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包醫生
熙來攘往路的路上,一位媽媽推著嬰兒車載著孩子,一開始孩子先穿著長袖衣褲加上羽絨外套,接著進入公園,天氣開始放晴,媽媽幫孩子脫掉外套,讓孩子散熱。然而過了一會兒,天空雲層開始變厚,媽媽又趕緊幫孩子套上外套,就這樣媽媽幫孩子穿脫衣服來回不下5~6次,旁人看了都累了。
作者:馬光醫療網
在中國的傳統年節中,購買中藥材已成為許多家庭的習慣。這些中藥材不僅富含養生功效,還可用於年菜、煲湯、泡茶等等,為新春增添健康與團圓的意義。
作者:阿包醫生
那天跟家人一起外出用餐,安靜的餐廳裡,聽到隔壁桌的家長聊到孩子長牙的狀況,知道鄰居的一歲半孩子牙齒已長齊16顆了!還提到原來小朋友就是有在吃牛肉,補充滿滿的鈣質,牙才長得好!怎麼…聽起來覺得怪怪的呀!阿包醫生來幫大家補充寶包的長牙飲食資訊。
作者:馬光醫療網
「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
作者:馬光醫療網
診間常見的耳鳴患者多半是已經發生超過5年的,甚至還有20年的,而這些患者有些早已習慣與它共存,但有時還是會有頭暈、頭痛的情形發生,以及睡眠受到影響不慎其擾,而改善耳朵、腦部的血液循環以達到減輕不適症狀,增加生活品質是中醫能提供幫助的。
作者:阿包醫生
冬天來臨,泡澡成了許多家庭的暖心選擇,對幼童而言,泡澡不僅是取暖,也是與水玩樂的愉快時光,然而,幼童的身體代謝快速,表達能力有限,在享受溫暖的同時,家長更需注意安全與健康。
作者:曾郁文
門診時間遇到一位悲傷少女,在我面前哭訴自己的「妹妹長出花椰菜」,除了染病的擔憂,還有一件很令少女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她與男友都只有對方這麼一個單一性伴侶,可是男友卻沒有中獎的跡象,她很擔憂男友會質疑她的清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才好,因此至今都對男友隱瞞感染的事情……
作者:張瑜芹
你是否煩惱如何保養女性私密處?吃些什麼可以幫助維持健康?如果遇到細菌感染應該怎麼處理?這些都是每個女性都可能面臨的問題。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南,教妳如何進行有效的私密處保養,推薦適合的食物,並解答細菌感染的疑問,讓妳能夠自信並健康地生活。
作者:劉璦泇
門診越來越多在過敏性鼻炎獲得控制的個案,除了鼻子癢、鼻塞流鼻水、喉嚨卡卡的症狀獲得改善、夜間睡眠狀況顯著好轉,連長期反覆發作、困難治療的青春痘和容易泛紅、毛孔粗大的酒糟性皮膚,在規律治療後都有明顯進步。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因此獲得極大的改善。
作者:馬光醫療網
冬季是天地萬物的「收藏」季節,也是人體內養的重要時期。隨著氣溫下降,人體的陽氣逐漸內收,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氣血不足等症狀。
作者:黑倫醫師
急診來一個8歲的孩子,因為嘴巴破洞從門診轉來住院,我看了看嘴巴舌頭嘴唇許多破洞,上下排牙齦紅腫……尋問媽媽孩子刷牙的時候是不是牙齦流血……當我說這不是腸病毒媽媽很驚訝的表情看著我。
作者:馬光醫療網
《內經》說,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性,春發、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時,人體內的陽氣與氣血隨著萬物萌發而被喚醒,被派往皮表駐紮,生機蓬勃;到了秋天,主收,下了一道撤退令,讓體表的大部分氣血撤兵回家;並且在主藏的冬季,陽氣與氣血回收後閉藏好,靜待來年的春暖花開。
作者:張瑜芹
白帶多是怎麼了嗎?白帶有味道是不是陰道炎?白帶突然不「白」了,要不要看醫生?白帶是怎麼來的,如果仔細觀察白帶,它還會告訴我們更多!
作者:陳菁兒醫師
孩子身高長最快什麼時候呢?以往大家的印象中,孩子都是在青春期會成長快速,一年可以長個10公分以上!但小朋友長最快的時間其實不是青春期,而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年喔。
作者:皮膚專科醫師 鍾佩宜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針扎事件」,例如:木屑、玻璃或其他異物刺入皮膚時該如何處理,如果異物未及時處理,不僅可能引發感染,還可能造成長期不適或其他問題喔!
作者:阿包醫生
當家長問起「寶包可以喝飲料嗎?」時,這個問題不禁讓人聯想到另一個常見疑問:「孩子可以吃糖嗎?」飲料對於寶寶的成長有很多影響,因此選擇適合的飲品非常重要。
作者:馬光醫療網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和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如何透過飲食維持健康。中醫理論認為: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根據體質和季節選擇合適食材,更可以達到調理身體、維持健康或輔助治療的效果。
作者:張瑜芹
你是否經常被劇烈的經痛所困擾,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小心,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訊。你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嗎?它有哪些常見症狀,又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該如何預防才對?
作者:馬光醫療網
11/24台日棒球冠軍戰,台灣棒球展現強大的意志力與求勝慾,以 4:0 佳績獲得世界棒球冠軍,身為資深棒球迷的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昭仁醫師,推薦用改良版的八段錦動作並結合棒球運動,一起幫助民眾養生治未病。
作者:劉璦泇
在門診幫寶寶做健康檢查以及預防針施打時,常碰到家長們有點不好意思的指著寶寶的頭皮問: 「醫師,最近幫寶寶洗澡時發現頭皮上出現黃黃黏黏,一塊一塊好像是頭皮屑的東西......請問這麼小就有頭皮屑正常嗎?是不是我們在清潔上有什麼沒注意到的?」
作者:阿包醫生
回想起阿包醫生小時候,因為媽媽以課業為重,加上阿包醫生似乎也對各類課外消遣沒有太大興趣和天分,只記得在幼兒園時期上過幾個月的珠心算,再來就沒上過其他音樂、繪畫等才藝課,直到大學時我為了鍛鍊身體而主動去學了空手道,拿了黑帶。
作者:陳菁兒醫師
依據WHO資料顯示,全球麻疹疫情於近年明顯升溫,疫情以歐洲區增幅最多,且以不滿5歲的孩童最為嚴重(佔報告病例約40%)。美國亦有部分地區傳出報告病例。另鄰近我國的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東南亞區則有印度、印尼等國疫情持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兒科兼任主治醫師
專長
兒科、兒童心臟科、新生兒科、兒童重症、心臟超音波及心導管檢查、心導管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學經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國防醫學院教授、台北及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部主任、中華民國全國醫師聯合會理事、國際兒童營養及傳染疾病諮詢中心專家、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純青嬰幼兒營養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心臟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衛生署及醫策會醫院評鑑委員
作者:黃碧桃
剖腹生產是救命手術,但因病人的要求及其他特殊的原因,使剖腹產有增加趨勢,如此不僅影響母親的健康,對所生子女的健康可能也有影響,包括對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氣喘、肥胖、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病,甚至免疫缺乏症的罹病率,均可能增加。
作者:黃碧桃
乙醯胺酚(Paracetamol)是很常用的止痛、退燒及抗發炎藥物,以往認為在兒童、成人甚至懷孕的婦女,是安全的藥物。在胎兒期主動脈與肺動脈間的動脈導管是血流循環必要的血管,出生後,動脈導管會在數天內自然閉合。而在早產兒或合併其他畸型或疾病時,動脈導管無法自然閉合,可用非類固醇發炎藥物或乙醯胺酚,促使動脈導管閉合,或外科手術治療。
作者:黃碧桃
氣喘是兒童常患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呼吸困難及慢性咳嗽。其發生率逐年增加。病因是接觸過敏原及遺傳體質。有高達80%的孕婦,在懷孕時會發生胃食道返流,而制酸劑是有效且安全的常用治療藥物。有研究發現,制酸劑會引起胃中食物變性成過敏原而影響免疫反應,也有研究發現,懷孕老鼠使用制酸劑,可引致所生小老鼠的食物過敏。
作者:黃碧桃
約10~30%的嬰幼兒會有臍疝氣,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更是常見。雖然約80~90%的臍疝氣會自然痊癒,但如在三歲仍沒有自癒,則多會建議外科手術治療。
作者:黃碧桃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是青少年肥胖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脂肪肝有關外,肥胖也會增加醫療花費。有損健康的飲食不良行為,遺傳基因及環境的因素,也是引起肥胖及齲齒的可能因素。
作者:黃碧桃
在開發中的國家,因為貧窮、環境及兒童本身體質等,造成發育不良。世界衛生組織設定全球在2025年,要減少40%兒童發育不良的目標。為改善兒童發育不良,需補充較多的食物及營養素。在嬰兒期,雞蛋可提供營養及加強免疫功能,但以往認為會增加蛋白質過敏的機會,故多建議在一歲後,才可給嬰兒食用全蛋。
作者:黃碧桃
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腹瀉,是治療兒童感染疾病常見的合併症,其原因是抗生素殺死腸道的非致病菌,而使致病菌過度繁殖,大腸內短鏈脂肪酸減少,或未代謝的碳水化合物引起溶質度過高。
作者:黃碧桃
心跳速率與呼吸、血壓及體溫,是人體的生命徵象。心跳速率也可預測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在兒童期,安靜時心跳可因血壓上升,血脂肪過高,肥胖、血糖過高及缺乏運動等因素而加快,男女童安靜時心跳速率不同,且隨年齡成長而漸緩。
作者:黃碧桃
假性腦瘤症候群是種少見但原因不明的腦高壓。其典型的症狀包括腦神經結構異常,但有腦壓升高的證據,症狀及眼底乳突水腫的現象。在兒童期,每年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0.5~0.9。
作者:黃碧桃
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營養來源,政府機構及民間團體都鼓勵以母乳哺育嬰幼兒,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至少哺育12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母乳哺育超過24個月。幼兒乳齒患齲齒的機率是9%,常會引起牙痛,並影響兒童及其家長日常生活。但以母乳哺育與齲齒的關係,值得研究。
作者:黃碧桃
不論兒童或成人,便祕是很常見的腸道不適。雖然便祕常不是嚴重的疾病造成,但常合併腹痛,引起兒童及家長的擔心。在美國,2006年至2011年,兒童因便祕而至急診室就醫的人數增加了41.5%。約有25%的兒童,其便祕症狀會持續到20歲。以前認為便祕的可能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心理壓力、故意不願排便、纖維食物攝取不足、缺乏運動、較低的社經地位及缺乏排便習慣等。但每日的生活習慣是否會影響兒童便祕,是值得探討的。
作者:黃碧桃
胸痛是兒童期很常見的症狀,但很少是因嚴重心臟血管疾病引起的。因為胸痛仍可能是複雜的心臟血管異常所引起,有時會有性命相關或需長期的醫療照護,所以,在門診時,兒童因胸痛來求診,醫師也會做許多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及超音波心圖等,以探查胸痛的原因。
作者:黃碧桃
有些學者認為喝100%的純果汁的糖分,分解為果糖及葡萄糖,可能與喝其他含糖飲料一樣,對兒童的健康有害。2001年美國兒科學會曾建議1~6歲的兒童,每天喝果汁的總量上限為120~180C.C.,7歲以上的兒童則為240~360C.C.。但實際上,許多兒童每天喝的果汁量遠超過此建議量,是否會引起兒童肥胖,影響健康,值得探討。
作者:黃碧桃
在嬰兒期,缺鐵性貧血,是很常見而且會影響嬰兒發育及健康的嚴重問題。因為在嬰兒最初幾個月內快速成長時,如果飲食攝取的鐵不足,造成缺鐵性貧血,會引起神經發育失調,造成長期認知,運動功能及行為發育的不良,甚至事後補充鐵劑,也不能完全矯正失調的功能。所以,在周產期是什麼危險因素,造成嬰兒缺鐵性貧血,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