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品攸
氣溫驟降,家有嬰幼兒一定要當心流感侵襲!高雄一家托嬰中心爆發入冬以來首例類流感群聚,6名寶寶陸續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其中1名被驗出感染A型流感,經檢查後,僅有1個寶寶有打流感疫苗!提醒家長盡快帶孩子接種。
作者: 周品攸
為了讓產婦及新生兒得到妥善照護,越來越多人選擇入住價錢較貴的月子中心,沒想到桃園日前一間知名月子中心爆出多名新生兒群聚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還未及時通報。
作者: 周品攸
中耳炎常因感冒細菌感染引起,當寶寶感冒時出現又哭又鬧、狂抓耳朵,就要懷疑是中耳炎,千萬別拖!一名3歲童就是因哭鬧不停,家長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幾天後寶寶的耳朵流出膿水,才驚覺不對勁!
作者: 周品攸
小嬰兒吃感冒藥竟會引發這麼嚴重的副作用?有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因感冒每天照三餐喝感冒藥水,過了5天後,肚子竟鼓得像氣球,脹氣得非常嚴重…
作者: 周品攸
早前就有家長在《爆怨公社》發文抱怨,女兒同學的家長似乎隱匿腸病毒病情,害全班腸病毒案例增加,必須停課一週。上週又爆出台中一間幼兒園17名幼兒群聚感染腸病毒,因未停課而被罵翻,再次呼籲家長與托育機構要加強孩子的衛生管理,已染腸病毒的寶寶也不應再帶出門,以免造成群聚感染!
作者: 周品攸
自從流感疫苗開打以來,因為零星個案接種後有不良反應,使得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打,導致幼童的接種率比往年低很多。然而,有一名早前已施打過流感疫苗的男童,近日因出現發燒、食慾不振掛急診,結果A流、B流都呈現陽性,不禁讓家長疑惑,為什麼接種疫苗還會中標?
作者: 陳萱蘋
健康寶寶沒事為何還要多挨一針?打了疫苗就不會染上疾病?不小心忘了施打疫苗,該怎麼辦?關於寶寶疫苗接種的大小事,有請兒科醫師陳奕璇來專業解答!
作者: 周品攸
一名女童因出現腸胃炎症狀就醫,被醫師診斷為一般的腸胃型感冒,不料服藥後卻未見好轉,身上出現不明疹子,送林口長庚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搶救六小時後仍不幸身亡,從發病到離世才短短四天......
作者: 周品攸
面對來勢洶洶的武漢肺炎,除了最主要的防疫方法:少去人潮壅擠的室內、勤洗手、戴口罩,平時還可以增加嬰幼兒免疫力,主要是飲食均衡、睡得飽、穿得暖、適度運動和晒太陽;同時要避免感冒,或是減少進出醫院時被傳染的機會。
作者: 周品攸
家長當心,孩子鼾聲如雷很可能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名7歲男童打鼾聲大,且常尿床,更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有點過動傾向,就醫後發現顎扁桃體肥大,診斷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作者: 周品攸
常拉肚子又合併發燒,恐怕是「克隆氏症」惹禍!一名小四男童連續多日出現腹瀉、發燒,誤以為是腸胃炎,用藥後一周未見好轉,才發現男童的大腸出現大面積的潰瘍,切片檢查後竟是罹患克隆氏症。
作者: Hello醫師 文: W.R. Su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肺炎(Pneumonia)是嬰幼兒首要的死亡原因,雖然專家們已提高對肺炎的關注,也進行了更多研究,但人們對於肺炎的了解仍不夠多,甚至對於這個呼吸道疾病有許多迷思或誤解。本文將釐清5個常見的肺炎迷思,幫助大眾對此致命的疾病有更正確的認識。
作者: 周品攸
昨(2/25)才剛開學,就傳出一名11歲男童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屬於家庭群聚感染,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男童在寒假期間有上補習班,目前該班也已停課。首例兒童確診讓家長慌張不已,到底該怎麼辦呢?
作者: 編輯部
當媽咪們細心觀察寶寶的眼睛時,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很多小寶寶看起來都彷彿有鬥雞眼?這是真的鬥雞眼嗎?此外網路上也有一些關於照護不當可能造成寶寶鬥雞眼或斜視的傳言,這些說法是真的嗎?關於更多寶寶的鬥雞眼與斜視問題,我們請眼科專家一次全盤解析。
作者: 周品攸
我們都知道消毒酒精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但卻不能有效抑制某些病毒,建議家長可以自製可洗手、清潔用的消毒水,以預防腸病毒、流感及武漢肺炎!本文將告訴大家詳細的製作方法。
作者: 周品攸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中,已知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途徑為飛沫、接觸,因此政府對境外移入之疑似病例的接觸史、旅遊史嚴正以待,為的就是要在進入社區群聚感染之前,就要徹底隔斷傳染鏈。而日本TBS電視台一個節目近日進行了一項實驗,藉由實驗來驗證「社區群聚感染」的威力。
作者: 周品攸
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光是上週就破10萬人因類流感就醫,且新增5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年齡最小者僅3個月大,創下今年入冬以來的新紀錄。接下來適逢元旦及新年假期,呼籲家長帶小孩參加活動時,務必注意個人衛生防護措施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作者: 周品攸
一般認知都是有發生性行為才可能傳染菜花,但近日有一名男嬰小小年紀竟也感染菜花,醫師懷疑是大人的口水不慎滴到寶寶的皮膚傷口所導致,怎麼會這樣呢?
作者: 香港01
每逢換季,很多人都受鼻敏感(即過敏性鼻炎)困擾,經常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影響生活和工作。過敏性鼻炎影響很多人,據香港過敏協會資料,在香港,每4個人中便有1個患鼻敏感,而且生活周遭有很多原因可導致鼻子敏感出現,要好好預防免得不適加劇。
作者: 早安健康編輯部
近期,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著手分析細懸浮微粒PM2.5的化學成分,結果首度驗出「塑化劑」成分。專家推測可能是塑膠製品所造成的粉塵散播到空氣中所導致,雖然來源仍需進一步調查,但可見在這個常用「塑膠製品」的現代社會,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危害逐漸從各層面不斷入侵你我的生活,也帶來不小的健康威脅。
作者: 周品攸
最近天氣變化大,雖然國內流感疫情趨勢穩定,卻反而檢出腺病毒的案例增加,腺病毒是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症狀表現為反覆高燒、噴嚏等,易與流感、腸病毒混淆,疾管署預估接下來將有一波流行。
作者: 周品攸
別以為寶寶咳嗽、流鼻水只是小感冒,一不小心很可能併發哮吼症,嚴重可能致命!但很多家長誤以為「哮吼」就是「哮喘」,其實症狀大不同,一定要仔細看文中比較表格!
作者: 周品攸
每當寶寶拉肚子時,爸媽的內心莫不焦急、憂慮,此時到底是要立即送醫,還是再繼續觀察呢?事實上,寶寶會拉肚子有許多的原因,爸媽必須先了解狀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作者: 周品攸
時序進入秋天,流感病毒蠢蠢欲動,日前長庚兒童急診傳出一名女童感染A型流感,病情從發病到昏迷指數3,經歷的時間不到24小時!最後女童併發「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醫療團隊努力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作者: 戴筠
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生病就是要到小兒科看診,殊不知兒科還有多達14個次專科專門處理個別問題。舉凡黃疸、癲癇、氣喘、心律不整都可以到兒童次專科治療。找對醫生看對科,才能讓寶貝快快痊癒!
作者: 周品攸
寶寶食慾變差、哭鬧不安,小心很可能是鵝口瘡作祟。日前有一位新手媽媽帶著2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時發現口腔內側黏膜與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媽媽說寶寶這幾天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比之前少很多,經診斷後確定為鵝口瘡,給予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即恢復正常。
作者: 湯佳珮
「縫衣服時,鈕扣和裝飾用的小珠子不小心掉到地板上,寶寶看到,竟拿起來直接就往嘴巴裡塞…。」居家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對探索世界充滿好奇的寶寶,相當需要爸比媽咪的細心照料與嚴防危險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