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睦旼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嬰兒大多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少數個案卻可能承受嚴重的器官損害和神經發展問題。對於出現症狀的嬰兒,有研究指出,口服抗病毒藥物有望改善其神經學發展,特別是降低聽力喪失的風險。
作者:蔡禎櫻
在以前的年代牙齒能夠吃飯就好,父母根本不會在意美觀這件事,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也漸漸的淘汰換新,新時代的父母已經深深了解牙齒美觀的重要性,牙齒整齊不只是外在因素,還牽扯到咬合、臉型、飲食甚至是呼吸與睡眠,牙齒會亂掉的因素有百百種,今天大信牙醫的蔡禎櫻醫師會為各位介紹兒童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
作者: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當面對孩子語言發展遲緩時,家長的焦慮和困惑是無可避免的。在孩子一歲六個月時,我們期待他們能夠在語言方面展現一定的能力,例如指出物品、理解指令,甚至使用單字表達需求。然而,若孩子未達到這些里程碑,家長往往會感到困惑,擔心孩子的未來發展。
作者: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健康問題往往被擱置一旁,被眾多人視為次要。這篇文章藉由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師所經歷的驚險經歷。探討「基底動脈性偏頭痛」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她的營養調理方案。透過她的經歷,我們將了解營養不良對健康的嚴重影響,忙於奔波於工作和學術成就之間,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絕對不可忽視。透過鄭老師的例子,意識到健康與生活平衡之間的密切關係,提醒有頭暈症狀困擾的人,別忘了尋求醫師的幫助,因為背後可能藏著更深層的健康問題。
作者:馬光醫療網
小雪時氣溫明顯下降,表示真正進入冬天。這時候身體為了因應較低的氣溫,會把大部分的能量用於保持身體溫度,而導致防禦力變弱,所以人體較容易被寒氣入侵,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防寒」。
作者:劉亞玫 醫師
月經週期約 25~35 天是很合理的範圍,如果週期是規律的35天也不必刻意調理成30天,但有考慮備孕的女性若週期偏長(約35~40天)或過短(尤其少於25天),則建議需要積極調理。
作者:尤稚凱
某位四十歲的女性,在做家事時突然感到強烈的腰部疼痛。隨後,她開始感到疼痛從腰部延伸到臀部和大腿後方,並延伸至小腿與腳跟。這種疼痛感強烈,尤其在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後感到更為劇烈,在行走時也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刺痛感。醫師為她進行了一系列的身體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和影像掃描。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腰椎間盤的突出導致神經根受壓,進而引發了延伸疼痛。在醫師施以增生注射治療減輕疼痛和炎症,並進行運動復健治療來加強腰部肌肉,改善姿勢並減輕神經壓迫。治療後,患者症狀逐漸減輕,並恢復了正常的日常活動。
作者:張瑜芹
在現今社會,私密處的保養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包括對自己身體的細緻呵護。然而,在私密處保養的潮流中,有些觀念可能存在迷思,容易讓人陷入誤區。為了讓大家對私密處的保養有正確的認識,瑜芹醫師將帶領我們一一破除私密處清潔迷思,讓私密處的保養更加科學有效。
作者:馬光醫療網
隨著冬天的腳步漸漸逼近,人們開始關注「立冬」這個特殊的節氣。立冬,作為一年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不僅標誌著冬季的開始,還象徵著萬物收藏的時節。在這一刻,大自然進入了休息和蓄能的階段,農作物的豐收被珍藏,為來年的生長提供了滋養。在進入冬季之前,我們應該注重飲食,以食補的方式為身體充實養分,準備應對嚴寒的季節。
作者: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父母和照顧者的角色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不僅是孩子的啟發者,還可以提供環境和機會,促進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本篇將深入探討兒童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爬行。通過了解兒童在爬行過程中的生理和感覺發展,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爬行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和照顧者將在這本文章中找到有關如何支持和促進寶寶爬行的實用建議,以及瞭解爬行對兒童感覺整合、運動發展和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馬光醫療網
睡眠障礙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對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失眠,作為睡眠障礙的其中一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流行,而且在台灣的盛行率更是高達28%。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5對失眠的診斷標準,失眠不僅是入睡困難,還包括了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且伴隨著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這種情況對個體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作者:阿包醫生
還記得多年前台灣有名才2歲的女童居然出現初經嗎?醫師發現孩子體內塑化劑濃度過高,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原來家長經常給她喝塑膠飲、保鮮膜微波食品,且還會替她化妝打扮成洋娃娃,以至於初經提早報到!
作者:安安優腦職能治療所
孩子的自信對於他們成長過程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著他們在家庭和學校中的表現,還塑造了他們未來的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自信的孩子通常更容易融入社交圈,積極嘗試新事物,並擁有更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相反,缺乏自信的孩子可能會陷入自我懷疑和消極情緒中,影響他們的全面成長。
作者:馬光醫療網
立秋之後,暑熱漸消,氣候轉為涼爽乾燥,對於體質較虛弱者,秋天燥邪容易傷津耗液,除了容易引起乾咳等呼吸道症狀,也會造成皮膚乾癢等問題,特別是年紀較年長者最為常見。可見症狀包含皮膚乾燥紅癢、滿佈抓痕,脫屑龜裂,經常搔抓處皮膚苔癬樣增厚,嚴重時伴隨有血痂。
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
專長
一般婦產科、不孕症、內視鏡手術、生殖器官腫瘤(子宮肌瘤、息肉、卵巢瘤)
學經歷
新光醫院婦產科不孕症中心主任、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臺灣生殖醫學會祕書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殖科學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員
作者:林禹宏
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需營養素,缺乏時會造成俗稱大脖子或甲狀腺低下。2018年5月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缺乏碘也會影響懷孕。
作者:林禹宏
胎盤的功能是供應胎兒氧氣和營養,並且幫助代謝。許多研究證實,胎盤發育如果出了差錯,會導致妊娠毒血症、胎兒過小、和胎盤早期剝離。有些研究發現,低劑量阿斯匹靈(每天80~100毫克)有預防的效果,但是有些研究則認為沒有差別。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在2018年5月份有一項綜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結論是低劑量的阿斯匹靈,的確可以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和產前出血,只是跟劑量和使用時機有關。
作者:林禹宏
產後大出血是婦產科醫師的噩夢,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產婦死亡。除了常用的子宮收縮藥,著名的Cochrane資料庫在2018年3月有一項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發現一種古老的止血藥可以減少產後大出血。
作者:林禹宏
有些生活因素,例如運動、壓力、吸煙、飲食等會影響懷孕,2018年3月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也會幫助懷孕。
作者:林禹宏
維生素D不只是會幫助鈣質的吸收,在人體還扮演許多角色,但是缺乏的情形卻很普遍,西方國家約四、五成有缺乏的情形,台灣和中國則有七、八成的人缺乏。2018年3月在頂尖的內分泌和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補充維生素D還可以預防胎兒太小。
作者:林禹宏
孕婦的年紀愈大,發生一些併發症的機會也會增加,例如流產、早產、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同時新生兒產生缺陷的機會也比較高。不僅如此,2018年1月在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生產的年紀愈大,將來下一代不孕的機會也愈高。
作者:林禹宏
孕婦多少都聽過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的好處,例如幫助胎兒的腦部和視網膜發育;不飽和脂肪酸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2018年1月在頂尖的歐洲生殖醫學會期刊(Human Reproduction)有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酸也會幫助懷孕。
關鍵字: 不飽和脂肪酸 、 Omega-3EPA 、 DHA 、 ALA 、 亞麻酸
作者:林禹宏
流產後病人常會問隔多久才可以開始準備懷孕?2017年12月的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指出,流產後三個月內懷孕,比較不會再流產。
作者:林禹宏
足月是指懷孕37週以上,但是很多研究發現即使是足月,只要是39週以前生產的寶寶,併發症會比較多。2017年11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39週以前出生的寶寶,將來罹患新陳代謝疾病的機會比較高。
作者:林禹宏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糖有害健康,包括心血管疾病。2017年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喝含糖汽水還會影響受孕能力。
作者:林禹宏
減痛分娩是減輕生產的疼痛最有效的方法,有些醫護人員擔心產婦不會用力或延長產程,在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出生的時間)就把減痛分娩關掉,但是產婦就必須忍受生產的疼痛。2017年11月在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認為沒有必要。
作者:林禹宏
自閉症除了和遺傳有關,有些研究認為孕婦的營養狀況也和自閉症有關。2017年10月份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補充綜合維他命還可以預防自閉症。
作者:林禹宏
孕婦在準備懷孕前就要補充葉酸,以減少胎兒神經管缺損,不過2017年美國營養學會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有一項研究發現,高劑量的葉酸會影響小孩將來的認知發育。
關鍵字: 葉酸
作者:林禹宏
雖然懷孕37週以後算足月,但是許多研究發現,39週以後出生的寶寶併發症比較少。2017年10月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有一項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39週以後出生的寶寶將來的心肺功能也比較好。
作者:林禹宏
孕婦有5%到10%會發生妊娠高血壓,嚴重時會演變成子癇前症或子癇症,也就是俗稱的妊娠毒血症。妊娠毒血症是懷孕特有的一種併發症,除了會影響胎兒發育以外,也會造成早產,甚至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7年8月刊登一項研究,證實低劑量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妊娠毒血症。
作者:林禹宏
新生兒有1%~3%的機會有大大小小的缺陷,除了遺傳、環境等因素,2017年8月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肥胖也會增加胎兒畸形的機會。
作者:林禹宏
很多孕婦在懷孕中會有睡眠的困擾,主要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和懷孕的生理變化,例如子宮壓迫、胎動等。2017年9月在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有一項研究發現,有睡眠障礙的孕婦早產的機會比較高。
作者:林禹宏
準備自然生產的產婦最怕生到後來生不出來才剖腹產,俗稱「吃全餐」。因為生產前後都痛過,等於痛兩次。等到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出生的時間)才剖腹生產不僅讓孕婦受罪,還會增加一些併發症,例如傷口感染、子宮裂傷、產後大出血等。2017年7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還會增加下一胎早產的機會。
作者:林禹宏
門診常碰到流產手術後子宮沾黏而不孕的病人,事實上流產手術後有10%~15%的比例會有程度不一的子宮沾黏,而且次數愈多,機會就愈高。沾黏的原因和病人體質與手術技巧都有關係,以往並沒有預防的方法,不過2017年6月份的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研究發現,人工防沾黏材料可以預防流產手術後的子宮沾黏。
作者:林禹宏
剖腹產後的病人我常叫她們嚼口香糖,因為可以幫助腸子恢復蠕動。2017年6月份的醫學期刊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有一項整合分析研究(meta-analysis)發現,剖腹產後嚼口香糖可以幫助腸子恢復蠕動。這項研究是分析以往關於剖腹產後嚼口香糖的研究,總共涵蓋10個研究,1659位受試者。結論是嚼口香糖的產婦腸子恢復蠕動的時間提早了4.19小時,開始排氣的時間提早了5.91小時,開始排便的時間提早了7.9小時,住院天數則減少0.3天。
作者:林禹宏
自然受孕有1%的機會是雙胞胎,如果是試管嬰兒機率會更高,因為通常會植入一個以上的胚胎。雙胞胎用甚麼方式生產比較好並沒有定論,不過台灣大部分的孕婦和婦產科醫師都認為剖腹產比較安全,所以大部份的雙胞胎孕婦會選擇剖腹產。不過2017年6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會期刊(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雙胞胎自然生產的併發症比較少。
作者:林禹宏
大約4%~7%的孕婦會發生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會產生許多併發症,例如胎兒過大,導致難產或剖腹產、妊娠毒血症、胎死腹中等,出生後寶寶可能產生低血糖、低血鈣、黃疸等。肥胖、家族史、或是體重增加太多和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有關。此外有些研究發現,睡太久和睡太少都會影響葡萄糖的代謝,2017年4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孕婦的睡眠時間長短也和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有關。
作者:林禹宏
不孕症有二到三成是男性因素,而其中有九成是因為精子的問題。2017年4月的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有一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精子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