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睿毓
直言自己是「奇葩」,想做什麼就會去做,在晨熙的觀念裡,人生短短一回,沒有一定要結婚、懷孕、生小孩;既然孩子主動來了,晨熙就坦然接受,「就像去沒去過的地方玩,會讓我很開心,人生中沒有經歷過的事,也讓我充滿期待。」
作者: 帥爸
網路既能帶來鼓勵的聲音,也能帶來惡意的聲音。孩子的世界觀還未形成,面對負面言語,很容易受到傷害。作爲父母,我們該如何教孩子面對社群和網路評論?
作者: 戴筠
大部分人聽到「胎教」這兩個字,都會把它和音樂劃上等號,但其實胎教包含了許多層面;胎動時的撫觸、對寶寶說話都是胎教的一環。我們針對懷孕的不同階段提供促進胎兒成長發育的方法,讓媽咪從孕期開始和孩子培養感情、幫助寶貝頭好壯壯!
作者: 戴筠
每次和孩子宅在家都覺得好無聊?這5款超夯親子桌遊絕對會讓你玩了還想再玩!帶小寶貝一起動動手、動動腦,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能強化手眼協調能力。別擔心孩子太小,只要滿2歲就可以玩。趕快來試試看!
作者: 姊妹淘
凱特王妃給大眾的形象都是端莊優雅、高EQ面對世人,但為了照顧家庭,凱特王妃也不禁大嘆:「如果一個母親告訴你,她從來沒有因為孩子而焦慮過,那她肯定是騙人的。」
作者: NiNi Su
近二周以來,最受注目的熱門話題就是林志玲與Akira黑澤良平的婚禮了!在婚禮晚宴上,林志玲給父母親的一封信中,道盡了父母在她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影響,讓人完全了解她的高EQ養成其來有自,更可以感受到教養者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作者: 許宜津
明明上一秒還玩得好好的,孩子怎麼突然大哭大鬧,面對這種狀況爸媽該怎麼辦?其實只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發展,並協助他們情緒上的安撫與調節,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爸媽也能輕鬆應付。
作者: 李怡萱
把孩子的成就高低與IQ相綁,是滑世代的爸媽該丟棄的錯誤觀念。許多心理研究專家證實,IQ高低與孩子的未來並無太大關聯,反而擁有高EQ的孩子才是邁向人生勝利組的常勝軍。不過高EQ的孩子到底有哪些優勢?而我們要如何為孩子的EQ加分呢?別心急,就讓心理專家告訴您!
作者: 戴筠
在嬰幼兒教育中,音樂一向是至為關鍵的一環。強化孩子對音樂的感知力不僅可以刺激大腦神經元發展,在隨著音樂律動的過程中,更有助平衡身心、促進肢體活動。本文從古典樂的角度出發,替媽咪們挑選適合胎教、幼教的曲目,並根據不同情境、寶寶作息設計相應的古典樂曲,讓孩子充分浸淫在樂曲中並獲得啟蒙,奠定成長的基石。
作者: 陳萱蘋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歹竹出好筍」,先天遺傳的重要性vs.後天環境的影響力,究竟哪一種影響比較大?其實,研究指出以孩子的情緒發展來說,先天條件佔了 40 %的影響力、後天發展則佔了 60 %。且看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永林資深心理師教新手爸媽們如何玩出孩子的高 EQ !
作者: 琦琦
回想起自己的育兒過程,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時,就像是個溺水的人,我出手想相救,他耳朵卻是關閉的,什麼安慰都聽不到,而我自己也跟著不斷不斷向下沉。
作者: 林靜莉
小寶貝出生後,由於認知能力不足,尚未發展出各種情緒,但隨著年紀增長,加上生活經驗逐漸變多,孩子開始有了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表達。究竟寶寶的情緒發展歷程為何?父母該如何從旁協助,使情緒得以順利發展?
作者: 潔西卡人妻
原來,有時候是我們太累了!事情太多太雜導致我們耐性全失!大家都不知道帶小孩過的是什麼的生活,我可以告訴你!就是沒有自我的生活!你的一切都是以小孩為中心!小到你連吃飯都不能自己選擇,因為總是會以小孩要吃的為重!在這樣不能喘口氣的生活當中,EQ真的會下降。
作者: 許家寧
具備哪些特質,才稱得上是乖寶寶?出現哪些行為,又會被貼上壞寶寶的標籤?許多家長總以孩子的情緒表現來定義寶寶是否好帶養,這樣的觀念對先天氣質不同的寶貝來說,恐怕有些「不公平」。事實上,無論是愛生氣、愛拗或不哭不鬧的孩子,只要父母用對方法,便能順利引導他們學會掌管、認識自我情緒,順利晉升高EQ的行列。
作者: 妘妘Ma
人類染色體的發現與遺傳技術的發展,讓染色體疾病與單基因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診斷,但是診斷過程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同時也須依賴有經驗的醫師與遺傳學家。當人類全基因體定序的計畫在2003年宣告完成,解析基因的費用也因為更新的定序方式「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註一) 而下降。這些事情聽起來很新奇卻很難一下子理解,這些發展對於人類疾病的診斷或治療,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重要性呢? (※註一:「次世代定序」的基本原理為先解讀各小片段的基因序列,再運用資訊科技協助進行片段接合,達成整個基因組定序的目標。而解讀基因序列的方式各有不同。)
作者: 妘妘Ma
日劇Mr. Brain裡的木村拓哉不只利用腦科學慧黠破案,也把旁人治得服服貼貼。面對家裡的小寶貝,爸比媽咪們是否很多時候也覺得捉模不定?想要更了解你的寶寶嗎?本文將提供你更多線索!
作者: 妘妘Ma
孩子,究竟是惡魔?還是天使啊?為什麼在育兒叢書堆裡不難發現像是《哪個媽媽不抓狂》、《媽媽如果累了,請大聲哭出來》等,這種光看書名就讓人心有戚戚焉的心語;但同時也有《教養可以這麼浪漫》、《教養好好玩》等,這類EQ超高的父母分享教養法寶呀! 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雖然女性先天的情緒商數不若男性優,但現代媽咪卻得同時扛起養與教的雙重工作。面對似乎只愛玩而不受教的學齡前幼兒,媽咪是否經常為之抓狂呢?Don’t worry,本文以媽咪最常抓狂的育兒3狀況,請達人來幫妳撥絲抽繭、重新調整心態與方法,讓媽咪遠離教養抓狂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