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資芸
母愛偉大,創造生命奇蹟!雲林一位媽媽患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但只要胎兒還有心跳,她就絕不放棄,奮力安胎至最後一刻,也要守護到女兒誕生!
作者: Fan
足月生產,是每個孕媽咪所期盼的,但部分孕婦卻可能會面臨早產的風險,需要透過安胎才能避免胎兒早產。而安胎也不代表必須長期臥床,完全無法活動。建議孕媽咪保持適量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早產徵兆,安胎媽咪也能平安生下寶貝!
作者: 林宜屏
羊水多寡是評估胎盤功能好不好的指標。羊水過多可能伴隨結構的異常,這時父母或許就會提出:「胎兒能不能留?」的選擇。但其實,造成羊水過多的原因,現在大部分都能透過治療改善,媽媽們別過多擔心!
作者: editor
懷孕期間,孕婦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可能會造成胎兒過大、肩難產、新生兒低血糖、黃疸等風險;對孕婦而言,則增加剖腹產率,提高產後發生典型糖尿病之風險。
作者: Ariel
近日,猴痘疫情延燒,疾管署截自今日已公布232個確診案例。猴痘傳染力強,會透過直接、間接密切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皮疹、瘡痂、呼吸道分泌物或是體液而傳染。另外,感染猴痘病毒的孕婦,也有可能透過胎盤垂直感染給胎兒,或是在生產時因接觸而傳染,不可輕忽。
作者: 邱明瑜
偶爾從新聞中聽到,寶寶因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憾事,讓許多孕媽咪一聽到「臍帶繞頸」總會異常緊張,也是孕媽咪社團不曾停歇的關注話題。禾馨婦產科醫師林思宏曾在臉書分享一張臍帶繞頸5圈順利自然產的嬰兒照片,引起熱議。
作者: 周品攸
比《機智醫生生活》更真實的故事!日前有一名31週產婦突然大出血,送院時已經休克,且胎兒心跳微弱,情況相當危急,醫院動員了近30位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原以為寶寶沒救了,但堅強的他仍奮力發出哭聲,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作者: 戴筠
早期破水聽來可怕,但也不是不能處理。只要及時安胎或催生,寶寶一樣可以平安出生。臍帶脫垂則會造成胎盤缺氧,沒有及時處置可能會導致孩子終身殘疾甚至胎死腹中。早期破水、臍帶脫垂都是生產可能發生的狀況。想知道它們如何預防、因應?快來聽婦產科醫師專業剖析!
作者: 戴筠
摸著肚子裡的寶寶,妳是否也想知道他是怎麼長大的呢?這期我們請專家剖析寶寶在懷孕後期的生長狀態,並說明媽咪和寶寶可能遇到的問題。想知道懷孕後期如何護理身體、幫助寶寶發育?快來一探究竟!
作者: 周品攸
胎盤會隨著寶寶出生後跟著娩出,在台灣通常當作醫療廢棄物處理,但日前有一位中國產婦在台生產,要求打包胎盤準備回家燉湯進補,引發網友熱議。
作者: 吳炫璋主任
醫學上有一個正式針對「產後」這段時期的名詞稱為「產褥期」,產褥期是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從胎盤娩出至接近正常未孕狀態的一段時期,一般是指生產完後約6~8週的時間,產褥期的婦女在生理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子宮與泌尿生殖系統的復原、乳房的泌乳、循環系統與消化系統的變化等。而水腫發生在產褥期可以分成病理性與一般生理性的水腫,如下所述。
作者: editor
「已經過了預產期,肚皮還是沒動靜,要繼續等下去嗎?」過期妊娠的發生率其實相當高,根據統計顯示,台灣平均每10位孕婦就有1位有過期妊娠的問題。當孕婦已做好萬全準備,胎兒卻遲遲不肯誕生時,妳該怎麼辦?
作者: editor
孕期腹痛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些屬於婦科的範疇、有些又不是,例如:子宮收縮、圓韌帶拉扯、卵巢腫瘤、流產、胎動、胎盤早期剝離……等都可能引起腹痛,甚至吃壞肚子或盲腸炎也會導致腹痛。究竟該如何區分各種腹痛成因呢?以下列出18種常見成因與相關症狀,幫助孕媽咪做初步的判斷。但當自己無法確定時,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比較安全唷!
作者: 戴筠
「喂,李醫師,不好意思這麼晚打擾您,我太太剛剛起床上廁所發現內褲流了一攤血,請問這樣有可能是流產嗎?還是…」孕期出血總讓人心驚驚,內心小劇場開始想像各種可能的原因。如何判斷出血是「有事」或「沒事」?要在家裡觀察或就醫檢查?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作者: 湯佳珮
過期妊娠一定要催生嗎?催生會不會比正常生產更痛?萬一催生失敗,怎麼辦?如果有妊娠高血壓,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哪些重點?照超音波不一定能夠完全檢查得出來早期胎盤剝離?有前置胎盤或植入性胎盤,懷孕期間可以有性行為嗎?為什麼胎兒會生長遲滯?接種德國麻疹疫苗後的幾週內應避免懷孕?另外,如果懷多胞胎,孕期腰痠背痛怎麼辦?
作者: 湯佳珮
「5、4、3、2、1,Happy New Year!」跨年倒數在即,懷孕的妳也想一起去參與跨年盛會?不過,婦產科醫師表示,並不是所有孕婦都可以去跨年!如果出現某些情況時,建議不要去參加跨年活動。另外,孕媽咪即使沒有出現這些情況,如果想要去跨年,也請謹記以下的醫師叮嚀。
作者: 林靜莉
真是鬼門關前走一遭,台中有一名孕婦因為前一胎定期產檢均正常,第二胎乾脆不產檢了,直到臨盆時突然大出血,緊急送醫才知道是前置胎盤,導致胎兒窘迫,醫師趕緊剖腹產才救回一命,母子均安。本文介紹4大生產危急情況以及應對方式。
作者: 湯佳珮
孕媽咪在懷孕過程,大多會小心翼翼避免撞到肚子。但萬一不慎撞到肚子,對胎兒一定會造成傷害嗎?為什麼即使沒有撞到肚子,沒跌倒、也沒車禍,醫師卻告知「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應如何預防?又要觀察哪些重點?
作者: 張玉櫻
生雙胞胎寶寶好可愛,但懷同卵雙胞胎卻有15%的機率會發生致命率高、預後差的「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產科醫師會嚴密觀察雙胞胎的成長狀況,必要時須以胎兒鏡挽救兩個寶貴的小生命。
作者: 林靜莉
日前一位懷孕已經35週的孕媽咪,因為陰道不正常出血前往某婦產科診所就醫,主治醫師判斷是胎盤剝離,必須緊急剖腹產,然而卻因為產房客滿,必須送往其他醫療院所,錯失黃金救援時間,導致寶寶胎死腹中。事實上,懷孕時有許多暗藏危機的徵兆,每位孕媽咪都應該在事前多認識,一旦有不舒服的情形時,應盡早就醫,避免發生遺憾,以下為常見的懷孕警訊。
作者: 林嬪嬙
孕媽咪聽到胎盤鈣化大多很緊張,擔心肚子裡的寶寶會出狀況。是不是需要催生?到底什麼是胎盤鈣化?透過哪些檢查可以知道自己的胎盤已經開始鈣化?而孕媽咪對胎盤鈣化,常有哪些錯誤的迷思呢?
作者: 護理師CC
回憶起懷孕 10 個月約胖 12 公斤,到產後生完兒子原以為可以掉個 7~8公斤(出生體 重約 2.5 公斤、胎盤重量約 0.6 公斤、羊水 0.8 公斤、子宮 0.9 公斤、乳房增加 0.4 公斤、血液增加 1.2 公斤、其他細胞外液增加 1 公斤= 7.4 公斤),結果發現完全沒掉反增重不少,回到月子中心量測竟胖了1~2公斤, 10 天離開月中到娘家繼續坐月子,體重更是爆衝增加4~5公斤,外加產後會有水腫,整個人已經無法恢復到之前曼妙身材了!
作者: 曾翌捷
莎拉(化名)是一位崇尚居家生產的孕媽咪,雖然固定接受助產士的產檢,但她仍希望能透過居家生產社團前輩們的協助下,自行在家生產。隨著懷孕週數來到了 42 周,憂心的助產士建議她到院進行引產,以免寶寶因為胎盤功能老化而發生意外。但在許多社團前輩的鼓勵下,莎拉決定忽略助產士的建議,繼續等待產兆。
作者: 林禹宏
胎盤的功能是供應胎兒氧氣和營養,並且幫助代謝。許多研究證實,胎盤發育如果出了差錯,會導致妊娠毒血症、胎兒過小、和胎盤早期剝離。有些研究發現,低劑量阿斯匹靈(每天80~100毫克)有預防的效果,但是有些研究則認為沒有差別。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在2018年5月份有一項綜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結論是低劑量的阿斯匹靈,的確可以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和產前出血,只是跟劑量和使用時機有關。
作者: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徐弘治
李斯特菌(Listeria)是一種環境微生物,廣泛分佈於土壤、水中、動物、食物及腐敗的物質中。炎熱的季節裡,易吃到受該菌污染的食物而被傳染發病;受感染的孕婦可能經由胎盤或產道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
作者: 郭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