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韋圳
中醫師賴韋圳有一天在門診中遇到病患詢問:「小孩何時可以吃中藥?」其實比起時間點更重要的是不要亂買亂吃中藥,挑選合格認證的中醫師與診所,並依據病症服藥才是正確之道,聽聽醫師怎麼說。
作者:張瑜芹
對許多人來說,懷孕不但是自己、夫妻,甚至可能是整個家族都很在乎的大事。一旦懷孕,許多平時不在意的事情,都不禁擔憂了起來?或是本來不覺得是問題的事,卻在親朋好友的耳提面命之下越來越緊張?這篇文章,張醫師會簡介懷孕的初期常見的生理狀況,並且分類解釋懷孕初期最常見的問題!
作者:黑眼圈奶爸
許多父母會觀察孩子的粗動作或語言發展:會不會走路、會不會爬樓梯、會不會站、不用扶著就能夠坐、能夠講幾個字、什麼時候會說一整句話……等等。但是對於精細動作的觀察,較容易忽略。
作者:兒科醫師 Dr. 黃彥銘
日前有幸到新竹市的研田幼兒園演講。原先想講的是感冒,但在Q&A的時候卻發現,大部份的家長最糾結的是發燒。在兒科急診五六年了。當年馬偕兒急還沒全開的時候,全新竹縣市退不了燒的孩子幾乎全都擠來這裡,我想我還算有資格在這裡教大家幾招,在面對發燒,爸媽如何處置與辨別方法。
作者:張瑜芹
對有些人來說,月經總是跟許多煩惱一起報到。月經來前容易鬱鬱寡歡、暴躁易怒。月經來時,要忍受悶熱的衛生用品好幾天;睡覺、活動時也都要擔心經血滲出造。其中最令人困擾的,大概就是經痛了。根據統計,約有75%的女性,都有過經痛的經歷。
作者:Dr. E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台從上到下都貫徹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措施,使得往年都大流行的腸病毒、流感疫情大量減少,反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大流行,但近期,「腸病毒」卻悄悄逆襲當中,而且大多兒童身上都無抗體,若真的捲土重來,後果恐怕...
作者:陳彥任
「彥醫師怎麼看沒有一分鐘就把我打發出去?」「如果拔麻有沒聽懂的地方,是我的責任。」彥醫師必須這樣認真回答。今天聽說有人這樣感覺時彥醫師嚇了一跳。首先想到的是過去一周流感開打所有醫護人員跟把拔馬麻都辛苦了,動不動就候診20幾個人,其實彥醫師坐在診間,也知道大家排隊的煎熬。
作者:張瑜芹
平均每4個女性中,就有1個有子宮肌瘤。這篇文章,張醫師帶妳了解子宮肌瘤!包括子宮肌瘤的症狀、成因、種類與診斷方式、治療方式、手術種類、惡性子宮肌瘤的可能症狀與處理方式,還有平時可以作的飲食保健!
作者:劉璦嘉
在跟家人互動的過程中,整體的「氣氛」跟「氣氛的營造」非常重要。 孩子們、特別是小小孩,有時候不一定百分之百能理解爸媽的考量跟要表達的內容。 但是在要求他們乖乖配合跟嘗試溝通的時候,"在一個好的氛圍下出發"其實決定了這次的結果是"平安喜樂",還是"硝煙四起"。 更重要的是,雖然有時候家長的怒吼跟小懲罰非常有用,但全家人的心情與整體的氣氛卻被破壞了。 爸媽們發完脾氣後也會非常的疲憊。 有鑑於此,快來一起看看還有哪些不費力就可以降服家中小魔獸們的好方法吧!
作者:黑眼圈奶爸
氣喘有很多不同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清喉嚨等。但是在大家的印象裡面,大多數只有:「喘」和呼吸發出「咻咻聲」,有一些比較細微的症狀卻會被忽略。其中奶爸Dr.的觀察「運動時候會咳嗽」和「笑得太厲害的時候會咳嗽」是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
作者:黑眼圈奶爸
有什麼措施可以從小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以及父母有什麼需要留意的地方,可以預防孩子被綁架呢?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戀童癖有什麼特徵?
作者:劉璦嘉
每年從九月開始,雖然台灣南部的氣溫仍高,日夜的溫差與孩子群聚後增加病毒交流、把病菌帶回家,生病感冒的機率也會逐漸上升。 同時,日益嚴重的霾害與空汙使空氣品質下降,讓敏感族群過敏甚至是氣喘發作的比率上升。 若再加上秋颱報到、外圍氣流導致降雨頻率增加,空氣中黴菌、塵螨、與小分子粉塵更會使過敏症狀急性發作。 這時候,如果不小心感染到病毒,症狀往往也會來的特別嚴重。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季節轉換時,特別容易影響孩子的感染併發症「哮吼」。
作者:兒科醫師 Dr. 黃彥銘
最近塵蟎簡直是個名人,上盡了各大媒體的版面。也因為這些話題,大家紛紛對於家裡有多少塵蟎產生疑問,有人說塵螨會造成過敏,有人說根本不會。那到底人是不是真的對塵蟎會過敏呢?讓黃醫師在這裡為您解答!
作者:Dr. E
一個 1 歲多的男童因為前一天滑倒撞到頭部後開始噁心嘔吐,到急診室後經過醫師診視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並沒有發現異常。因為持續嘔吐,考慮腸胃道疾病,安排了腹部 X 光,意外發現有 5 顆相連在一起的「白亮球形異物」在腸道中。
作者:祁孝鈞
首先,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告訴你如何讓孩子不買玩具,因為即使是身為大人的我們,也有很多時候會想買一些自己不是那麼需要而只是想要的東西,當然孩子也是一樣的,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合情合理的,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如何同理孩子,以及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玩具。
作者:阿包醫生
天氣熱的時候,總想來杯清涼的飲料消暑一番,但市面上飲品這麼多,該怎麼幫孩子挑選健康飲料?分量又該如何拿捏呢?這次阿包醫生就要來跟大家說說怎麼給孩子喝飲料。
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
專長
一般婦產科、不孕症、內視鏡手術、生殖器官腫瘤(子宮肌瘤、息肉、卵巢瘤)
學經歷
新光醫院婦產科不孕症中心主任、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臺灣生殖醫學會祕書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殖科學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作者:林禹宏
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需營養素,缺乏時會造成俗稱大脖子或甲狀腺低下。2018年5月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缺乏碘也會影響懷孕。
作者:林禹宏
胎盤的功能是供應胎兒氧氣和營養,並且幫助代謝。許多研究證實,胎盤發育如果出了差錯,會導致妊娠毒血症、胎兒過小、和胎盤早期剝離。有些研究發現,低劑量阿斯匹靈(每天80~100毫克)有預防的效果,但是有些研究則認為沒有差別。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在2018年5月份有一項綜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結論是低劑量的阿斯匹靈,的確可以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和產前出血,只是跟劑量和使用時機有關。
作者:林禹宏
產後大出血是婦產科醫師的噩夢,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產婦死亡。除了常用的子宮收縮藥,著名的Cochrane資料庫在2018年3月有一項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發現一種古老的止血藥可以減少產後大出血。
作者:林禹宏
有些生活因素,例如運動、壓力、吸煙、飲食等會影響懷孕,2018年3月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也會幫助懷孕。
作者:林禹宏
維生素D不只是會幫助鈣質的吸收,在人體還扮演許多角色,但是缺乏的情形卻很普遍,西方國家約四、五成有缺乏的情形,台灣和中國則有七、八成的人缺乏。2018年3月在頂尖的內分泌和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補充維生素D還可以預防胎兒太小。
作者:林禹宏
孕婦的年紀愈大,發生一些併發症的機會也會增加,例如流產、早產、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同時新生兒產生缺陷的機會也比較高。不僅如此,2018年1月在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生產的年紀愈大,將來下一代不孕的機會也愈高。
作者:林禹宏
孕婦多少都聽過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的好處,例如幫助胎兒的腦部和視網膜發育;不飽和脂肪酸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2018年1月在頂尖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酸也會幫助懷孕。
關鍵字: 不飽和脂肪酸 、 Omega-3EPA 、 DHA 、 ALA 、 亞麻酸
作者:林禹宏
流產後病人常會問隔多久才可以開始準備懷孕?2017年12月的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指出,流產後三個月內懷孕,比較不會再流產。
作者:林禹宏
足月是指懷孕37週以上,但是很多研究發現即使是足月,只要是39週以前生產的寶寶,併發症會比較多。2017年11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39週以前出生的寶寶,將來罹患新陳代謝疾病的機會比較高。
作者:林禹宏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糖有害健康,包括心血管疾病。2017年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喝含糖汽水還會影響受孕能力。
作者:林禹宏
減痛分娩是減輕生產的疼痛最有效的方法,有些醫護人員擔心產婦不會用力或延長產程,在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出生的時間)就把減痛分娩關掉,但是產婦就必須忍受生產的疼痛。2017年11月在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認為沒有必要。
作者:林禹宏
自閉症除了和遺傳有關,有些研究認為孕婦的營養狀況也和自閉症有關。2017年10月份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補充綜合維他命還可以預防自閉症。
作者:林禹宏
雖然懷孕37週以後算足月,但是許多研究發現,39週以後出生的寶寶併發症比較少。2017年10月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有一項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39週以後出生的寶寶將來的心肺功能也比較好。
作者:林禹宏
孕婦在準備懷孕前就要補充葉酸,以減少胎兒神經管缺損,不過2017年美國營養學會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高劑量的葉酸會影響小孩將來的認知發育。
關鍵字: 葉酸
作者:林禹宏
孕婦有5%到10%會發生妊娠高血壓,嚴重時會演變成子癇前症或子癇症,也就是俗稱的妊娠毒血症。妊娠毒血症是懷孕特有的一種併發症,除了會影響胎兒發育以外,也會造成早產,甚至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7年8月刊登一項研究,證實低劑量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妊娠毒血症。
作者:林禹宏
新生兒有1%~3%的機會有大大小小的缺陷,除了遺傳、環境等因素,2017年8月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肥胖也會增加胎兒畸形的機會。
作者:林禹宏
很多孕婦在懷孕中會有睡眠的困擾,主要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和懷孕的生理變化,例如子宮壓迫、胎動等。2017年9月在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有一項研究發現,有睡眠障礙的孕婦早產的機會比較高。
作者:林禹宏
準備自然生產的產婦最怕生到後來生不出來才剖腹產,俗稱「吃全餐」。因為生產前後都痛過,等於痛兩次。等到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出生的時間)才剖腹生產不僅讓孕婦受罪,還會增加一些併發症,例如傷口感染、子宮裂傷、產後大出血等。2017年7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還會增加下一胎早產的機會。
作者:林禹宏
門診常碰到流產手術後子宮沾黏而不孕的病人,事實上流產手術後有10%~15%的比例會有程度不一的子宮沾黏,而且次數愈多,機會就愈高。沾黏的原因和病人體質與手術技巧都有關係,以往並沒有預防的方法,不過2017年6月份的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研究發現,人工防沾黏材料可以預防流產手術後的子宮沾黏。
作者:林禹宏
剖腹產後的病人我常叫她們嚼口香糖,因為可以幫助腸子恢復蠕動。2017年6月份的醫學期刊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有一項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發現,剖腹產後嚼口香糖可以幫助腸子恢復蠕動。這項研究是分析以往關於剖腹產後嚼口香糖的研究,總共涵蓋10個研究,1659位受試者。結論是嚼口香糖的產婦腸子恢復蠕動的時間提早了4.19小時,開始排氣的時間提早了5.91小時,開始排便的時間提早了7.9小時,住院天數則減少0.3天。
作者:林禹宏
自然受孕有1%的機會是雙胞胎,如果是試管嬰兒機率會更高,因為通常會植入一個以上的胚胎。雙胞胎用甚麼方式生產比較好並沒有定論,不過台灣大部分的孕婦和婦產科醫師都認為剖腹產比較安全,所以大部份的雙胞胎孕婦會選擇剖腹產。不過2017年6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雙胞胎自然生產的併發症比較少。
作者:林禹宏
大約4%~7%的孕婦會發生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會產生許多併發症,例如胎兒過大,導致難產或剖腹產、妊娠毒血症、胎死腹中等,出生後寶寶可能產生低血糖、低血鈣、黃疸等。肥胖、家族史、或是體重增加太多和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有關。此外有些研究發現,睡太久和睡太少都會影響葡萄糖的代謝,2017年4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的睡眠時間長短也和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有關。
作者:林禹宏
不孕症有二到三成是男性因素,而其中有九成是因為精子的問題。2017年4月的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精子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