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udy
石艷莉(Lily)老師在全職媽媽前是人生勝利組,研究所學歷、上市公司工程師、十幾家連鎖餐飲老闆,因為資金週轉不過來,不想孩子受苦決心成為全職媽媽。 沒想到人生從此跟她過不去了,負債、子宮頸癌、憂鬱症到企圖輕生,最後因為孩子一句話,而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作者: 陳宣安醫師
乳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通常發生在女性乳房組織中。而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只是較為罕見。乳癌可能會在乳房組織中形成惡性腫瘤,而且可能會蔓延到其他身體部位。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是定期進行篩檢。
作者: 林宜屏
藝人汪建民昨日因肺腺癌離開人世,享年56歲,帽子歌后鳳飛飛也是!但兩人其實都不菸不酒,為什麼還會罹患肺癌呢?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也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名。國民健康署傳授四招,守護你的肺!
作者: 林宜屏
乳癌是臺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接受治療切除乳房同時,也有重建乳房外觀的需求,手術前一定要知道乳房重建/整形手術 7 大不良反應、 1 大風險!
作者: 林宜屏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張怡靜 Rebecca 罹患乳癌,最終只能走向生命終點,與幸福擦身而過,讓許多觀眾感到惋惜。乳癌,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讓自己恢復健康,別讓生命留下遺憾!
作者: 林宜屏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並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乳癌病友最擔心的就是乳房治療跟美觀無法兼顧,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乳房手術,治療跟美觀不必二選一!
作者: 林宜屏
許多女性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由於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會造成卵巢功能衰退,可能面臨無法生育的風險。然而,人工生殖技術的進展,重新點亮未來媽媽的願望。
作者: 林宜屏
日前,《下一站,幸福》的 48 歲金鐘導演陳慧翎因子宮頸癌而病逝。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見的癌症死因,大多數子宮頸癌早期並無任何症狀,唯有建立起三道防線才能有效預防,讓自己可以繼續下一站的幸福!
作者: 林宜屏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 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排行第四,每 36 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國人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女性終其一生都會有罹患乳癌的危險,所以不要害怕,只要做好準備,勇敢與乳房親密對話,就能讓乳癌遠離!
作者: 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在現代醫學的領域中,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你可能聽過朋友或家人提到這項技術,但是否真正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醫療上的應用呢?本文將帶您深入探索基因檢測的世界,尤其是在癌症預防和風險評估方面的應用。無論您是一名關心自身健康的讀者,還是對基因科學感到好奇的人,我們將簡單易懂地解釋這一複雜主題,幫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采取積極的措施,讓癌症遠離您。現在,讓我們一起揭開基因的神秘面紗,探索家族癌症遺傳基因的秘密。
作者: 高旻君
癌症是台灣 10 大死亡原因之首,國健署 2022 年公布近幾年平均每 4 分 20 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尤其提到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就讓許多女性心驚驚,癌症與你我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醫師表示,如能遠離環境荷爾蒙對於預防癌症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 夏子雯 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
聞之色變的乳癌,是女性的健康殺手,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發生年齡的高峰為女性中老年(約45~65歲之間),近年來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每年有逾萬名的女性罹患乳癌,令人膽寒。
作者: 馬光醫療網
110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癌症仍居於第一位,而女性乳癌更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乳癌防治的最佳方針,而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
作者: 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一位女士因為食慾降低,體重下降,下腹悶痛,看了診所醫師吃了許多腸胃藥,症狀好好壞壞,其實醫師有建議她去大醫院檢查大腸鏡,可是她並不以為意。後來女兒看不下去,督促她去醫院照大腸鏡,赫然發現已經是大腸癌第四期,其實她在一個月前曾看過大便顏色有些暗紅,但不以為意,如果她一發現便便顏色異樣,立即就醫,結果絕對不會這麼嚴重的。
作者: 吳彥蓁
子宮頸癌是目前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在前10名的癌症。為了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之外,接種HPV疫苗也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什麼是HPV疫苗吧~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再不運動會死喔!」這不是恐嚇也不是笑話,真的有一種病叫做「不運動病」,已經被WHO與台灣衛福部認證,是致死因子的第4名。
作者: 李佳芢
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且男性大腸癌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定期做癌症篩檢,簡單2步驟及時揪出大腸癌危機!
作者: Angela
生命可輕如鴻毛,也能重如泰山,料理研究作家「便當夫人」4歲稚子晨翔,因罹患彌漫性內生性腦幹膠質瘤(DIPG),從發病到辭世僅229天。過程中,不辭萬里爭取加入美國新藥臨床試驗,還飛德國求藥,最終無法如願從死神手上搶回愛子。
作者: 杜世興教授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尤其這十類人都屬於高風險族群,日常要多加注意避開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作者: Fan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0年有超過1萬2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換算之下每4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可稱為「國病」之一。而肝癌位居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有8成源自於B型、C型肝炎。當這類疾病發生在孕婦身上,更是要當心,才能確保母嬰健康。
作者: Fan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36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罹患乳癌,去年更有將近3,000位女性死於乳癌,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行第二位。隨著台灣乳癌年輕化,女性應維持良好的乳房自我檢查習慣,以及安排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作者: 醫生漫畫家阿毛
許多疾病或令人聞風喪膽的癌症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或症狀容易被忽略,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因此,不少醫師都建議定期做健康檢查,以便提早發現問題。但健康檢查有那麼多項目,看得眼都花了,到底該怎麼選?哪些是自費的?哪些又一定要做呢?
作者: editor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8年有2,833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作者: Editor
近年來,多位知名藝人因為大腸癌離世,也喚起國人對於大腸癌的警覺與恐慌。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年報顯示,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每年有超過一萬七千人罹患大腸癌,逾六千人因大腸癌而死亡。
作者: 尹長生
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很多人沒有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甚至不少人有點症狀也不去就醫,未來可能將會有一波超額死亡者。其中,女性不可輕忽的就是被稱為隱形殺手的「卵巢癌」,其致死率與死亡人數都是婦科癌症的首位。因此尹長生醫師提醒若符合早期症狀且存在1個月以上,要盡快就醫詳細檢查。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肺癌的發生率雖然不是最高,但「致死率」卻長期佔據癌症死因榜的第一名。過去大約有9成的肺癌患者是因為抽菸引起,但近年來發現,罹患肺癌的男性中有近4成不吸菸,女性肺癌患者更高達9成不抽菸。
作者: 邱明瑜
現代女生為了愛漂亮及美白,通常都不愛曬太陽,但其實日曬有助於體內合成維生素D3讓人體吸收利用,而有超級營養素之稱的「維生素D」,在國內外的研究都指出,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間皮細胞修復損傷,防止癌細胞的增生與擴散,在癌症預防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作者: 邱明瑜
親密關係除了有助夫妻間的情感連結及提升幸福感外,其實,有些病灶竟然也能在這個令人怦然心動的時刻,被意外揪出。因此,做為彼此的另一半,一定要好好善用這個親密時間,並留意對方身體是否有一些跟平常不一樣的特徵出現,就能協助提早發現病灶,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