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宜男
手部精細動作對於人類而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是休閒娛樂。您不妨可以試著想像,如果將雙手的指頭用繃帶包起來(像多啦A夢的手)過一天的生活,會有哪些事情不方便?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困擾?我想,光是早上起床後,掀開被子、打開廁所的門、脫褲子上廁所、刷牙洗臉等一天開始且最熟悉、簡單不過的活動,都會遭遇非常大的困難吧!
作者:陳宜男
寶寶在1歲之前,因尚未具備穩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大多以肢體動作或聲音來表達需求和想法,例如3個月時,寶寶能將頭轉向聲音來源處,並利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開心(如揮手、踢腿等)。7~12個月時,寶寶對身體部位(如肢體、五官)的理解能力與聽理解能力逐漸提升,也喜歡模仿大人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寶寶逐漸可以配合大人的指令執行簡單動作,例如: 1. 以肢體動作來表示社交禮儀,如聽到「再見!」就會揮手再見等。 2. 以肢體動作進行簡單的溝通,如用手指著想要的物品、揮揮手表示不要等。 3. 吃點心時,寶寶可以配合大人「嘴巴打開!」等指令將嘴巴打開。
作者:陳宜男
最近幾場嬰幼兒發展講座,幾乎每場都有家長在課後詢問我關於寶寶吃手指頭的問題。「寶寶喜歡吃手指頭怎麼辦?」「吃手指頭是壞習慣嗎?」「怎麼做才能戒掉寶寶吃手指頭的習慣呢?」
作者:陳宜男
每到餐廳用餐總是不難發現孩子與手機形影不離的畫面,猶如手機才是他們的親生父母一般,這也難怪有人會說現代有三種代理父母「祖父母、安親班和3C產品」,甚至有些孩子與3C產品之間的情感連結更勝過於親生父母呢!
作者:陳宜男
人類的生命從水中展開了序曲,而水在人們呱呱落地後繼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舉凡日常飲水、清潔身體、清理環境,甚至孕育萬物來促成人類生命的延續。除此之外,水中也是人們最喜愛的遊戲、運動環境之一,寶寶也不例外。
作者:黃彥鈞
媽媽身心好,全家大小才會好,請每天都關心媽媽,母親節更不可忽略喔。 多運動、作息正常、均衡飲食,有心事不要悶著,多關心陪伴身旁的人, 尤其是所愛的家人
作者:陳宜男
「我不要玩溜滑梯!我不要玩盪鞦韆!我都不要!好可怕!」 「其他小朋友都喜歡飛高高,怎麼我們家的寶貝卻不喜歡呢?」 「媽媽抱抱!媽媽牽牽!這個洞洞我跨不過去。」 上一期我們從感覺統合的角度分析寶寶「前庭功能失調」的相關問題。 這一期,我們將來分享如何培養寶寶的「前庭覺」。
作者:陳宜男
打從在媽媽的肚子裡,寶寶的觸覺系統就已經開始發展(約莫32週),也是最早發展的感覺系統之一,同時也是人體最廣泛也影響最大的系統,而觸覺最主要的感覺受器即是「皮膚」。
作者:陳宜男
(2020-11-26更新)帶給寶寶歡樂與愉悅,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習、培養人際關係和促進感覺統合發展。臨床上,職能治療師經常將遊戲融入治療課程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小朋友參與的動機,一方面也比較容易跟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
作者:陳宜男
根據研究統計,3至6歲的孩子中,有將近45%的孩子足部呈現扁平現象,不過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腿部活動量增加,使得足部肌肉群日漸茁壯,足弓便逐漸形成。然而,「扁平足」還是會伴隨著將進15%~20%的孩子至成年。扁平足對於孩子的影響可能包括:體能與運動表現較差、走路時足部不適或疼痛感,嚴重將可能影響到膝蓋、骨盆甚至是脊椎的健康。為了維持足部的健康,無論是否為扁平足的高危險群或已確診扁平足的小朋友,「足部運動」不容小覷,且刻不容緩!
作者:陳宜男
在我的兒時回憶裡,有幾件有趣的事深深烙印在我的腦還裡,其中之一就是「玩樂高積木」的美好回憶(其他還包括打棒球、抓蚱蜢等)。積木對於孩子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甚至連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都難以招架。玩積木的好處多多,包括認知能力、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人際互動、想像力與創造力等,甚至也有研究指出透過積木為媒介可以誘發與促進口語能力。
作者:陳宜男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將近71%的兒童每週在學校以外的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有將近50%不足1個小時,加上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更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兒童的運動習慣不佳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因之一。
作者:黃彥鈞
這篇要分享的文章是之前在活動中分享挑選孩子玩具的注意事項,建議三篇都看完會比較完整一點。如果預算夠的話當然是想怎麼買都可以啦XD 但基於環保愛地球、不要浪費,可以把金錢用在栽培孩子其他能力或多去不同的地方增廣見聞也很好,對吧?幫大家排好閱讀順序了,放心點下去看完就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