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孕期 共有863筆資料

孕期知識 懷孕何時可以出遊?進入穩定期,把握生產前兩人世界,醫師教你7大原則安全放心玩

作者: 游資芸

(2025.07.09更新)夏天是旅遊的旺季,大腹便便的孕媽咪也能享有快樂出遊的權利嗎?婦產科醫師教妳注意7要點,把握懷孕舒適期安心玩!

寶貝健康 出生剛滿月即染RSV病毒,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呼籲:孕期接種疫苗,能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

作者: 江桂香

一個月大嬰兒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感染,48小時內從輕微咳嗽急速惡化到血氧僅剩88%住進加護病房,總共住院治療11天才康復,其中8天需要接受供氧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台灣全年均有病例,對0-6個月嬰兒威脅尤其嚴重,感染後的住院率高。

孕期知識 復健科醫師傳授5種孕期性愛最安全姿勢,圖解易懂!

作者: 游資芸

(2025.06.02更新)懷孕40週,加上產後恢復期,代表夫妻必須禁慾1年以上。其實,孕期也能擁有安全性生活!快跟著醫師的說明,看看怎麼做。

孕期知識 超音波圖解~懷孕後期(第三孕期29週~40週)寶寶在肚子裡做什麼?何時需催生?

作者: 游資芸

(2025.05.16更新)「懷孕後期寶寶快出生,好想知道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會不會不好生?」每個孕媽咪的心願,無非是希望平安順利產下小寶貝,本文除了用超音波圖解、更了解寶寶的狀況外,也會告訴妳如何預防早產,以及過了40週沒產兆何時需要催生,不可錯過。

孕期知識 從飲食禁忌、運動安全到胎動觀察,初次懷孕常見問題,一次說清楚

作者: 劉家豪醫師

首先,恭喜您懷孕!對於初次懷孕的媽媽而言,這是一段充滿期待與挑戰的旅程。懷孕過程中,每週可能會出現新的生理變化,而來自親友的建議有時可能讓人感到有些困惑。以下整理出產檢時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幫助您更安心地度過孕期。

醫師專欄 婆婆讓孕媳別碰咖啡醬油,怕寶寶變黑?!醫師說「膚色看基因安排,和醬油沒關係!」

作者: 張瑜芹

每次聽到孕媽咪們被這些「寶寶美白偏方」搞得心慌,我都忍不住想掛個牌子:「這裡是婦產科,不是染布工廠!」

孕期知識 美麗由內而外,從孕期內著開始!華歌爾寶貝媽咪,懂妳的每一刻改變

作者: 高旻君

當妳邁入人生另一個嶄新的階段,在成為「媽媽」的時刻,華歌爾寶貝媽咪就像貼心又懂妳的好閨蜜,給妳最實用也最溫柔的陪伴。華歌爾寶貝媽咪系列從孕期到產後,提供最適合的舒適內著,溫柔呵護媽咪的每一刻改變。

孕期知識 破除2大營養補充迷思,孕期絕對不能少的3大維生素

作者: 游資芸

(2025.04.18更新)維生素對孕媽咪十分重要!澳洲研究更發現,維生素B3可降低流產和畸胎的機率,對孕媽咪和胎兒而言都是福音。然而,維生素B3如何補充?孕期哪些維生素不可或缺?吃維他命的正確觀念為何?蘇怡寧醫師詳細說明,不可不看。

學習當爸媽 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我在荷蘭生產,成為母親

作者: 謎卡Mika Lin

預期之外的懷孕,忐忑不安的孕期與跨國搬家、移居荷蘭,謎卡在二十九歲這一年迎來了最大的身分轉換――成為一個母親。透過提筆寫下一封又一封信,她既寫給兒子,也寫給自己;她與過往對話,也向未來期許。

營養&食譜 台灣韓妞金老佛爺:韓國坐月子3食物必吃!產後瘦身3寶,生完1年內不瘦,之後更難瘦!

作者: 游資芸

(2025.03.28更新)想做一個韓系時尚媽咪,妳也可以!本刊專訪知名部落客金老佛爺,她以身為韓國人、台灣媳婦的經驗分享,孕期、月子如何跟風韓流!

營養&食譜 Happy Mommy Happy Baby! 營養師推薦孕期營養補充品「滴雞精」,讓媽咪元氣滿滿、快樂加分

作者: editor

童話故事下集每天真實上演?現代女性工作忙碌,下班回家還要煮飯、做家務……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累到都忘記曾經也有過童話般的夢幻想像,尤其懷孕生小孩之後更能感受到現實的骨感。

名人家庭 42歲林依晨再懷二寶!坦言孕期更具挑戰,只為「小小林」不再孤單

作者: 江睿毓

林依晨再度懷孕了,雖然孕期反應比第一胎更辛苦,但為了讓3歲半的「小小林」有手足陪伴,她還是勇敢再拚一次。老公長居美國,她獨自帶小孩,幸好公婆和家人是神隊友,讓她在忙碌中還能喘口氣。

醫師專欄 孕婦得流感了怎麼辦?出現呼吸困難、胎動減少、高燒等症狀需盡速送醫!

作者: 張瑜芹

擔心孕期感染流感嗎?最新研究顯示孕婦是流感高風險族群,但接種疫苗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本文由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解析孕期流感症狀、疫苗安全性和治療建議,從預防、診斷到照護策略,提供完整防護方案,守護媽媽寶寶健康!公費疫苗資格、接種時機、防護重點一次搞懂。

孕期知識 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SV,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醫生呼籲孕期接種疫苗,幫助寶寶擁有完整防護

作者: 江桂香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

孕前優生 育齡女性約10%葉酸攝取不足,易有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問題!準媽媽們如何攝取葉酸?

作者: 王佳琦

葉酸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很重要,尤其對神經系統的發展更是有幫助,根據國民健康署108~112年的調查結果,20~49歲育齡女性中,約有10.29%的比例仍存在葉酸缺乏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計畫懷孕的女性應在備孕期間就開始注意葉酸的補充,才能有效確保胎兒健康成長。

家庭關係 產後什麼時候可以再愛愛?重拾美好「性」福四撇步,快學起來!

作者: 林宜屏

2 月 14 日情人節即將到來,身為新手爸媽的愛侶們是否準備好度過浪漫的夜晚?但等到寶寶誕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度開機呢?重拾美好「性」福四撇步,快學起來!

名人家庭 蔡允潔懷二寶了!孕期大量出血像月經來潮,讓她驚喜又驚嚇

作者: 王佳琦

《嬰兒與母親》第566期封面人物—36歲女星蔡允潔近日在臉書宣布喜訊,透露自己懷上了第二胎,她於2022年閃婚,並在年底迎來女兒「小福星」,如今轉眼間已過三年。

孕期知識 胎兒太輕怎麼補?太重又怕妊娠糖尿病?專家指導孕期飲食調整技巧,養出剛剛好的健康寶寶!

作者: 林雁

孕期一人吃,兩人補。準媽媽們擔憂日常的飲食攝取不均衡,可能會導致胎兒過輕、過重。事實上,胎兒的體重已是一個結果,但日常飲食中媽媽仍有需要注意之處,以免演變為更嚴重的結果。專家為你詳解胎兒體重問題成因,教你怎麼用吃防止問題惡化!

孕期知識 孕期性生活,可不可以?會影響胎兒嗎?初、中、後三階段安全享受親密時光

作者: 林嬪嬙

很多爸爸都想問,孕期中想要享受性生活,可不可以呢?其實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不需禁慾,但需要注意什麼?哪些動作或姿勢應該避免呢?讓婦產科醫師告訴你,如何在初、中、後三階段安全享受親密時光。

孕期知識 準媽媽隨堂考:懷孕第一個月,10個問答題測試你的孕期知識力!

作者: 編輯部

懷孕初期,身體和情緒都會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妳知道它們代表什麼嗎?以下10個問答題,快來測測看,能夠答對幾題,看妳是不是知識型準媽媽!

孕期知識 骨盆可能痛到生產後!6招預防懷孕恥骨聯合分離疼痛

作者: 游資芸

懷孕後,妳的身體承受巨大改變,孕期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來。好不容易,撐過懷孕初、中期,終於來到懷孕後期,妳卻發現胯下好痛,而且一天比一天還痛,有一天一覺醒來,竟然痛到走不動,該怎麼辦呢?如何早點預防這種痛呢?

醫師專欄 生命最初1000天!從孕期開始計算到出生後第一年是孩子身高長最快的時候!

作者: 陳菁兒醫師

孩子身高長最快什麼時候呢?以往大家的印象中,孩子都是在青春期會成長快速,一年可以長個10公分以上!但小朋友長最快的時間其實不是青春期,而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喔。

孕期知識 孕期安胎不慌張,留意早產6徵兆!需要安胎的7大高風險群

作者: Fan

足月生產,是每個孕媽咪所期盼的,但部分孕婦卻可能會面臨早產的風險,需要透過安胎才能避免胎兒早產。而安胎也不代表必須長期臥床,完全無法活動。建議孕媽咪保持適量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早產徵兆,安胎媽咪也能平安生下寶貝!

孕期知識 孕婦咳嗽有解嗎?婦產科與胸腔科醫師聯手詳解安全用藥與檢查指引

作者: 湯佳珮

孕期咳嗽讓準媽媽既難受又擔心影響胎兒,但其實有安全且有效的解決方法!由婦產科與胸腔科醫師聯手解答,告訴妳咳嗽的原因、止咳藥能不能用,以及X光檢查是否安全,幫助妳安心面對孕期咳嗽問題。

孕期知識 告別孕吐折磨!醫師和營養師推薦的10種緩解妙方

作者: Angela

孕吐讓許多準媽媽身心俱疲,但其實有科學方法可以緩解!由婦產科醫師與營養師來解析,這些常見偏方是否有效,並精選出10種實用又安全的舒緩妙方,幫助妳輕鬆對抗孕吐,迎接更舒適的孕期生活!

孕期知識 神奇的孕期感受「胎動」!孕媽咪最想知道的胎動秘密,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

作者: Fan

對多數孕媽咪來說,懷孕是個難忘的生命體驗,其中最神奇的感受,莫過於胎動!胎動,指的就是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各種活動,它也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胎動正常,表示胎兒正在發育。

孕期知識 懷孕初期瘦10公斤正常嗎?孕婦如何控制體重?懷孕初期、中期、後期飲食教學

作者: 湯佳珮

懷孕為什麼要控制體重?孕期體重過重或過輕,除了會影響母胎的健康,對胎兒也會產生影響,該怎麼做才正確?一起來看看醫師怎麼說!

孕期知識 孕婦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懷孕初期吃什麼會流掉?西瓜、木瓜、山楂的孕期禁忌!

作者: 湯佳珮

水果是營養健康的食物,對孕婦而言,有需要避免食用的嗎?聽說晚上不要吃水果、山楂活血不能吃、會滑胎也不能吃木瓜…真的嗎?來看看醫師怎麼說。

醫師專欄 妊娠紋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妊娠紋能消除嗎?婦產科女醫4方法預防改善

作者: 張瑜芹

懷孕期間或生產後,女性最害怕的就是出現妊娠紋,這些紅褐色或銀白色線狀斑塊,都可能會讓你自信心下降,產生焦慮和壓力。

寶貝健康 守護新生命:準父母必知的母嬰免疫與嬰幼兒呼吸道健康秘密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醫籲勿輕忽!

作者: 游資芸

日前,62歲的歌神張學友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而緊急取消在台演唱會,這個曾經鮮為人知的病毒已進入公眾視野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並引起大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