿布、保母費做準備,到底把寶寶一路養到大,家庭理財該怎麼做呢?

聰明理財 寶寶的保險費?教育基金? 新手爸媽的重點理財筆記

作者: 陳萱蘋

「沒有錢還需要理財嗎?」「理財,一定很難吧!」這可能是爸比媽咪聽到「理財」二字的第一個想法。無論是準備孩子的保險費還是未來的教育費用,訂立計劃,且全心全意、堅持不懈地努力,實現這個計劃,讓理財成為你最好的習慣。

親子教育 史丹福媽媽陳美齡談教養~這10件事,絕對不要對寶寶做!

作者: 編輯部

專精社會兒童心理學,是教育學博士,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早年以歌手身分走紅港台、東南亞的陳美齡,近年來最為人稱道的是,三個兒子陸續被史丹福大學錄取,讓她擁有「史丹福媽媽」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