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宜男
(2020-11-26更新)帶給寶寶歡樂與愉悅,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習、培養人際關係和促進感覺統合發展。臨床上,職能治療師經常將遊戲融入治療課程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小朋友參與的動機,一方面也比較容易跟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
作者:陳宜男
根據研究統計,3至6歲的孩子中,有將近45%的孩子足部呈現扁平現象,不過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腿部活動量增加,使得足部肌肉群日漸茁壯,足弓便逐漸形成。然而,「扁平足」還是會伴隨著將進15%~20%的孩子至成年。扁平足對於孩子的影響可能包括:體能與運動表現較差、走路時足部不適或疼痛感,嚴重將可能影響到膝蓋、骨盆甚至是脊椎的健康。為了維持足部的健康,無論是否為扁平足的高危險群或已確診扁平足的小朋友,「足部運動」不容小覷,且刻不容緩!
作者:陳宜男
在我的兒時回憶裡,有幾件有趣的事深深烙印在我的腦還裡,其中之一就是「玩樂高積木」的美好回憶(其他還包括打棒球、抓蚱蜢等)。積木對於孩子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甚至連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都難以招架。玩積木的好處多多,包括認知能力、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人際互動、想像力與創造力等,甚至也有研究指出透過積木為媒介可以誘發與促進口語能力。
作者:陳宜男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將近71%的兒童每週在學校以外的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有將近50%不足1個小時,加上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更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23.9%,兒童的運動習慣不佳可能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因之一。
作者:黃彥鈞
這篇要分享的文章是之前在活動中分享挑選孩子玩具的注意事項,建議三篇都看完會比較完整一點。如果預算夠的話當然是想怎麼買都可以啦XD 但基於環保愛地球、不要浪費,可以把金錢用在栽培孩子其他能力或多去不同的地方增廣見聞也很好,對吧?幫大家排好閱讀順序了,放心點下去看完就好囉。