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媽咪 共有2335筆資料

孕期知識 懷孕何時可以出遊?進入穩定期,把握生產前兩人世界,醫師教你7大原則安全放心玩

作者: 游資芸

(2025.07.09更新)夏天是旅遊的旺季,大腹便便的孕媽咪也能享有快樂出遊的權利嗎?婦產科醫師教妳注意7要點,把握懷孕舒適期安心玩!

寶貝健康 母乳親餵好還是瓶餵好?「瓶餵轉親餵」與「親餵轉瓶餵」方法詳解

作者: 游資芸

(2025.06.30更新)有個消防員媽咪,平時住宿舍,與寶寶遠距離相處,靠著擠乳,把寶寶餵到7個月以上;也常見全職媽咪靠著親餵,寶寶出生後連奶瓶都沒碰過…… 瓶餵或親餵,選擇權在妳,但是方法,專家教妳──「瓶餵轉親餵」與「親餵轉瓶餵」正確作法!

孕期知識 自然產不必陣痛?婦產科醫師:可考慮打完無痛分娩再催生

作者: 游資芸

(2025-06-18更新)許多準媽咪陣痛時,常在待產台上歇斯底里大喊:「我要打無痛、我要打無痛,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打無痛!」婦產科醫師林思宏,以豐富的臨床經驗告訴妳,無痛分娩隨時都能打,施打完再催生,連陣痛都不必忍受!

名人家庭 「我是真的孕婦啊!」五熊停孕婦車位竟被開罰?正確使用停車證卻被開罰怎麼申訴呢?

作者: 王佳琦

女星五熊(本名蔡頤榛)日前在社群分享一段令許多孕媽咪有共鳴的遭遇,就是她明明已經懷孕五個多月,也依法放置「孕婦停車證」,但仍遭開罰,且理由還是「占用婦幼專用停車位」,引起很多孕媽咪的共鳴,到底孕婦停車位怎麼申請?什麼資格可以申請,整理資訊一次看!

新知快遞 2025全台「好孕專車」總整理,別讓交通成為壓力!從家門到診間,好孕專車守護妳

作者: 王佳琦

懷孕是一段既喜悅又辛苦的旅程,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前往產檢本該是安心確認寶寶健康的重要時刻,卻往往因交通問題而倍感壓力,因此許多縣市開辦「好孕專車」,申請辦法及補助金額,通通一次整理給妳。

學習當爸媽 不是才和好?又在吵什麼?8大手足教養狀況題×專家對策,破解爭寵、搶玩具、不公平

作者: 江睿毓

手足間除了每天吵不完的架之外,還有很多讓媽咪很煩心的事情,例如:吃醋、愛計較、不公平……從表面到內心的各種問題。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手足之間耳濡目染、相互學習,讓做爸比媽咪的不用雙倍擔心,就能笑看孩子們快樂成長呢?

學習當爸媽 懷孕還得照顧大寶?媽咪的身體不舒服、心理壓力都需要被看見

作者: 江睿毓

當媽咪肚子裡懷了小baby,而大的孩子也還小,身體的不適、心理的負擔,加上家人的期許…,懷孕+同時帶小孩的媽咪,更需要隨時補充心理能量,並做好與老大的溝通。另外,請爸爸一定要主動提出關心,並盡可能的幫忙!

孕期知識 剖腹產現場紀錄全圖解→進入手術室拍攝,真實呈現!

作者: 游資芸

(2025.05.26更新)剖腹產,作為一種必要性醫療方式,常令準媽咪、爸比感到陌生和害怕!嬰兒與母親雜誌採訪團隊,獨家進入臺安醫院產房手術室全程拍攝,讓你如臨實境,彷彿親身參與一場剖腹產的過程!

孕期知識 預防胎死腹中有方法!寶寶臍帶繞頸,2件事一定要做

作者: 游資芸

(2025.05.23更新)新聞中常出現,寶寶因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憾事,孕媽咪隔著肚皮好擔心,本文告訴妳,知道寶寶臍帶繞頸後,哪些事妳一定要做?

孕期知識 超音波圖解~懷孕後期(第三孕期29週~40週)寶寶在肚子裡做什麼?何時需催生?

作者: 游資芸

(2025.05.16更新)「懷孕後期寶寶快出生,好想知道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會不會不好生?」每個孕媽咪的心願,無非是希望平安順利產下小寶貝,本文除了用超音波圖解、更了解寶寶的狀況外,也會告訴妳如何預防早產,以及過了40週沒產兆何時需要催生,不可錯過。

產後照護 生完更危險!政府新推「產後健康照護方案」,5月起補助2次免費服務

作者: 王佳琦

衛生福利部自2025年5月1日正式啟動「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提供每位完成產檢的產婦兩次免費的產後健康評估服務,這項政策不僅補足過去產後照顧的空白,也希望透過早期介入,減少遺憾發生,進一步提升整體母嬰照護品質。

醫師專欄 母親節蛋糕買了嗎?一起動手做養顏桑椹乳酪蛋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母親節即將來臨,還在煩惱要給媽媽準備什麼樣的驚喜嗎?這款好吃又養生的桑椹乳酪蛋糕,是寵愛媽咪的好選擇哦!

醫師專欄 婆婆讓孕媳別碰咖啡醬油,怕寶寶變黑?!醫師說「膚色看基因安排,和醬油沒關係!」

作者: 張瑜芹

每次聽到孕媽咪們被這些「寶寶美白偏方」搞得心慌,我都忍不住想掛個牌子:「這裡是婦產科,不是染布工廠!」

孕期知識 美麗由內而外,從孕期內著開始!華歌爾寶貝媽咪,懂妳的每一刻改變

作者: 高旻君

當妳邁入人生另一個嶄新的階段,在成為「媽媽」的時刻,華歌爾寶貝媽咪就像貼心又懂妳的好閨蜜,給妳最實用也最溫柔的陪伴。華歌爾寶貝媽咪系列從孕期到產後,提供最適合的舒適內著,溫柔呵護媽咪的每一刻改變。

孕期知識 破除2大營養補充迷思,孕期絕對不能少的3大維生素

作者: 游資芸

(2025.04.18更新)維生素對孕媽咪十分重要!澳洲研究更發現,維生素B3可降低流產和畸胎的機率,對孕媽咪和胎兒而言都是福音。然而,維生素B3如何補充?孕期哪些維生素不可或缺?吃維他命的正確觀念為何?蘇怡寧醫師詳細說明,不可不看。

寶貝健康 眾多媽咪真實見證,乾癢敏弱肌洗護首選,全家大小都適用!皮膚科醫師推薦,口碑NO.1

作者: 高旻君

一換季,肌膚乾癢、粗糙、脫屑……這些情況是否很熟悉?如果你和寶寶都是敏感肌膚,日常洗護保養絕不能隨便選擇。法國皮膚專業保養品牌「貝膚黛瑪」,針對乾癢與敏弱膚況推出專屬「AD舒益系列」,馬上來看眾多媽媽的真實使用見證,用過都說回不去了!

醫師專欄 產後住院期間別輕忽,自然產和剖腹產3~5天內該注意哪些事?3件事一定要知道!

作者: 郭安妮

對許多即將生產的準媽咪來說,生產是一件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事情,尤其是生產之後的產後照護,更是許多孕婦需要知道的資訊。

孕期知識 孕婦、小孩掃墓會招煞嗎?怎麼避煞呢?必知的祭祖習俗禁忌一次看

作者: 戴筠

清明節是我們祭祖的重要日子,但關於掃墓,也有許多習俗和禁忌需要注意。像是孕婦、小孩能不能去?掃墓該準備哪些供品?祭拜時有沒有特別的規矩?這些都是大家常有的疑問,我們請民俗專家帶讀者了解清明節的相關習俗,一次掌握與媽咪&寶寶有關的禁忌與做法!

營養&食譜 台灣韓妞金老佛爺:韓國坐月子3食物必吃!產後瘦身3寶,生完1年內不瘦,之後更難瘦!

作者: 游資芸

(2025.03.28更新)想做一個韓系時尚媽咪,妳也可以!本刊專訪知名部落客金老佛爺,她以身為韓國人、台灣媳婦的經驗分享,孕期、月子如何跟風韓流!

孕期知識 好不容易迎來新生命,卻發現柯林菲特氏症,高齡媽咪含淚做出最艱難的決定

作者: 江睿毓

39歲的林小姐,滿懷期待地迎接新生命,卻在產檢時收到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寶寶的染色體異常,確診為「柯林菲特氏症」。經過無數次的思考與掙扎,她最終選擇放手,讓這段短暫卻深刻的緣分停留在最美好的回憶裡。

營養&食譜 Happy Mommy Happy Baby! 營養師推薦孕期營養補充品「滴雞精」,讓媽咪元氣滿滿、快樂加分

作者: editor

童話故事下集每天真實上演?現代女性工作忙碌,下班回家還要煮飯、做家務……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累到都忘記曾經也有過童話般的夢幻想像,尤其懷孕生小孩之後更能感受到現實的骨感。

醫師專欄 5方法教你產後怎麼恢復身材?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來!

作者: 張瑜芹

很多媽咪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問瑜芹醫師這個問題:「我現在變胖了,那以後要怎麼瘦回來?」瑜芹醫師覺得,媽咪生產過的樣子也很漂亮,但瑜芹醫師也知道,大家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樣子,今天瑜芹醫師就來談談:產後如何恢復身材 ?

學習當爸媽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專訪:讓媽咪寶貝更愛你,新手爸爸一定要做的6件事!

作者: 游資芸

寶貝只黏媽咪不黏爸爸?你在家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你的功能只剩下賺錢而已?身為新手爸爸的你,現在的狀況符合以上三項之一,這篇一定要看,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教你,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扭轉你在寶貝和太太的心中形象,做一個人人說讚的新手爸爸。

寶貝健康 化解寶寶肌膚小問題,媽咪的神隊友都在這!

作者: 高旻君

媽媽們,你是不是常遇上這些育兒小煩惱:屁屁肌膚拉警報、口水造成的唇周刺激、不小心又被蚊蟲咬一口、頭上的乾屑小黃帽?別擔心,看完這篇文章,用對方法化解寶寶常見肌膚困擾,讓你輕鬆成為育兒達人!

孕期知識 麻疹對孕婦的威脅與防範,全面解析!準媽咪如何小心麻疹危害?醫師教你關鍵措施,避開潛在風險

作者: 李易良醫師

麻疹雖為高度傳染性疾病,但可通過疫苗接種與防護措施有效預防。對孕齡女性來說,提早接種疫苗不僅能保障自身健康,也能保護未來胎兒的安全與健康。對於已懷孕但未有麻疹抗體的媽媽們,建議盡量避免出入群眾較密集的環境,或是較高危險的流行疫區,保持勤洗手以及戴口罩。

孕期知識 「醫師,我的子宮頸太短怎麼辦?」0.85公分,守住新生命的關鍵一戰!

作者: 江睿毓

這位孕媽咪早已知道自己的子宮頸太短,沒想到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長度竟然只有0.85公分!這樣的情況讓醫師十分震驚,必須立刻進行緊急手術,才能防止早產風險!

健康百寶箱 早C晚A適合孕婦嗎?眾女星推薦的早C晚A保養法紅什麼?用對方法讓肌膚早晚都在發光!

作者: 王佳琦

「早C晚A」的保養法在去年席捲了保養界,成為許多愛美人士口中的熱門話題,很多女星包括宋慧喬、邵雨薇和吳儀霈也都公開表示用此方法養出少女肌,早C晚A到底是什麼呢?適合每個人嗎?孕媽咪們也適合早C晚A保養法嗎?

孕期知識 孕期安胎不慌張,留意早產6徵兆!需要安胎的7大高風險群

作者: Fan

足月生產,是每個孕媽咪所期盼的,但部分孕婦卻可能會面臨早產的風險,需要透過安胎才能避免胎兒早產。而安胎也不代表必須長期臥床,完全無法活動。建議孕媽咪保持適量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早產徵兆,安胎媽咪也能平安生下寶貝!

產後照護 哺乳媽咪喝什麼?哺乳茶、滴雞精、都市傳說的黑糖珍珠鮮奶行不行?

作者: 江睿毓

哺乳期的媽咪們,總是聽說各種增加奶量的秘訣:哺乳茶、黑豆水、黑麥汁、魚湯、蛤蜊湯、豬腳花生湯、滴雞精…,甚至黑糖珍珠鮮奶!這些真能幫助我們的奶量嗎?網上說法多得讓人眼花撩亂,不知道該信哪一個。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湯湯水水到底能不能真的幫上忙,讓妳輕鬆了解真相!

醫師專欄 產後媽媽食補指南!哺乳媽媽進補的飲食禁忌是什麼?中醫師教妳正確進補法

作者: 馬光醫療網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和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如何透過飲食維持健康。中醫理論認為: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根據體質和季節選擇合適食材,更可以達到調理身體、維持健康或輔助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